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22 15:34:21立立二手書店
九份布袋戲頭轎與九份芒花
九份布袋戲頭轎與九份芒花
金瓜石芒花
九份七番坑旁的溪澗
九份七番坑旁的溪澗
基隆山九份芒花
金瓜石傍晚的芒花
金瓜石的芒花
九份的芒花
九份芒花
九份芒花
九份芒花
九份七番坑望向基隆山
頌德公園頌德碑朢向基隆山
>>>>>>>>>>>>>>>>>>>>>>>>>>>>>>>>>>>>>>>>>>>>>
清晨
散步到七番坑口
雲緩緩地跨過大海
移向台北陽明山之外
偶爾漂流
一席席的清煙薄霧
淡淡籠上基隆嶼
九份山城
無論是山坡溪谷抑或是頹圮廢墟
清一色地紫紅花穗
傲然挺立
波浪般地微微襬盪
九份菅芒花
總是
櫻花樹葉凋落時節一夕盛開
然後
孕育成為種子
紛飛于
櫻花綻放的春天
老礦工
七十八歲
三十幾年前離開九份
但是年年
中元普渡回九份市場口萬眾廟看小西園布袋戲
深秋時節看芒花
全家民國33年奉受日本人命令
從九份舊道口疏開到金瓜石五號寮的三棧橋
再疏開到水湳洞
這是為了躲美國的轟炸
這位老礦工不自主地
頭部一直會左右擺動
那是頸部脊椎長骨刺的緣故
導因為長年的不當勞動
雙肩自8 歲起便挑過各十五公斤重的石土工作
到了成年那更是逐漸增加到五六十公斤重
待過九份七番坑金礦是有技術的坑道磅"phong"枝工
磅是由英文的Boom炸藥而來
他還記得幼小時
總是會在九份舊道口附近市場旁萬眾爺的金斗甕塚堆上
玩"擊滅英美膺懲支那"的遊戲
九份的孩子哪個不是在墳堆旁長大的呢
自從有記憶起
就是與吃在搏鬥
日本政府管制物資
常常餓得發荒
光復後
抓到的魚
種的菜
不用上報給警察
日子開始有點希望
民國34年8月的月底
那時十五歲
爸爸從貢寮鄉的澳底村賒了兩條很大的鸚哥魚
走上雞母嶺接上貂山古道一小段再沿樹梅下九份的大竿林局口
為什麼不直接從九份山下的番仔澳漁港批魚
而要到當時沒有濱海公路的澳底呢
那來回可是要三小時
他說澳底的魚比較便宜
那一天
爸爸挑著沿路拔回家的山筒蒿等野菜
還沒進厝內
扶著門板
見到老礦工就氣喘噓噓地喊說
悾子,阿爸今日也是沒替你留魚
真對不住
阿爸不知是腹肚空抑是人不爽快
人真艱苦
當時爸爸總是捨不得在九份吃頓點心
可能餓壞了
因此也不以為意
轉身便幫爸爸從水缸裡舀了一碗生水給他喝
沒想到一進屋內
鼻孔眼睛口耳朵便開始流黑色的血
等媽媽挺著懷孕九個月的大肚子
從水濂洞火車站旁的工地回來時
爸爸已是昏迷不醒了
媽媽也不敢碰爸爸的身軀
也沒錢喚醫生
躺了三天兩夜便往生了
那是被稱呼為<<烏癖>>的瘟疫
曾經在九份與金瓜石造成大流行
<<烏癖>>是甚麼?我查了知識家也沒答案
爸爸往生的半個月後
又生了一個妹妹
那時媽媽才32歲獨自帶著五個兒女
其中一位是童養媳
光復後稍微有些番薯粥的家庭經濟又開始了飢餓的輪迴
整整一年
因著煤礦業尚未完全恢復開採
他和弟妹們挑著水濂洞國小後山撿來的枯木殘枝
到九份來叫賣
賣完再為九份人從基隆山山腰的湧泉挑水換工錢
這我又奇了
為什麼不就近在水濂洞或金瓜石賣木柴呢
他說這是因為九份是私人礦區
大小礦主多才捨得高價錢買
尤其
比較瞭解外面的世道
因為民國35年起台灣物價一日數變
九份是小上海
物價波動還比上海還大
在九份
