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06 14:36:42立立二手書店
昇平戲院是北台灣最早的戲院嗎?
昇平戲院
茶壺山日出
在九份有很多問題很難回答。
比如說,九份地名是不是九戶人家的緣故?另外一個問題是九份昇平戲院是不是北台灣甚至是台灣最早的戲院。前者,已經有許多書籍,紀錄片引為通說了;後者倒是有官方說法為證。因此這兩個問題就變成很困惑了。
早上起得晚,六點了。來不及看日出。就跑到昇平戲院了。
昇平戲院的大門有一塊解說牌。
昇平座也就是昇平戲院。
入口處有一塊告示牌。
【原只是基山街市場旁的戲台,約建於1914年,直至1934年遷移至現址。初建時以木構建築為主,為台灣北部第一家戲院;民國40年因颱風受損改建為現貌,共設有624個座位,為當時九分住民休閒中心。因戲院造型古羅馬競技場,更吸引中外遊客的懷舊目光。
台北縣風景管理所 】
為台灣北部第一家戲院?好懷疑。
關於昇平戲院的設立年代,除了這塊告示牌之外,還有兩份資料也有敘述;
【九份口述歷史與解說資料彙編 計畫主持人張瓈文】訪談紀錄說;
{當時的昇平戲院比延平北路(太平通)的戲台還高級,股東有哭鳥仔碰(吳滄富之祖父,吳樹桑之岳父),高新枝(當過首任保正)和高九登。昇平戲院興盛時,每個月排二十天演歌仔戲,演完再播十天電影。
合股的 人有周天生,賴枝木。國民政府來台初期,昇平戲院為軍隊監控,軍隊並於戲台前後站崗,結果民眾都不敢來,而且只准白天播放,晚上不准營業,經過交涉後才改善。
光復後有話劇團興起,為知識份子所組成,其演員演技俱佳,並有優美配樂,十分精彩。
民國五十五年小西園布袋團曾經到昇平戲院演出,當時觀眾很多,也有很多人賞戲團金牌,當時都是將金牌掛起來,旁邊再插一枝國旗,相當鬧熱。
昇平戲院本來是在基山街,是一簡陋戲台,因為舊了而且負荷過重而垮了。就遷到現址。稱為昇平座。演出有歌仔戲,新劇,電影(日,台語片)。昇平戲院剛搬到現址時,本來一樓是石造,二樓是木造,後來被颱風吹倒,本來合夥人之一的吳樹桑並不打算改見而要遷到宜蘭,但當地頭人說【在這裡也作那麼久了,且若離開了九份,四,五萬人就煤電影看了。】才再修建。
一九三四年自市場旁遷建。民國七十五年停止營業。
另外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學院建築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日治時期礦業經營對九份聚落空間的影響初探。研究生鄭甘密指導教授王惠君。】裡說;
1914年在目前市場旁邊由宜蘭人昊天生與吳樹桑合資經營戲台(昇平戲院之前身)成為九份地區主要的娛樂,原以竹子搭的野台戲,後因年久腐爛,要拆遷回宜蘭,據訪談得知,傳聞當地居民得知此事紛紛勸說,若戲台搬遷,九份居民生活不就沒有了娛樂,於1927年左右遷至現址蓋起兩層樓高的戲院。}
無論是1914年,1927年還是1934年,在此之前台灣的戲院劇場已經蓬勃設立了。
【戲劇欣賞,黃美序著,三民書局印行,民國八十四年版】說,
{劇場(Theatre)在英文中有兩種意思;戲劇的演出活動和演出用的場地。所謂演出場地就是一處可讓表演者演出,觀看者觀賞的空間----它可以是一片空地,一間廳房,一座戲院:它可已有固定的座位,觀眾要買票進場;也可以沒有座位,觀眾可自來自往。大概地說,早期的劇場多比較簡單,我們在鄉村理的【野台戲】就是如此。
後來劇場發展成室內式的建築。舞台大致上可分為,(一)鏡框式舞台;也就是在舞台前方開了一個鏡框式大口,觀眾能透過這個大開口看到表演。(二)半島式舞台;即三邊有觀眾。(三)圓形舞台;即四邊有觀眾。}
我從昇平戲院的外觀看起來,應該是屬於鏡框式吧?
