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6-11 14:22:10pizza1855

教學原理第七週省思雜記

第七週省思雜記 教學單元:探究訓練教學法 學號:79111021
系所級別:中研三 姓名:廖堂智 email:g9111021@mail.nchu.com.tw
I. 上課內容摘述(What have I learned?)

今天老師講授的是「探究訓練法」。探究訓練法是由學生主動參與,透過遭遇到情境或困難,自然被激發出動機來解決,進而在覺知的過程中自我分析及了解思考的策略。教師的角色扮演一方面要啟發式的誘導,一方面用最簡潔的「是、不是」來跟學生互動。其過程可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遭遇問題
1、解釋研究的程序
2、呈現矛盾的事件

第二階段:資料收集--印證
3、驗證目標物與情境的本質
4、驗證問題情境的出現

第三階段:資料收集—實驗
5、分離出相關的變項
6、假設(並檢定)因果關係

第四階段:組織、形成一個解釋
7、形成一些規則詮釋

第五階段:分析研究過程(屬於後設認知階段)
8、分析研究策略並發展更有效的方式

探究教學法的反應原則:
1.確定問題的答案以「是、不是」的方式提出,對於HOW、WHY、WHAT等問 題不回答。
2.要求學生重述無效問題
3.指出未驗證的重點
4.使用探究過程的術語
5.藉著不評定學生的理論,提供自由的心智環境
6.促進學生對理論做出更清楚的論述
7.鼓勵學生之間的互動

II. 對我的衝擊 (So, what impact do I have?)

「探究訓練法」是相當靈活的教學方式,他提供學生多元的思考方向,引導式的互動,也可讓學生更有趣的學習教材,並訓練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這是筆者以前從來沒接觸過的教學法,因為以前的傳統式教學法似乎不提供學生太多的思考空間,而且教師「是、不是」有所保留的回答似乎降低了「教師絕對權威」的形象,所以很高興能認識這種教學法,也期待能在日後有所應用。

III. 未來使用上的規劃 (Now, what should I do in my career?)


探究訓練法在國文領域的應用上,應該較適用於「抒情文」、「現代文學」、「新詩」的賞析上。因為教材不涉及絕對的是非對錯,卻能藉由「探究訓練法」讓學生透過思考、分析去理解文學的不同層面。為了增加全般的參與性與配合小組合作的學習法,可以將全班分成4組,每組都事先蒐集好老師指定的資料,再將全班座位分成似的區塊,由每組輪流扮演「老師」的角色,其他三組則扮演「學生」的角色,如此一來則可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真正的教師則穿插其中,維持秩序並適時提供協助。

