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4-12 11:24:05周小奕

回憶錄和回首

回憶錄是一種回首,是對身後步伐的自我檢視。近來書市興起了回憶錄的風潮,許多名人紛紛藉由回憶錄回溫於世人。柯林頓、辜振甫、錢復等名人在這股浪潮中,重啟了人們的視野,讓大眾從另一種角度解讀他們一路走來的足跡。在眾聲喧譁中,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在好幾年前出版的回憶錄卻是一個異數。不像一般人對生平的娓娓道來,也沒有對自我的過度解讀和吹捧掩飾。在這本回憶錄中,他寫的是別人。他沒有細心描寫那已被陽光曬得乾硬的足印,卻鮮活地呈現出每個曾佇留在他足跡旁的靈魂。他用每個曾與他生命擦身而過的旅人拼湊出自己。既非被形容詞所堆疊的華麗客體,亦無單方主觀的歷史解讀;所有的字句,都在書中人物的寫實中,浮出書頁,成為映照他每一面貌的鏡子。在鏡子的堆疊中,杜拉克在無限延伸的影像中看到了人生的無限可能。
回首,是一種檢視,也是一種修復,在什麼都快速變動的世紀,更象徵著新舊交替的青澀和尷尬。杜拉克在「赫姆和吉妮亞」篇中提到了吉妮亞所創立的「沙龍」,一種緬懷「戰前」而興起的聚會,一個讓歐洲人逃離「戰後」現實的樂園。所謂的世代,像是一部沒有把手的公車,在到達生命的終點站前,人們只能在顛簸的車廂中努力地求取平衡。時代在奔騰,流逝的過往留下了一道道的足跡,人事更迭不已,我們捉不住從手中逃離的時間,只能望著掉落的葉片興嘆。曾有的記憶雖不復存在,被迫面對變動不已的世界,我們開始依戀過去,淪為記憶的俘虜。繽紛如萬花筒的大千世界,歷盡繁花落盡的滄桑,成為人類的永劫回歸。
前人已逝,新人輩出,嗷嗷待哺的雛鳥和垂垂老矣的老鳥青黃不接,轉型的衝擊滲透到社會的每個角落。對未來的不確定令人們卻步,只得站在臨終者的床邊,思考著下一步該怎麼走。處在劇烈變動的社會,為了快速打包稍縱即逝的傳統,一切速審速決,卻喪失了衡量一切價值的標準。因此,舊時代的餘燼仍在,新時代則不成人形,好似未完全蛻變完成的蝴蝶,只能用僅有的一邊翅膀死命地拍打著。
世代交替的步履艱辛,國民黨是如此,民進黨亦是。承繼的對象不同,過程卻異曲同工。黨主席的改選聽來令人熱血沸騰,扁宋會後的烏煙瘴氣似乎可在期待已久的世代交替中一掃而空。泛藍的未能整合曾讓許多民眾感到失望,如今,黨主席的直選卻暗潮洶湧,整合口號之下卻是分裂中的分裂。一拐一拐前行的同時,仍拼了命用手邊僅有的柺杖相互揮打,人們還能期待些什麼呢?不過是再一次可笑的四腳朝天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