有錢的很有錢
散赤的深像個羅漢腳般的潦倒
那又為什麼又養得起一位童養媳的妹妹呢
他說妹妹的家比他們還窮
他的父親原本是排戲先生
排戲先生相當等於導演以及編劇
那時的傳統戲劇
通常口耳相傳很少有識字的
但是布袋戲因為常常會與對手戲棚互相拚詩文
更顯得識字的重要
因此
布袋戲的"頭轎"常常也有那份才華兼任傳統戲劇的排戲先生
這都與布袋戲有關係
老礦工
自幼就被父親教導中國與台灣的古典詩文
作為布袋戲"頭轎"的訓練基礎
我還是不懂
布袋戲不就是順我者生逆我者死打來殺去的嗎
識字就好
為何還要古典詩文呢
老礦工微微笑地望著我
無可奈何地
嘆口氣然後說
你小時後愛看黃俊雄主演的"雲洲大儒俠"嗎
我回答愛看而且喜歡那金光閃閃瑞氣千條和害我要好的同學被罰跪的史艷文
為何史艷文會害人罰跪
因為小學三年時
在一回"我所尊敬的民族英雄"的作文中
同學寫的正是史艷文而不是偉大的總統蔣公
老礦工說這在當時不稀奇啊
壞就壞在題目發下時
老師就已經指示不可以寫史艷文等布袋戲人物
而同學那時沒注意聽
光是想著"苦海女神龍"何必為了那他所不懂的愛而奔波呢
老礦工笑著說
是啊
新聞局在史艷文後
民國63年就禁止電視再上演布袋戲
以免阻擾"國語運動"的推行以及"對人民作息及兒童教育"的妨礙
老礦工說你的同學被老師冤枉了
雖然不是正史
史艷文倒真的是有所本的民族英雄
是黃海岱先生改編自"野叟曝言"裡的文素臣
那可是章回小說裡明朝中期防禦日本倭寇的忠臣
而苦海女神龍的癡傻
小時後你或許也不懂
現在應該懂了吧
至於金光戲是1941年左右興起的流派之一
而老礦工師承的是融合平劇精華的"外江戲"
但是不管是哪一款流派
五十年前
不懂得文學,音樂,刺繡,宗教,雕刻,口藝與手技等等
就沒才調吃這碗飯
成為唱工與作工都一流的"頭轎"
"轎geo" "我與老礦工研究不出這個台灣字
暫且以轎字權充
頭轎也就是俗稱的頭手
而他父親熟悉前場的表演也精通後場的北管樂器
一齣戲
三分前場七分後
但是重點就是排戲先生的劇作
老礦工的父親
在九份
與教授漢學的新民學堂吳如玉老師
及奎山詩社的李碩卿先生素有往來
也頗受地方人士的尊重
那時九份地區的慶典活動
所有的爐主與頭家總是會來向老礦工的父親
請教該聘請哪一團的歌仔戲,布袋戲,皮影戲,北管戲,傀壘戲才不會失了面子
日據時代
九份地區的"憨子弟"也就是聚福社與義和堂等四家的北管戲
向來拚戲拚得水火不容
但是卻一致地尊稱父親一聲師父
只是
到了1937年
日本政府禁止台灣所有的傳統戲曲的演出
除非是加入皇民奉公會
搬演日本仔戲也就是皇民劇
以純正國語也就是日本話宣揚武士道精神
老礦工的父親改行賣魚了
本來是從最近的番子澳再到稍遠的南仔吝
最後是最後兩條鸚哥魚的澳底
父親私底下還是教著老礦工布袋戲劇本
而童養媳妹妹也在一旁伺候著
十歲那一年
九份瑞芳地區掀起了思想事件
日本政府逮捕了將近兩百人
那可是裡通中國的叛國罪名
父親擔心牽連
在接受調查前便將所有偷藏的布袋戲劇本燒燬了
只留下幾本日文的工具書
然而父親還是偷偷地口述詩文傳授口訣
爸爸等到了日本天年的結束
卻等不到九份甚至是全台灣廟宇重建後
傳統戲劇的狂放興盛
老礦工
每日經過九份的昇平戲院
或是北管劇團
便不自主地舞弄著雙掌十指
忘情不了布袋戲
民國三十五年
九份逐漸恢復了往日的喧鬧