劇場的定義若是如此,那麼,在1914年之前,無論是歌仔戲,布袋戲.....或者電影演出的室內場所,在1914年前就已經興起了。
關於歌仔戲;
【百年歌仔2001年海峽兩岸歌仔戲發展交流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發行。
落地掃到戲園內台的跨越-日治時期歌仔戲演出場域轉變之探討。徐亞湘,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教授。】說,
落地掃到戲園內台的跨越-日治時期歌仔戲演出場域轉變之探討。徐亞湘,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教授。】說,
日治時期歌仔戲的演出場域主要集中在廟埕空地,廟會野台及戲園內台等三種不同的空間進行。
過去學界提到的【內台】概念,大多意指固定建築物之劇場建築,如台北永樂座,新舞台,台中樂舞台,嘉義南座,台南大舞台。}
過去學界提到的【內台】概念,大多意指固定建築物之劇場建築,如台北永樂座,新舞台,台中樂舞台,嘉義南座,台南大舞台。}
【片岡巖,台灣風俗誌(原大正十年出版)民國七十年大立出版社】敘述說,
{台灣戲一向是不收門票的.....。例如在台北有【淡水戲館】在台南有【大舞台】等台灣戲院。收售一定金額的門票供觀眾觀賞。然而免費看野台戲的風氣仍然盛行。}
{台灣戲一向是不收門票的.....。例如在台北有【淡水戲館】在台南有【大舞台】等台灣戲院。收售一定金額的門票供觀眾觀賞。然而免費看野台戲的風氣仍然盛行。}
片岡巖特別舉出了台北的淡水戲館是有歌仔戲的收費演出。
淡水戲館。
【日治時期台灣戲曲之研究,舊劇與新劇(1895-1945),邱坤良,自立晚報,1994年版】,說;
{日治時期興起的劇院也隨著社會經濟活動的日趨活絡,成為重要的演戲場所。首先開場的是一八九七年十二月十九日開幕的【浪花座】,位於台北城內,這是專供日人集會及娛樂之用。次年元月十八日,原為官方聚會場所的【淡水館】也開放作為台北市民的集會及娛樂場所,而後,城內【台北座】於一九零零年五月十七日正式開幕,【十字座】(一九零零年七月二十一日),西門町【榮座】(一九零二年六月一日)也先後成立。這些劇場常表演日人歌舞劇或作為仕紳聚會場所,一九零零年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舉行【揚文會】時就利用【淡水館】作為會場,並演出歌舞伎與京劇助興。
淡水戲館據呂訴上【台灣電影史】的說法,日治初期戲院都設在城內日人集中區,台胞不願前往觀看,而台灣的戲劇並不太方便在城內戲院開演。因此,總督府遂命令日人在大稻埕建一戲院,以便台胞娛樂。不過承包日人以二十年內大稻城地區不准再興建戲院為條件,得到總督允許的手令後,才於一九零九年在台北後火車站前建一戲館,名之為【淡水戲館】,從此之後,凡是臺北的,或是外方來的團體,均在【淡水戲館】上演,自中國來的京劇也不例外。一九一五年,辜顯榮從日人手中買下【淡水戲館】,改名為【新舞台】。是台灣最重要的表演場所,來自上海,福州的京般在台灣的首演經常就在【新舞台】,而後梨園戲,歌仔戲及其他劇種也在此演出,新劇興起後,【新舞台】也是其重要表演場所之一。
劇院除了戲劇演出外,也常放映電影。台北【永樂座】在一九二零年代中期以後就常是許多電影試演或首映的場所,各地的劇院也多是舞臺演出與放電影並重,日治時期台灣各大城小鎮的劇院基本上隨著台灣的戲劇及其他影藝事業一起成長。}
換句話說,片岡巖先生所說的淡水戲館是設立於1909年,後來改名成為【新舞台】。
從電影發展來講,
【台灣史料研究第七號,財團法人吳三連史料基金會,日治時代台灣紀錄片之歷史性分析,台灣影視史研究員葉龍彥】。說,
{1895年3月,法國照相業者魯米埃兄弟(Aughst & Louis Lmmieˋere1862-1954,1864-1948)發表其所發明的電影機(Cineˊmatographe)。四月17日中日馬關條約簽訂。五個月後,日軍佔領台灣。12月28日,盧米埃兄弟在巴黎大咖啡屋的地下室印度沙龍室中,正式對外放映電影,此為世界電影的開使。盧米埃所放映的電影有,火車進站,水澆園丁,工人離開魯米埃工廠.....等十部。
1896年上海便出現法國製的電影,中國人稱之為【影戲】,神戶港出現的是美國艾迪生製的電影機(Kinetoscope),日人稱電影為【活動寫真】。台灣則至1900年才有活動寫真的記錄。是寄住在台北的大島豬市請到住在神戶的法國自動協會的技師松浦章三於1900年6月16日在淡水館放映活動寫真。影片多是魯米埃紀錄片。
1901年11月17日新竹廳正府在竹北門竹陽軒,舉辦電影晚會,是日本官方首次在台灣的電影活動,所放映的就是八國聯軍(1900年)的戰爭紀錄片,包括了軍隊行進,砲火操演,天津攻佔,煙台佔領等諸景。
