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份歷史年表第一回(1555------1930) 草稿
2007/03/06 12:43筆記
九份台陽礦業公司窗外的開路紀念碑及基隆嶼
九份台陽礦業公司
九份的海景
九份國小裡的輕便台車
九份國小的第21屆畢業生移樹紀念碑
九份樂伯二手書店霧中的窗外
>>>>>>>>>>>>>>>>>>>>>>>>
九份歷史年表第一回(1555-----1930)
九份歷史年表,金瓜石歷史年表,侯硐歷史年表
>>>>>>>>>>>>>>>>>>>>>>>>>
前言:
九份的<基隆三山>
也就是九份礦山,金瓜石礦山,牡丹礦山
而本文的九份地區包含了九份,金瓜石及侯硐等三個礦區
這是因為清朝時期
<九份>指的是現在的金瓜石地區,名稱為<九份莊>
而現在的九份當時稱呼為<火庚仔寮莊>
直到1931年日本政府才將金瓜石才獨立于九份之外
礦脈緊鄰在5平方公里左右,開發與沒落,
人文流轉也都息息相關
不適合單論九份置金瓜石及牡丹礦區所在的侯硐而不論
再者;
九份的學者唐羽先生
曾經在一篇論文提到台北縣的東北角三鄉鎮的歷史
是離不了原住民與採金兩項紀錄.甚至是離開<礦業>
就無法深入九份地區歷史
歷史,的確是不能不談金與煤礦
九份的業主既是金礦礦主也是煤礦礦主
更悲哀的是,全台灣有史以來最大的煤礦災變
便是發生在九份的煤山煤礦
同時也必須正視原住民,即凱達格蘭族的歷史地位
尤其是使用巴賽語的三貂社.
雖然1945年國民政府來台後,
不承認平埔族的存在;
導致日據時代學術上的平埔族或者清朝所稱的熟番
一夕之間便消失了
但是就台灣東北角而言
從中外著作裡
可以尋見
九份東側三貂社的活躍情形
或許從九份廟中廟配祀的文昌君及註生娘娘
神案上的百年古老香爐以及
外九份大眾廟的光緒二十年石碑
都刻著三貂堡弟子答謝的字樣
可以探得
九份與舊時三貂堡的貢寮,雙溪關係深厚
由於學淺,為了正確起見,一律根據文書記載編謄
因此每一則九份地區歷史事件的後面
都會附上出處與根據
口述歷史與耆老傳說
則放在<九份樂伯二手書店部落格>其他短文裡
而相關的九份金瓜石侯硐相片
則陳列在部落格的相片欄裡
歡迎各位提供資料並指正錯誤
由於是初編稿
很需要各位的幫忙
這樣
來九份不止欣賞九份的美
也可以喝一杯茶
看一看九份的煙雨斜陽
聊一聊九份的滄海桑田
誠摯的謝謝各位朋友
>>>>>>>>>>>>>>>>>>>>>>>>>>>>>>
1555 明 嘉靖34
<九份基隆山登上中國文書中>
曹永和先生引述明朝嘉靖年間
鄭舜功著(日本一鑑)
< 其中,台灣島圖繪有雞籠山,是
中國文書中對台灣有較清楚的認識,
大概是始於此 >
曹永和先生著台灣早期歷史研究 <聯經>頁163
1617 明萬曆45
<東西洋考>作者張燮接觸雞籠敘及
本地凱達格蘭族生活情形
瑞芳鎮誌開拓編1
1626 天啟6
西班牙人登陸九份東側三貂角<即今之台北縣貢寮鄉福隆>.
將九份金瓜石隸屬于哆囉滿省
瑞芳鎮誌開拓編 8
1630
<九份東側三貂角西班牙人建立教堂>
西班牙馬尼拉總督佛拉Tavora<上西班牙國王書>中敘及
三貂角已有教堂之設立
戚嘉林台灣史 上 冊頁87
1633 崇禛6
西班牙神父Teodoro Quiros de la Madre Dios者
進入三貂角地區傳教,建立三貂角聖多明我教堂
並自任司鐸 同1697年註頁178
1635 崇禎8 年
西班牙傳教士Lucas Garcia至三貂角傳教,據云8日內,
16歲以下兒童受洗者達186人
同1697年註頁178
1642 <荷蘭人佔有包含九份的台灣北部>
荷蘭驅逐雞籠西班牙守軍領有台灣北部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印行
16 康熙33
台灣史話頁3 台灣文獻委員會編
1717 康熙56年
1788 乾隆53
令其昭告蛤仔難原住民 ,協助截捕林爽文
戚嘉林台灣史上冊頁484
1775 乾隆38
三社共有的獵場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印行
乾隆晚年, 平埔族白蘭氏開闢暖暖,十分寮,
瑞芳鎮誌開拓編19
瑞芳鎮誌開拓編18
基隆經瑞芳三貂嶺的入蘭古道
瑞芳鎮誌開拓編1
又: <漢人開始開墾九份地區>
1835 道光15
風脈攸關;近聞有沿海奸 民,訛言山根有煤炭.
倘敢抗拒格殺勿論......... >>
..臺灣礦業编篹委員會编台灣礦 業史
上冊頁117 瑞芳鎮志礦業篇10
台灣近代名人誌 張炎憲,李筱峯,莊永明著第二冊055 自立
雄鎮蠻煙碑于虎字碑下方1.5公里處;
又立金字碑於三貂嶺古道
台灣鄉土精誌中一出版花松村编頁461
田寮港,后山,石(石更)港, 暖暖,四腳亭,
大水窟等皆屬旁山,無礙正脈,去民居遠,魚田園盧
墓亦無妨礙......議覆照開.此禁之始也>
淡水廳志卷4頁112 瑞芳鎮志礦業篇
1876 光緒2年
瑞方鎮志住民篇 6
開鑿岩石而 發現了黃 金>
瑞芳鎮誌開拓编70
設立金砂總局于瑞芳<並在九份小粗
瑞芳鎮誌開拓编70
侵入九份小粗坑遭義首吳國華率眾襲擊
然而不數日,日軍終於佔領瑞芳全境
臺灣史話245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1974
又:12月30日抗日義軍林大北,林李成率眾攻佔
臺灣歷年表98 楊碧川
245萬坪土地礦權.此即為<瑞芳礦山>
瑞芳鎮誌勝蹟編41
九份往瑞芳的保甲路.因而設立開路碑
九份樂伯二手書店部落格
<牡丹坑礦山>開山和九份,金瓜石三山鼎立稱為
九份五號,大竿林二,三號洞,設立台灣
瑞芳鎮志礦業篇頁4
瑞芳鎮志礦業篇頁4
瑞芳鎮誌勝蹟編62
又
.此為九份金瓜石經濟運輸動脈
瑞芳鎮志礦業篇7
當時是以平路與石階,依山勢交錯並以
瑞芳鎮誌
1917 民國6 大正6
主文係<讚揚顏雲年自日人田中組
兼且修築瑞九道路行人受益 >
九份樂伯二手書店部落格
又:
又:
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與顏雲年等人共同
又:
,並無 金瓜石之地名....於是選開發礦山而成
又:
又:
美術青年結成畫壇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