那一年中元普渡市場口萬眾爺廟
足足搬演了一個月的布袋戲
老礦工難奈那份渴望
經過母親同意後
隻身到了台北市涼州街
跟著布袋戲劇團
憑著深厚的漢文與手技基礎
三年的苦熬
成了頭手而這三年他的媳婦也就是童養媳妹妹
出落得
越發讓他朝思暮想
民國39年九份有一廟宇完成新建築
照例要酬神
老礦工的布袋戲戲團
也有這份榮幸
在慶典中參加演出
這裡可是他的童年
雖然已經有許多場的演出經驗
仍然在前幾天
忍不住猛抽著煙
回到九份那一天
才曉得
兩棚拚
兩棚拚
也就是同一個場地
同一個齣頭也就是同一個戲目
比誰的唱作俱佳
比誰觀看的人多
人多就繼續演
誰人少誰就包袱捲捲走人
最令他不安的是
對方那位頭手的師父也戴頂冒子後場樂師的裝扮跟隨而來
這可是很刺激卻又現實的拚戲
沒有裁判
觀眾的目珠便是判決
當天照例要遊街做宣傳
他的童養媳妹妹也趕來陪同拚場
生怕聲勢輸了對手
妹妹也已經十七歲了
沒上學卻識得許多典雅漢文
也拉得一手三弦琴
很大方地與老礦工交談
不像一般童養媳對既是哥哥也是未婚夫的扭捏
經過基山街的金山岩廟
這金山岩廟的右側便是賣鹹光餅的舖子
而廟埕下方賣的是炸油條
當時店家便提供了涼水,油條與鹹光餅
好驚訝
原來我所安身立命的九份樂伯二手書店
前身是鹹光餅舖
當時
正歇睏一下時
另一組布袋戲團也遊街到此
同樣地也受到款待
那位頭手向他彎腰致意
雙方報上師承與派別
原來兩方都是外江戲
師承可以上溯到福鬚全(1854---1932)這位師祖
最後
介紹了彼此的家人
但是見那位頭手的師父不願意以真面目現身
他也沒說破而趨前行拜見禮
那時
童養媳妹妹滿臉羞赧地接受那位頭手不敢正視的目光
下午一點
開戲了
九份人穿了最好的服裝來看戲
演布袋戲是為了宗教上的酬神
因此老礦工那天依例先以人偶上演"扮三仙"
接著是大約20分鐘的愛國教育
頌揚政府批判朱毛共匪
否則是不准開演的
老礦工說
每一個政府都喜歡置入性行銷
無論是日本還是國民政府
那時女性還是忌諱登上前後場
童養媳妹妹只能在台下等候傳喚遞茶送水
只是她的眼光不時飄向對面戲台
臨時搭載的戲台上
有一座上等樟木作成的布袋戲戲棚
為何是上等樟木
目前九份派出所還有一棵大樟木
據父親說
九份以前是熬製樟腦的滿山樟木樹
樟木好壞
從小看慣了木雕師的作品
老礦工這九份之子一聞便知
說不盡的雕樑畫棟
而且大小約只等於半張榻榻米
當天那兩張戲棚吸納了九份五平方公里內的居民
演的是三國演義
是屬於武戲的鏗鏘有力
不分高下
觀眾大聲叫好要求再加演
"爐主"覺得很有面子
但是連著五天都已排定了歌仔戲北管戲等戲劇
不好更動
因此兩個小時後請示過神明決定第六天再戰
戲目改為文戲
西廂記
老礦工盡是驕傲的眼神述說著那一天的成功
也十分讚賞他的對手
當晚在"掌籠"頭家的帶領下
來到對方戲團拜會
童養媳妹妹坐立難安一會而說要去一會兒卻又作罷
最後終究沒有一同前往
到了對方團裡
自然是一番謙遜
只是那位頭手
目光四處搜尋卻又不敢開口
只是偶而不自主第將眼睛餘光望向門外
那幾天童養媳妹妹
有時癡笑有時眉頭深鎖
第五天的黃昏
童養媳妹妹
買個煤渣製成的碳球
兩三個小時還不見回轉
老礦工擔心妹妹會不會為了省錢到了山裡檢木材而迷了路
畢竟當時九份是光禿禿的一片
不似如今的綠意盎然
檢樹枝並不容易
必須往更深山裡走
於是請團員四處尋找
