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18 03:18:00ping671204

制度規定從嚴、海外基金爆紅 投資型保單發燒搶購為那樁?

更新日期:2007-06-13 記者:游子瑩
除了制度面的問題之外,
海外基金的投資熱,確實讓銀行理專較過往有更強的銷售競爭力,
進而引發銷售意願,造成投資型保單新契約增加。

根據壽險公會的統計,今年1~4月的新契約保費收入為2185億元;其中,投資型保單就占全部新契約的6成,熱賣了新台幣1360億元;若以累積到今年4月份的有效保單來看,壽險公司投資型保單的銷售比重,已提高到64%,為投資型保單問世以來的最高比率。以業界龍頭國泰人壽來說,至4月份為止,投資型保單比重以68%的創下新高紀錄,4月份單月的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以103億元,名列第一,市占率高達3成。

主管機關嚴管 造成搶購熱潮

分析近期投資型保單熱賣的原因,富邦人壽商品開發部經理表示,根據往年經驗,每逢主管當局有對行銷相對不利的新規定時,如停售無上限醫療險,業務員多半會去營造一種「現在不買就虧到」的氣氛,引發一波搶購潮;最近在制度面上,對投資型保單有明確影響的,就是在今年9月及10月,陸續上路的「附加費用需平準化」、「死亡給付與保單帳戶價值最低比率」二項規定。

首先是自今年9月1日起,金管會要求業者銷售的投資型保單中,初年度(??)保費中的附加費用率不得高於每年平均附加費用的2倍,並希望未來的附加費用率總和不得超過150%,第1年也不得超過60%(後收型與變額年金險不在此限)。這對投資型保單附加費用率較高的保險公司來說,當下就失去30%到50%的收入,再加上推投資型保單和傳統保單相比,本來就「賺得不多」,這會兒連附加費用都要被管控,不少業者叫苦連天。

再者,就是「死亡給付與保單帳戶價值最低比率」制。由於從有效契約計算,國人的平均保額只有78萬元,相對於日本的264萬元及美國的193萬元,台灣的人命相對不值錢;若再從新契約來算,國人的平均保額只有70萬元,換句話說,新買的保單,在保障方面相對降低,與近年來投資型保單大賣不無關係,這表示民眾都把保險資源重壓在投資,而輕化保障功能。

因此,金管會要求今年10月後推出的投資型保單,保險死亡給付與保單帳戶價值的比率,必須符合一定數值以上,以維持最低保險成分比重(投資型年金保險除外),舉例來說,如果30歲的麗華買投資型保單,保單帳戶價值是100萬元,最低比率是130%,她的淨危險保額就不得低於30萬元。也就是說,如果她買的是甲型(保險金以保險金額或保單帳戶價值孰高計算)投資型保單,保障設定就至少要有130萬元,而不能像過去一樣,保戶可以較自由的分配保費用於保障或投資,甚至要把高達90%的保費都拿去投資也沒關係。

而這對業者來說,可說是憂喜參半,一方面因為保戶的死亡保障增加,「多少有些進帳」;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保費增加,短期內在行銷上多少會有點阻礙。
海外基金爆紅 理專銷售有利

今年以來,海外基金成為投資市場的當紅炸子雞,光是5月份就有4檔基金因為額度募爆而停賣,而這股風潮也讓銀行理專及壽險業務員,在行銷時更有著力點,「怎麼講都很好賣」。有業界認為,在基金銷售熱潮不退的情況下,5月份投資型保單占總保單比重的可能逼近70%。

統一安聯人壽銀行保險副總經理楊承清分析,除了制度面的問題之外,海外基金的投資熱,確實讓善於從投資層面銷售投資型保單的銀行理專,較過往有更強的銷售競爭力,進而引發銷售意願,造成投資型保單新契約增加。而且,就銀行端來說,在積極發展財富管理業務的前提下,不只將投資型商品納入產品組合中,讓財富管理的產品更多元,也積極鼓勵旗下理專銷售投資型商品,因為,相對於定期定額的基金投資人來說,投資型保單的客戶較為穩定。

根據統計,消費者透過銀行做基金的定期定額投資,每一筆交易都不長,況且當各家銀行推出優惠專案時(例如免手續費),消費者就會更換扣款的銀行,對銀行的忠誠度不高;但若是透過投資型保單買基金時,因為消費者保單的解約金成本高,像是許多投資型保單首年附加費用幾近保費的80%(前收型),大部份資金仍在支應保單成本,尚未流入投資市場中,如果冒然解約,不只沒有保障,也沒有任何投資效益。楊承清表示,在這種情況下,投資型保單的消費者不會輕言解約,而對銀行來說,客源也相對穩定。

投資型保單 引發基金轉換潮

而海外基金投資熱潮除了讓投資型保單的業務量攀升外,也使業者接獲不少投資型保單連結基金的轉換申請。由於壽險業者推出的投資型保單,多半附加一年4至6次不等的基金轉換免手續費優惠,目的是為了讓保戶可以機動性地調整投資標的,以維持最佳的投資效率。而今年以來,因為新台幣持續走貶,以及台股上漲力道有限,使得許多保戶「撐不住」,紛紛利用免手續費的機制,將保單連結的國內基金轉為國外基金,以避免資產縮水。

目前,市售的投資型保單中,同時提供連結國內及國外基金的壽險業者,包括國泰、新光、富邦、遠雄、國際紐約、大都會國際及統一安聯人壽等。而站在第一線壽險業務員,感受特別深。新光人壽?歌通訊處經理林顯棻表示,每當市場上海外基金熱潮興起時,都會接到保戶要求轉換基金的申請,尤其是居住在都會地區的保戶,因為接觸到資訊較多,只要看到海外基金報酬率比國內基金高一點,難免會「心癢癢」。

國際紐約人壽資深副總黃振國指出,如果保戶跟隨著市場起伏而頻頻轉換連結標的,只怕是賺到了一時的報酬,卻破壞了原有投資風險分散的架構。畢竟,投資型保單及基金都屬於長期性的投資,不管連結的是國內或國外基金,基金的組合配置都應該依照預定的理財目標,進行報酬及風險配置。否則,就算保險公司提供的優惠再多,也補不了換錯標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