IV. 應用實例(Research)

探究訓練法在現今的教育應用上也很普遍,以下是一篇對「探究訓練法」的概念描述:
依據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對「主動探索與研究」基本能力的定義為:「激發好奇心及觀察力,主動探索和發現問題,並積極運用所學的知能於生活中。」教育的目的在幫助學生透過學習達到更好的生活適應,而學生的學習通常就發生在日常生活之中,學生的邏輯思考和抽象推理能力隨著年齡增長漸趨成熟,對於外在世界的探索認知,逐漸脫離自我為中心的觀點,採取「客觀性」的科學方法,進行相關資訊的搜集、分析與解釋。為解決問題而進行的專題研究,是知識更新與社會進步的動力。
  詳細言之,「主動」一詞與「被動」是相反詞,主動學習的要義有二:其一是注重學生的自動、自發和自主性,譬如由學生做讀書心得或研究報告,學生必須自己提出問題,找尋資料,安排與掌握學習進度,教師則從旁協助與引導;其二是注重學生積極地投入各種學習活動,譬如參加討論、做實驗、進行觀察記錄…等,學生必須自己動動手、動動腦,真正去思考、分析、說明與辯證,擺脫「標準答案」的桎梏。
  所謂「探索」,我國辭海解釋為:「搜尋。」外國韋氏大辭典的解釋是:「尋求和了解有關某項事物的真理、資訊或知識的行動。」由於人類與生俱來的好奇本能,學生通常會對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現象與社會環境質疑問難,在無壓力的教育環境中,自發性的探索活動自然產生,探索的方式有個別差異,有的學生喜歡用眼睛觀看,有的學生喜歡用耳朵傾聽,有的學生喜歡動手操作,有的學生喜歡用語言表達「這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布魯納說明「學習並不是觀念的被動輸入及堆積,而是同化及調適自己嘗試錯誤的經驗而覺知知識。」因此,在自主的探索、觀察、實驗、表達中,學習者會以過去相似的經驗來補充、證實或修正自己的想法,這種主動探索的學習經驗,常常為學生將來的潛能發展奠定無限的生機。
  探索在教學方法上的應用,稱為「探究教學法」和「發現教學法」,係指教學活動中以學生的探究和發現為主的教學方法。在探究、發現的教學歷程中,需要學生、教師、教材、教室情境之間高度的交互作用,在歷程中進行觀察、歸類、數字統計、判斷、預測、推論、假設、分析和試驗等活動,因此探究與發現教學法不只是討論或問問題而已,還要進一步引導學生以系統化的方法進行探究,教師和學生在探究和發現的過程中一起學習成長,教師並且要真正地進入學生的學習模式中去思考問題。
  「研究」一詞,依辭海的解釋:「用嚴密之方法,探求事理,冀獲得一正確之結果者,謂之研究。」又據韋氏大辭典的解釋:「研究是謹慎的或勤勉的探索,極為用心的探詢、考驗或調查,以發現新的事實、理論或法則。」揆諸上述中外兩辭典的釋義,即可看出:所謂「探求」、「探索」、「探詢」、「考驗」、「調查」,實則說明研究是一種活動或歷程。而所謂「嚴密」、「謹慎」,則顯示研究的特徵,涵蘊著有系統、有方法的意思。至於「獲得正確之結果」及「發現新的事實、理論或法則」,則指出研究的目標,在於獲取知識、解決問題。

  美國教育學者貝斯特和卡恩兩人提出「研究」(Best,1989:18-20)的十二項特徵,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了解研究的重要特質,列舉如下:(一)研究是以解決問題為導向。(二)研究是著重在發展有助於預測未來事件的原理、原則或理論。(三)研究是以可觀察的經驗或實證的證據為基礎。(四)研究要求精確的觀察與描述。(五)研究應蒐集第一手新資料,或為達成新的目的而使用的現有資料。(六)研究雖然有時不免是隨意的、缺乏系統的活動,但應儘量審慎的設計研究程序,應用嚴謹的分析,順利達成研究目的。(七)研究需要有專門知識和技術。(八)研究力求客觀性及合於邏輯法則要求,並透過嚴格的考驗方法,促使研究結果更具有效性。(九)研究涉及尋求待決問題的答案。(十)研究需要耐心,切忌急躁。(十一)研究過程要謹慎地記錄,並提出報告。(十二)研究需有道德勇氣,一切依理而行。
  綜合言之,學生是外在環境的探索者和研究者,學習不是機械性的傳輸,而是學習者主動探索知識的歷程,經由探索所搜集到的資料,尚須採用科學方法進行探討,才能稱為研究。簡言之,我們可以將「主動探索與研究」界定為:以生活領域中的某一主題或生活情境中產生的問題為對象,教師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及觀察力,鼓勵學生主動探索和發現問題,並積極運用所學知能,搜集相關資訊,進而採用嚴謹、客觀、有系統的科學方法,研查或探究問題,以發現新的事實、理論或法則,並提出研究報告。
資料來源:
http://64.233.187.104/search?q=cache:dtlIiPwYjwIJ:teach.eje.edu.tw/9CC/basic/basic9.php+%E6%8E%A2%E7%A9%B6%E8%A8%93%E7%B7%B4%E6%95%99%E5%AD%B8%E6%B3%95&hl=zh-TW&lr=lang_zh-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