沒多久便聽到當地小朋友描述
見到他妹妹往大竿林頌德公園上方走去
那裡
老一輩人稱為新公園
靠近三番坑口
時時有上百人在那裡逗留
可以俯視侯硐與基隆山
視野很好
但是自從金礦結束後
如今已然湮沒在芒草叢裡
老礦工急忙趕往尋找
卻見到童養媳妹妹與那位頭手並肩站立
旁邊還有一捆凌亂的枯樹枝
一瞬間他明瞭了
一拳就打向那位頭手的臉頰
當天晚上他便欲要押著童養媳妹妹返回水湳洞的家送作堆
童養媳妹妹沒有反抗也沒有哭泣
只是回答他說
我是媳婦仔
你有權利處置我
但是你是我哥哥啊
聽到哥哥這兩個字
老礦工登時起了震撼
想起了一同整理槎掗樹枝
深怕妹妹手割傷的那段日子
他是哥哥沒錯
再看一次她認命的臉龐
卻又勾起了這三年令人窒息的思念
他又成了焦灼的戀慕者
說到這裡
老礦工望了望蒼茫的基隆山
說
那時芒花也是在風中擺蕩
只是沒有現時的廣泛與盛大
九份的芒花總是在地表大破壞後而出現
出現在廢棄的土尾或是掀了一層皮的山坡
猛然
他感覺到如果童養媳妹妹是一塊受了傷的貧瘠泥土
那麼送作堆後與她所擁有的子女
還可以像基隆山芒草一般的勇健強韌嗎
芒花只有兩三天的紫紅色
如果妹妹是苦寒的芒花
我這作哥哥的何苦誤了她兩三天的時
於是
不由得放慢了腳步
正轉身要回團裡寄居的工寮時
卻又想起
他的顏面與母親的盤算該如何辦呢
尤其當年
童養媳與養女和貨物與牲口是沒有兩樣的
母親會答應嗎
即便答應
那位頭手付得出慣例的巨額聘金嗎
自己不禁為他的瞎操心笑了起來
也許是熟悉的笑聲又再響起
童養媳妹妹嘴角隨即也微微地披露滿心的祈求與不捨
老礦工說
那一瞬間他心凜了一下不知是覺悟還是委屈
趕快別過頭去
不敢讓妹妹見到紅了眼框的臉
猶豫還是猶豫
那時三角形的基隆山
從底邊緩緩升起了一座圓圓的月亮
也許他和妹妹就是那一座山那一輪月
彼此相傍著但不曾見到重疊
他不敢再看一眼童養媳妹妹
害怕已然決定放手的決心又動搖了
這時妹妹說
我們本底準備明日透早就私奔
有這麼急嗎
我很納悶
當時他聽了也好驚訝
那可是民國三十九年
真的瘋狂
我問老礦工第一個反應是甚麼
他說
那個頭手會捨得布袋戲嗎
演技這麼好
原來那位頭手的父親
要求他入贅於台北大稻埕算是小富商的家裡
提升被世人視為下九流的戲曲門第
並且換取一筆財富
若不是為了再拚一場西廂記
三國演義完的那一天
本來就該回厝內
準備"小娶"的"訂盟"
因為是招贅
所以有別於"大娶"而稱為小娶
定盟就是俗稱的文定
隔天老礦工依然準時下午一點等候開場
但是對面的戲棚只聽到有一搭沒一陣的北管樂聲
五分十分十五分直到一點三十分
甚至連那位頭手的師父也不見蹤影
莫非真是私奔了
老礦工很擔心
沒有銀錢倒還好反正那時底層人都很窮
沒有身分證很快就會被警察軍隊遣送回原籍地
那一張大大的身分證
與當今小小塑膠片不同
分別扣在媽媽與那位頭手父親的手裡
那位頭手昨天回家請求取消訂盟
父親怒不可遏
扣下了身分證
並且按算於西廂記後押回那位頭手
爐主很生氣
但是沒人知道出何事
之後便跳腳
因為一點四十五分
頭手還是沒出現
礦山人最重面子
這比被家後當街打個耳光還失面子
只有七月半普渡時
沒有客人上門吃拜拜可以比擬
老礦工向二手交代了幾句
擺了幾個手勢
拍拍二手驚恐不已的肩膀
走向爐主嘀咕了幾句
爐主先是望著老礦工的二手搖搖頭不同意
老礦工最後說
人走了
戲總是要演下去
