2019-01-27 18:15:30pjvyd44309

台中太陽能熱水器補助 提供各種不同熱水用量需求之客戶

消薄有十法 增收更長久 杭州集體經濟薄弱村全“摘帽”



浙江在線-杭州頻道1月8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王逸群 通訊員 徐小義)變“輸血”為“造血”。2018年5月,杭州根據全市鄉村消薄經驗,總結出“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十法”,探索出發展物業經濟、盤活資產資源、土地綜合整治、鄉村旅遊帶動等10條路子。如今,杭州已實施消薄增收項目660個。

在剛剛過三久太陽能熱水器去的2018年,杭州全市309個集體經濟總收入市定薄弱村和258個經營性集體經濟薄弱村全部“摘帽”。隨著農村居民人均收入不斷提高,消薄已不僅僅局限於村集體經濟收入的達標,更要解好經營性收入增長這道題。

如何提高“造血”本領,讓這些薄弱村“摘帽”不反彈?記者實地走訪一探究竟。

太源村

美麗風景“變現”

如今,杭州的一山一水,都可成為炙手可熱的旅遊資源和項目。臨安太陽鎮太源村九龍坑自然村,山水田園、小橋流水、古風老屋,江南村落的氣息十足。“整合資源引進瞭項目,消薄的夢想終於成為現實。”太源村黨總支書記盧文傑欣喜地說。

盧文傑口中的項目,指的是即將開工建設的九龍翠谷高端民宿項目。太源村將22幢泥木舊房屋收歸集體所有,並流轉周邊山地經營權,以資源入股、利益分紅的方式,與臨安民宿行業協會合作,共同建設九龍翠谷高端民宿。

“村落景區、農旅一體是當下農村發展最火的方向。”盧文傑算瞭一筆賬,早在2009年,太源村就將凌傢和串塢兩個自然村的30餘戶村民移民下山。按照政策,下山移民項目涉及的老房子用於宅基地復墾,村裡能拿到每畝地30萬元補助資金,“土地補助資金是一時的。如今,民宿項目以租賃土地的形式,每年可為村集體帶來30萬元以上的經營性收入。”

小山坳裡築起民宿夢,成為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持續內生動力。這是生態優勢明顯的村莊探索的主要模式。

在美麗鄉村建設成果催生下,一批村落景區興起,通過引進或成立鄉村旅遊服務公司,以集體土地資源、山水資源、民俗風情、農耕文化、基礎設施等入股,以及獲得門票收入分成、停車費收入等,將美麗風景轉化為美麗經濟。

寫字樓效果圖

激活“沉睡資源”

這幾天,經過西湖區古蕩街道的千島湖智谷,幾名工人正在已結頂的大樓內,安裝幕墻。這三幢坐落於黃金地段的寫字樓,正是淳安的消薄項目。

其實,這個“高大上”的項目最初缺乏“起步資金”。淳安縣農辦副主任章光華告訴記者,淳安大部分村擁有豐富的山林資源,如何發揮村集體資產的價值?反復思考後,淳安在全省率先嘗試,在249.74萬畝生態公益林上做文章。

2018年5月,淳安縣林業局和淳安農商銀行聯合,推出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盤活山林資源。“村裡有瞭這筆啟動資金,就可以入股投資。”裡商鄉石門村黨支部書記葉世廣說。包括石門村在內的淳安402個村,通過抵押生態公益林,共獲得2.5億元融資和信用貸款,再以股權投資方式投資到千島湖智谷項目。項目投產後,每年分配到每個村的投資收益將有6萬元左右。

農村的土地、房屋和集體資產,很三久太陽能熱水器維修多時候也被稱為“沉睡的資源”。去年,杭州各縣(市、區)將沉睡資源活用起來。如餘杭區用65個相對薄弱村的288畝村級留用地指標,置換五常西溪北苑的406套空置房源,由公司負責管理運營,年經營性收入超過70萬元,實現“造血”式消薄。

記者 董旭明 張迪 胡楊 攝

“抱團”做大項目

杭黃鐵路開通後,沿線地區迎來新機遇。建德則抓住高鐵開通的契機,將移民資金投資於建德站所在的高鐵新區。如今,距離高鐵站7公裡處的小微企業創新創業園門口,一批又一批考察企業往來不絕。“不久前我們引進瞭生產醫用無紡佈的旦洋科技項目,明年企業就可以入駐瞭。”高鐵新區管委會工作人員蔣衛濤說。

建德市移民人口多,水庫移民總人數超過8.8萬。71個庫區村和167個安置村曾長期存在集體經濟薄弱、移民增收困難等情況,單打獨鬥難以形成氣候。

2018年7月破土動工的小微企業園,就是實現穩定村集體經濟收入來源的項目之一。80個移民村抱團消薄,集中移民資金入股,共計占股90%;高鐵新區以土地入股,占股10%,收益按股權進行分配。

建德市農辦負責人告訴記者,項目不久後即將投用,“按照每平方米十多元的租金計算,項目年收益預計將超過700萬元。到時候,每個入股移民村年經營性收入可達5萬到10萬元。”同時,除瞭固有租金收益外,入園企業還將優先從80個移民村中招聘職工,幫助農民就近就業。

在項目帶動下,消薄的目標不斷刷新。杭州提出“3020”目標,到2020年,全市所有的村集體經濟總收入均達到30萬元;到2022年,全市所有的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均達到20萬元。

【圓桌會】

臨安太陽鎮太源村黨總支書記盧文傑:民宿興起後,對農副產品的需求量也會加大。我們打算引導周邊老百姓,種植水果蔬菜供應民宿,讓民宿帶動全域發展。

桐廬合村鄉後溪村黨總支書記胡建富:早在2015年,後溪村就組建瞭旅遊開發有限公司,開發旅遊項目。然而,最初由於土地制約,加上大夥專業知識不夠、運營經驗缺乏,扼制瞭項目前進的腳步。現在統一承包給全域旅遊公司運營後,保底30萬元加20%利潤分紅的形式,既保障瞭穩定增收,也給老百姓吃下瞭定心丸。

杭州市農辦改革指導處處長白華偉:如今,村子掙錢的路子多瞭,不僅可以發展農旅融合,還有多種利用村莊資源的方式,老百姓參與的途徑也多瞭。但是我們發現,有的村收入來源是以物業出租收入為主;有的村收入來源隻有兩三個,甚至隻有一個,一旦有個風吹草動,就很不穩定。因此還要在收入來源和可持續性上做文章,確保消薄高質量、可持續。

【專傢點太陽能熱水器維修評】

“消薄”重在防“返薄”

朱明芬 杭州市委黨校市情研究所研究員

杭州各級黨委、政府把消薄作為重要任務,層層分解、合力推進,項目帶動、靶向發力,集成創新、市場運作。歷經3年努力,已於2018年底全面實現消薄。其中,最值得點贊的是,各地不局限於當前的任務,更著眼於今後的“富村”增收,在資源利用、資產盤活和資金使用上探索出多條集體經營性收入“開源”路徑。

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不少薄弱村在發展能力上存在內卷化困境,容易在“消薄”行動計劃結束後“返薄”。所以,一方面需要在基礎設施建設、存量資源、項目扶持、村級負債、經營性人才、幹部隊伍等環節上持續“給力”,另一方面需要堅持以“黨建+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思路積極推進改革創新,加快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擴大農村“三塊地”聯動改革試點,深化農村金融改革,深度激活薄弱村發展的體制機制活力,精準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CA31F237DBB0D5F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