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0-22 19:59:17pips

【Caffen的單眼相機】不代表奧地利的Jelinek?!

一切都是因為中時人間副刊那篇米千因斬斷脈絡、任意扭曲、非報導非評論的文章而起。讓人如鯁在喉,不吐不發不快。

200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Elfriede Jelinek說她不代表奧地利,而且不止一次。德文字Hassgeliebte,姑且譯成「恨之愛」足以說明Jelinek和奧地利的關係。奧地利中產階級,特別是天主教加上納粹傾向的社會文化,造就了Jelinek一路來與之拼搏的「恨意」。這種恨之愛的奧地利文學寫作,Jelinek不是第一個,上面還有一個大家Thomas Berhard。有一說法,如果Thomas Berhard不逝世,奧地利的第一個諾貝爾文學獎應該歸他。不過這些話,都是閒話罷了。對我有意思的是,真要類比,Thomas Berhard譏諷菁英、智識份子、對奧地利社會的批判和本身的邊緣性格與Jelinek都有值得對看之處。

Jelinek在奧地利主流媒體上是個負面人物。原因無它,Jelinek的六八左派立場和奧地利主流保守且單一的媒體市場格格不入。Kronen Zeitung和ORF電視台幾乎是執政黨的政治文宣機器,奧地利的媒體界比之於義大利Berlusconi控制的媒體環境好不了多少。1999年,奧地利極右派政黨FPOE黨魁Joerg Haider 崛起,2000-2002急速竄升,公開反猶排外,替納粹辯解。奧地利的智識分子和作家連續上街頭抗議,Jelinek是其中積極份子,但是反對完全無效。Jelinek反被極右派指名罵,說她背叛、污衊祖國。奧地利是歐洲第一個極右派政黨進入聯合執政的政府。對奧地利傳統左派智識份子而言,覺得丟臉吧?對我們來說,卻是不可思議?無論如何,Jelinek自此退出公開的政治活動,退到自己小小的網站上,寫她的政治日記。在很多訪問中,她毫不掩飾對奧地利政治的失望與無力。她在一個文學雜誌訪問中提過,除了維也納,奧地利數不出其他國際性大城市,大多數人祖國意識強於歐洲意識。哈布斯堡王朝垮台以後,跟著依違出身維也納的希特勒政權,戰後以來,奧地利社會內在肌理的一切改變不多,照樣跳著華爾滋,不像德國,被國內國際逼得不斷反省,奧地利根本缺乏對歷史的批判性革命,就這樣披起了民主政治的外衣。奧地利反智嗎?也許不,Jelinek說,奧地利不像德國擁有多元分眾的媒體管道和市場,是個致命傷。

犯罪、自殺、謀殺、強暴、意外,是她最愛的題目,她不把這些當作單純事件,而是大歷史下的註腳。透過這些異常的犯罪行為想要揭露奧地利社會底層那種天主教市民階級與納粹思想的日常生活常態。Jelinek出道以來爭議不斷,選題驚聳,寫法駭俗。她大概一直都在剝自己皮肉內臟,剝了還要挖一下擣爛看看。她與之拼鬥的暴力和權力,不單是性別的,更是出於歷史時空內化於整個社會文化裡。那骨子裡的暴力,以一種理性教養文明,甚至是消費型態表現出來。腐臭味。整個,你能想像精緻的維也納文化裡那種腐臭味,被她用手指挖擣。

1968她離家。1969她爸爸在精神療養院去世。1968對我們只是一個數字,對她,卻是一個象徵年代:與家庭決裂、參與學運,爾後七十年代加入共產黨。她父親是東歐斯拉夫-猶太人,母親是天主教徒。親族在納粹時期著迷於納粹種種,卻是猶太人家庭,注定一場家庭歷史悲劇。巨大的衝突在她童年期就開始,然後她進入最菁英保守維也納音樂院。向上攀,品味教養,等等,對她是馴化而非成長過程。1983年,出版《女鋼琴教師》(Die Klavierspielerin),她承認,書寫本身是對她母親的報復行動。六年後,《情慾》(Lust) ,以女性主義的立場批判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的父權滲透。而長達七百頁的《死者的孩子們》(Die Kinder der Toten),則是巨型含韻的散文體,敘述死亡,批判現代社會生者對死者的不斷遺忘。