便緩緩走向那位頭手的戲台
看了一看"戲籠子"
檢視然後將人偶掛在左右繩索上
開演了
搞不清狀況的觀眾
依然熱情地期待著
當兩邊戲棚子演完宗教儀式的扮三仙後
二手拉著他的衫襟
那位頭手竟然出現在老礦工的背後
氣喘吁吁
身上的包袱沾滿了菅芒花的花穗
瞪大了眼望著老礦工
彷彿醉酒似地茫然
隨即清醒
快跑到老礦工原本的戲台上
接下老礦工二手手中的戲偶
雙方交換戲棚
眼尖的觀眾以為這是最新時行的拚戲方式
大聲叫好
看了許多的""外江戲""
就沒見過換戲棚的形體
照例的一番謙遜問好
搬演完愛國戲
雙戲棚開演了
鑼聲停下收音的那一刻
整座山頭恬恬無聲
只有廟宇的令旗飄揚著颯颯風音
此時
老礦工開口便扮崔鶯鶯
吟完四句聯也就是出場詩後
不久唱道
""昨夜紅娘傳批信去與張生,約今夕和他相見,等紅娘來做個參詳""
嬌柔的嗓音溫柔了所有粗曠的礦山男女老少
而這一瞬間
彷彿
崔鶯鶯正倚坐繡閣凝思想望
一抬頭一舉手
細膩的深像是無盡的慵懶與焦躁
期待著紅娘為她帶來今夜與張生相見的消息
忽地
老礦工另一手誇張地跳躍著
扮起紅娘
""姐姐著我傳簡帖兒與張生,約他今宵赴約.我那小姐,怕又有變卦,送了他性命,不是好玩的.
我見小姐,看她說什麼.""
我一時疑起了心
是不是還有另一位老人家
否則怎麼會有不同脾性的丫頭腔調
那是一種擔心鶯鶯小姐又臨時爽約
誤了張生的期盼的擔憂
老礦工還沒等我醒轉
他就走到我的另一側
細緻地舞動著右手以不同的音階
唱著
""紅娘收拾臥房,我睏去.""
去字才結束
另一手又急躁地顫抖地發出不平之音
""不可睏呵,哪裡發落那生?"
右手作出回頭就走的模樣
""甚麼那生?""
左手輕拉著右手不放
""姐姐,你又來了.送人性命千萬不可.你若又番悔,我就出首於夫人,
是你著我將簡兒,約下他來.""
老礦工突然停頓了下來
眼神既是喜也是悲地述說著
為何那位頭手,會中止與妹妹的私逃,又再轉回來演這齣戲?
作工與聲藝遠在他之上啊,他是這一行真正的頭手,
怎麼可能為了一位女子捨得放棄著舞台呢?
莫怪他會回轉戲棚.
布袋戲最困難的便是走路工夫
前一場的比試是武戲的三國演義
還看不出
但這場文戲便見那位頭手的真功夫了
那位頭手配合著樂聲
將鶯鶯小姐身段與紅娘丫頭身分演得恰如其分
那時一刻間
他好佩服喜相逢了一位對手
忘記了他是奪妻之恨的第三者
心裡轉而有說不出的崇敬
不知道童養媳妹妹是不是也崇敬著那位頭手的唱作
這時該換張生出場了
唱完劇辭
老礦工想起了
前一夜的明月
前一夜的微風以及
前一夜的難以入眠
於是吟起了蘇東坡的"永遇樂"
"明月如霜,好風似水,清景無限.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
古今如夢,何曾夢絕,但有舊歡新怨."
我問老礦工為何聽起來除了哀怨卻還有一私的希望
他說沒錯
布袋戲兩棚拚的時候
頭手們就變成了急智歌王張帝先生
必須立即以詩詞應答
稍有延遲便算輸了
當時我反轉地衷心希望那位頭手落敗自動退出
這時老礦工換個位子神情嚴肅地卻又逗趣地唸起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雲,心如飛絮,氣若遊絲.
空一縷餘香在此,盼千金遊子何之.
症候來時,正是何時.
燈半昏時,月半明時."
我不知道這闕詞的出處與作者
老礦工說當時他也不曉得
因此慌在那裡
但是曉得那是張生的心情寫照也是那位頭手的自我表白
戲文繼續班演
就在緊張,挫折,得意與欽佩
不知不覺中
雖然不是刎頸交
但是卻成了相惜的忘機友
老礦工說這齣西廂記不是好結局
張生畢竟還是背離了崔鶯鶯
心裡難免有些擔心將來童養媳妹妹的最後遭遇
然而他還是沒有質疑
因為害怕在神明前一語容易成讖
誤了童養媳妹妹的將來
戲快煞尾
九份已是滿城雲霧地飄下綿綿細雨
正是張生赴京趕考時
老礦工已是滿心祝福
不願唱出戲文裡鶯鶯的疑慮與叮嚀
知道將來與那位頭手難再有相見之期
唱出了與劇情不合的詩句
淒淒去親愛
泛泛入煙霧
歸棹洛陽人
殘鐘廣陵樹
今朝為此別
何處還相遇
世事波上舟
沿洄安得住
而那位頭手隨即答道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最終是<<翁某對>>
也就是
生與旦照例出場祝福觀眾
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戲結束時散場之後
爐主與觀眾的恩賞金都沒領
匆匆飛奔
不告而別
老礦工也沒再見到童養媳妹妹
直到咱台灣人算法是二十九歲
民國19年次本底是不列入義務役充員兵
沒意料
這一年次的所有青年
因為海峽兩岸的緊張對峙
又被徵召為
陸軍第138梯次
兩年兵
國防部為了弭捕那份不爽快
又減了四個月
只是免不了會生氣
要當兵沒人反對
但是也早一點嘛
像他20歲就結婚
孩子已經三個了
與太太雖然感情很好
但是靠一個女人
要怎麼養家呢
你可以想像嗎
訓練中心會面時
滿滿都是小朋友追來跑去彷彿是幼稚園運動會的熱鬧
熱鬧後那款悽涼
我是很難體會
但是
很好奇
您不是深愛著童養媳妹妹嗎
怎麼會一轉身就與人結婚了
他望著著基隆山希微光影下的芒花說
這是給媽媽一個交代
也是為了給自己一個體面
更何況那個年代有哪幾個人是自由戀愛
再說不是西廂記裡的鄭恆更不是紅樓夢的賈寶玉
他還有弟妹與母親要吃飯
而且
放了手就該當讓自己清了心
自此就不再演布袋戲了
下礦當金礦工
這又為什麼呢
來不及問
老礦工就已經說當兵他也很歡喜
問他
汝不是受日本人教育嗎
對國家認同沒有困難嗎
他說
二次大戰末期
日日看著美國飛機從基隆山溜向基隆港
掃射或丟炸彈
到基隆外木山海邊再拉起
那時心裡恨不得身為日本敢死隊飛行員衝向入侵台灣的美國飛機
到了民國四十七年時
在親友聘請的北管陣頭
熱鬧歡送下入伍
他可是很驕傲
因為日本時代他還小沒資格保衛台灣
29歲
有機會穿起中華民國軍裝
抵抗天天喊著解放台灣的共產黨
捍衛這塊土地
著實光榮
只是想到妻兒老小
徵兵火車開動的那一時陣
也忍不住掉了眼淚
訓練中心的教育班長來自歌仔戲興源地的宜蘭
高中畢業
老礦工那一梯次
年紀都比班長大
對政府的怨氣與對年輕班長的不服氣
對學習北京土話也相當抗拒
毫不掩飾地和同梯以日本話彼此交談或是頂撞班長
而政戰單位知道後也沒干涉
畢竟是政府理虧而且這一梯次是一律要派駐到金門馬祖
那可是睡在墳墓上的兵
果然
半年後
老礦工就被派駐馬祖接替八二三共產黨砲擊金門時衛守的部隊
那時候
布袋戲正時行
班長說
你們可以以日語罵我
但是布袋戲使用的是台灣湖廣官話
可以說接近現時的國語
你們不可不學
不學就看不懂布袋戲的美
結訓前幾天
訓練基地從一千多位新兵中
點了兩位布袋戲頭轎
效法兩棚拚
這可希奇
幾十年來軍中演的不都是平劇或是越劇嗎
齣頭就是"國軍突擊南日島"
是以民國41年突擊南日島共軍83師249,245團為劇情
他是其中一位
非常訝異
他離開布袋戲界已經八年了
政戰單位知道他
情報網真是嚴密
而另一位
竟然就是那位頭手
那位頭手同款訝異
定下神後
向他致上軍人最敬禮
再以九十度的禮節向他彎腰拱拱手
在戲曲對答中
知道他也八年沒演布袋戲了