Jelinek最早不是以小說,而是以Lyrik出名,講究聲韻對仗。但是,後來她的文體很難歸類,她的作品,不論小說或是舞台劇,有論有評有對話,操作文字本身的強烈韻律,大量使用俚語,髒話,而且很會玩文字相關遊戲。她認為,語言在無聊笑話和俚語的形式下,彼此撞擊,會像撞球一般會產生一些效用。(嗯,想像一下,比王文華更加高段的加韻手法。想像一下,講阿多諾、海德格的Eminem,那是甚麼情景。小小比附一下。)不但如此,整個作品鋪陳方式,都有樂曲形式結構。諾貝爾文學獎評議會給獎的最大理由就是她特殊文體的「音樂性」。這個音樂性,讓她的劇作品很難在舞台上表現出文本脈絡推進下那種音樂結構的層次感,比如說,她那本劇本《運動這東西》(Ein Sportstueck)劇本,就是以古希臘合唱曲式的方式鋪陳,內容罵的卻是運動、特別是和軍事結合在一起的身體崇拜、奧地利國家運動--滑雪,還有運動明星市場操作等等。雖然她的劇作品上演門檻很高,而且越寫越難以表演,但是她拿過德國舞台劇劇本大獎。Jelinek是個不折不扣的女性主義者。男性對女性的各種形式的剝削,身體的文化的社會的消費的,種種性別關係裡的權力和暴力,在她筆下絕無寬殆和恩典。而她的人文哲學背景,除了哈伯馬斯、阿多諾、海德格,還要點名羅蘭巴特,特別是「平庸神話」(triviale Mythologie)的概念影響。這是Jelinek 1998拿下德國布希那大獎時候,在一個訪談裡直承的。

而我並不喜歡她,出於兩重因素,一個是個人習氣,一個是文字。她那種抗議、撕扯的激情,把一切像挖糞般淘空,卻沒有給一個出口,太重太沈,讓我很難進入她的世界。她得獎後,德國Die Zeit (時代週報) 裡的一篇評論寫出重點, Jelinek 是匱乏的,愛的匱乏、經驗的匱乏,在她的文字世界裡沒有救贖沒有希望,只有恨的意志,而且不屈不饒。的確。而她使用俚語髒話,加上奧地利德語的措辭,對一個外國學生來說,是很大的閱讀障礙。有看沒懂,字句懂了也很難笑,雖然有人說她是幽默的,而我只能說,閱讀她的作品太耗力氣。我得承認,她的書我沒有一本讀到底。但是,她打碎我對「維也納」種種文化上的精緻聯像,自此無法把Jelinek對奧地利的批判從腦袋裡拿開。

回到米千因那篇翻譯。讓我如鯁在喉的原因,是背後的翻譯與閱讀的「忖度」,因忖度而來的任意評價,割裂脈絡。這種割裂塑造了一個扭曲的Jelinek形象。中文出版界裡對她的認識已經夠少,隨意添加的「忖度」只會造成閱讀錯亂。這篇專訪放在所有得獎公布以後的種種德文專訪裡其實並不特殊,提問也非常之平常,看得出來有作準備,但是還談不上深刻,只不過剛好被米千因挑出來,又整個扭曲訪問脈絡,才在這裡變成焦點。而米千因在文中後段所加諸的按語,卻又正好反射出奧地利主流媒體對Jelinek小鼻子小眼睛種種人身攻擊的傲慢。

一個文人成長總是吸取許多養分,像誰、取法誰,都是挑戰自己的過程,最終,那個過程成就了獨一無二的Jelinek。


※ 完整連結版貼於BlahBlahBlah:

http://btw.typepad.com/blah/2004/10/jeline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