同居後一切美滿
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爸爸了
只是無法辦戶口
東躲西藏逃避每個月都有的戶口察查
若不是聽說徵兵事大
否則他也不敢回家領兵役紅單
傍晚
基地指揮官是一位四川將軍
自小就喜愛"被單戲"
邀他們兩位聚餐
指揮官的國語是比老總統的寧波國語容易懂
但是偶而
還是得靠筆談與布袋戲和被單戲的戲文官話才講得清楚
印像深刻的是
那晚的副官被罵得很慘
為什麼呢
因為餐桌上有螃蟹
司令見到很生氣地說
郎個來台灣也不融入台灣就像下江人到四川一個樣
原來
布袋戲崇敬的相公爺田都元帥
傳說是宰相之女與天神夢中相遇而生的非婚生子女
出生時宰相之女
擔心說不清這段仙緣
怕有辱門風而遺棄於田中
被遺棄時曾經由螃蟹口吐泡沫來相救
為了感恩
因此他們這一流派是不吃螃蟹的
聽了我好慚愧
幾天前我和九份義和堂的老子弟
一同望著九份海面上捕螃蟹船的漁火
我當時不知道有此一說
還力邀他到碧沙漁港吃螃蟹
這位老子弟沒說什麼
現在才恍然大悟冒犯了他而不自知
他可是正港的田都元帥轄下的西皮派北管子弟
郎個也不看看黨中央四組的資料
對得起總裁對得起黨嗎
總裁就是先總統蔣先生四組就是如今的文工會
聽老礦工這麼說
不禁擔心起這位直言無諱的郎個將軍
位子坐得穩嗎
在那個時代
筵席中
老礦工起身便將童養媳妹妹的身分證
捧給那位頭手
只見到那位頭手忍住不讓淚水掉下來
朗個將軍明瞭後
也起身
捶了那位頭手肩膀一拳
笑著說
有你的,十年前遇到我,鐵定派你到匪區當情報人員
郎個,好小子有這份膽識搞反抗
也有這份能耐躲過戶口檢查
同時吩咐副官包了一個紅包
親自雙手送給那位頭手
說
按照咱門家鄉軍閥的規矩這是贈給大嫂的將來見面禮
郎個可別將紅包自個兒給黑了
在金門馬祖的特約茶室給花掉了
拍拍腰上的槍
朗個將軍嘿嘿地說
陳世美再怎麼朗個壞都沒西廂記裡的張生壞
格老子的可是會槍斃人的喲
特約茶室就是軍中樂園
身分證他已放在身上8年了
遍尋不到那位頭手的身影
那時老礦工常常被警察盤問童養媳
因為1951台灣省保護養女運動委員會在台北市公會堂
"按指的應該是中山堂"
正式成立
妹妹被懷疑推入火坑
幸好保正與鄰里願意具保
老礦工說
擔心那年代的流言會影響那位頭手的演出機會與妹妹的幸福
又加上作金礦工比頭轎更能養家
因此九份那一場雙棚絞之後
便投身九份七番坑
但是
他並沒問起那位頭家為何也會退出
倒是台灣解嚴後
才知道民國三十九年西廂記的那一天
為何那位頭手帶著妹妹急著走
原來
那一年蔣經國先生宣佈偵破共產黨台灣工委會蔡孝乾案
又加上蔡先生出面廣播
等於間接證實此事
有過接觸的人們紛紛自危
而那位頭手的師父因為與蔡先生曾經見過一面
擔心牽連
準備在九份山下的(火更)子寮港準備搭船潛離
前幾天便拜託那位頭手看頭看尾照顧他的父母
因此西廂記前一天他的師父經不起探問而和盤托出偷渡的始末
那位頭手不畏懼超載拜託蛇頭船老大
經過說明後
船老大竟然也同意日後補足餘款
臨時起意欲藉這順風船私奔到日本走天下
如果要偷渡
夜裡清晨最危險
青天白日中午時刻海防部隊反而比較鬆懈
那時節
天天拿獲匪諜天天有人偷渡
但是老礦工說匪諜與偷渡大部分不是共產黨
九份藝術家李承宗先生曾經告訴我
他當過一年布袋戲二轎學徒
戲棚每個方寸都有每個方寸的魔力
至今還很回味
畢竟布袋戲就像所有的戲劇舞台
哪一位演員願意下台呢
像黃海岱,李天祿,鍾任祥,黃添泉,胡金柱以及盧崇義諸位大師
不都是活到老演到老
雖然口口聲聲喊著老歹命呢
老礦工說
自從民國五十幾年起
市場口萬眾廟每年中元節都邀請小西園布袋戲來表演
他也年年看
年年想上台
如今
那位頭手與他們都是一家人了
而他以及妹夫的子孫
音樂種子般地
宛然芒花四處飛揚
從事於傳統戲劇
有的是前場的演員有的是後場的樂手
他與那位頭手成了既切磋又較勁的排戲先生
今年母親94歲了
沒有請看護
都是他太太與童養媳妹妹在照顧
我很難想像
童養媳妹妹私奔後第一次返家的情景
老礦工說
那是提前退伍後的第三天
媽媽款好竹掃把準備打忤逆不孝女
可是
看到三個小外孫氣就銷了一半
趕忙去殺了隻雞沽了一瓶酒
款待姑爺一家人
那童養媳妹妹與你及那位頭轎第一次同桌不會尷尬嗎
老礦工說如果你是頭手你會引用哪首詩呢
我想了好久
唸出
令日何遷次
新官對舊官
笑啼俱不敢
方驗作人難
老礦工哈哈大笑
笑著往我肩膀也是一拳
說你還真是毒
幸好不是吃老爺的飯
否則與我那先走一步的妹夫同一個調
老爺指的是田都元帥
他說
這一生
他就是想太多也太嚴肅
或許才不對童養媳妹妹的味
當兵前那幾年當七番坑的爆破工作
聽力不好而肺部也受損了
無法再吃田都元帥賞的那碗頭手飯了
望著老礦工不停擺動的頭部
手臂與手骨不自覺地總是保持著九十度而抬起的右手
我在想
當年的老礦工
是不是也是那位為愛無怨無悔的苦海女神龍呢
不同的是他選擇了放手
放棄了當時的童養媳妹妹
也遠離了舞台戲棚
但是擁有了最愛的家後與子孫
夏天有布袋戲
冬天有芒花
可以上九份觀賞
雙手掌握的或許未必寬廣
但是
十指舞弄的是不是更優美
>>>>>>>>>>>>>>>>>>>>>>>>>>
後記:
老礦工說了許多的詩詞
但是我只記得中國部分
至於所引用的灣詩人作品
我很遺憾
我還在整理,那是因為沒有這方面的訓練與涵養的原因
還找不到資料
又怕寫錯了
慚愧
謹抄錄一些我所查到的中國資料作為參考
1:
淒淒去親愛
泛泛入煙霧
歸棹洛陽人
殘鐘廣陵樹
今朝為此別
何處還相遇
世事波上舟
沿洄安得住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
韋應物 唐
成濤註譯:唐詩三百首
""戚然地辭別好友,泛舟入煙霧瀰漫的江上,在這乘船返回洛陽之際
傳至廣陵樹間的鐘聲,勾起了我無限的離別之情.今朝在此離別,
以後不知道在什麼地方才能相逢.世間的事如同浪裡行舟,不是順流直下,
就是顏回逆轉."
2: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雲,心如飛絮,氣若遊絲.
空一縷餘香在此,盼千金遊子何之.
症候來時,正是何時.
燈半昏時,月半明時."
徐再恩 字德可 號甜齋
元明清曲選第53頁葉楚愴主編 錢南揚編註 胡倫清教定
3: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夜雨寄北 李商隱
4:黃海岱,李天祿,鍾任祥,黃添泉,胡金柱以及盧崇義
諸位大師生平請參考
曾永義.游宗榮.林明德合著台灣傳統戲曲之美
5.對布袋戲有興趣的朋友,來九份可以考慮拜訪六榕居
69歲的李老先生,國小畢業他曾經學習布袋戲二手有一年之久.
6.參考資料:因為我對50年前的布袋戲非常的無知.因此謹參考下列著作
再核對與老礦工談話的紀錄
台灣風俗誌 日本 片剛巖 大立出版社 民國70年版 大正十年''1921"原著
台灣戲劇與文化變遷 邱坤良 台原出版1997
日治時期台灣戲劇隻研究 邱坤良 自立晚報1994
日據時期台灣新據運動 楊渡 中國時報1994
台灣戲劇現場 邱坤良 玉山社1997
台灣音樂史初稿 許常惠 全音樂譜出版社1991
曾永義.游宗榮.林明德合著台灣傳統戲曲之美 晨星出版 2003
西廂記 里仁書局 1981
詩選 戴君仁編 中國文化大學出版1997
>>>>>>>>>>>>>>>>>>>>>>>>>>>>>>>>>>
樂伯謹記於九份樂柏二手書店
2007,12,9日立冬的第二天
基隆山的芒花
前方為番子澳
右方為基隆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