台灣的電影的啟蒙人是高松豐次郎,生於1872年10月21日,由於幫伯父經營礦業,使他立志到墨西哥學習礦山採掘技術。但是在國內打工時,左手臂工傷被截斷了三分之二,當時勞工條件惡劣,於是為了為勞動者立法,進入明治法律學校。1903年開始製作電影,並且首次來到台灣。1月,組織【台灣同仁社】,應【愛國婦人會台灣支會】的邀請來台灣巡映活動寫真,同時在巡映途中拍下美麗的風景。此後,十餘年中,高松氏每年都會帶巡映對來台灣。後來他在台灣起造了八家戲院,設立少年演藝訓練班,為其在台灣的電影事業打下了基礎。
高松氏於1907年受台灣總督府的委託,於2月17日起在台灣開始拍製了【台灣實況的介紹】以作為東京博覽會台灣館放映之用。共拍攝了一百多個地點事物,其中大部分用遠,近景各一個鏡頭。最後剪成120個事物(卷),共有206個鏡頭。片長兩萬呎,一夜之內無法放映完畢。這部台灣第一部紀錄片,送回東京沖洗,五月四日及七日分批運回台灣。五月八日在有較好的台北【朝日座】放映。其中,與九份礦山有關的是在{第2,基隆港與金山(共九種【卷】)}。分別是牡丹坑木村金山全景,牡丹坑內礦業搬出,礦業用材料搬運情形,金瓜石礦山用鐵索搬運礦物。}
高松豐次郎的【朝日座】,在
【日治時期電影發展簡史】裡被介紹說;
{電影初期在台灣主要是在都會空地上臨時搭屋演出,或者借用原有劇院。後來1905年11月在台灣放映【日俄戰爭】短片,受到好評,改變了台灣人對日本人的觀感。高松豐次郎因此成工地募款了10萬圓,改建【朝日座】,成為戲院。而高豐氏因此也有了固定的放電影的場所。}(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1899-2000,民國94年5月31日行政院文建會出版。財團法人國家店影院資料館。)。
換句話說,朝日座的創設時間也應該是在昇平座之前。
高松豐次郎其他所投資興建的戲院,如新竹座,台中,嘉義座,台南座,高雄,屏東等地戲院即是於1908年興建。(老照片說故事3,竹塹思想起,新竹市政府發行。)(台灣老戲院,遠足文化出版,中華民國九十三年版,蔡龍彥著)。
關於哪一家劇院最早放映電影?這學者各有所本而有不同的看法;
比如,【台灣電影百年史話,編者,黃仁,王唯。中華影評人協會出版。視覺影像有限公司發行。2004年12月。】說,
{台灣首次電影放映紀錄是1899年8月4日,地點在台北大稻埕蘆竹腳街6號及7號,由【演師】廣東人張伯居放映愛迪生發明的電影【美西戰爭】等紀錄片,這些短片是【福士公司】引進的。有關台灣首次出現電影的紀錄,各家論說不一。早期電影史料嚴重缺乏。只有呂上訴的【台灣電影戲劇史】。台灣學者李道民於1992年12月發現日本人市川彩的著作,【亞細亞映畫之創造及建設】第三章的【台灣映畫事業發達史稿】內容大部分被呂訴上採用在【台灣電影戲劇史】的第一章。市川彩1901年11月在台北西門町【台灣日日新報】的空地上搭建臨時屋,由日本勞工運動家高松豐次郎,帶了一台二首放映機,以及【英杜戰爭】等十幾部影片來台灣。李道民教授認為【1900年6月16日在淡水管九號房內試映魯米埃電影,21日起公開在十字館公開放映。十字館是最早期放映電影的劇院。】。
1920年台灣第一座最氣派的電影院是【新世界】,座位有1700。銀幕中央有樂隊席。}
而十字座,設立於台北城內的一九零零年七月二十一日,也比昇平戲院早。
【台灣老戲院,遠足文化出版,中華民國九十三年版,蔡龍彥著】,則說;
{第一家戲院【東京亭】,便於1896年(明治二十八年1月在台北城內府前街(今重慶南路一段)的提燈屋二樓設立,先後推出軍談,落語及義太夫等寄席,頗受歡迎。1900年6月16日起首映法國魯米埃電影的【淡水館】原是1880年台北知府陳星聚向官民募捐興建的【登瀛書院】,後遷於今長沙街一段反共婦聯會的西門內書院街。1895年6月日軍進駐台北城,不久將登瀛書院改名為【淡水館】。.....而東京亭....是臨時租房子來作生意的。}
日據時代,台灣戲院幾乎是各鄉鎮皆有。
王白淵先生說,
{省內(指台灣)戲院總數冠於全國(全中國),計有180餘家。其中專映中外電影的有31家,半映電影半演地方戲的有35家,其餘是沒有固定放映設備的約有125家。}(黃玉齋主編,台灣新生報1947年出版。王白淵寫。)
而瑞芳鎮日據時代當時稱為瑞芳庄,後來改稱街。
【台灣政治,種族,地名沿革 張德水著,前衛出版,1996年版】說,
{昭和十一年(一九三六年)各州郡街庄人口
台北州基隆郡瑞芳庄四五,四九零。
台北州海山郡板橋街二一,零四三。
台灣總計人口總計為五,四五一,八六三人。}
瑞芳是台灣最大的庄。
表現在劇場數目上有金瓜石俱樂部,水泗湳俱樂部,瑞芳座與昇平座。(台灣電影百年史話,編者,黃仁,王唯。中華影評人協會出版。視覺影像有限公司發行。2004年12月。)
只是,為何昇平戲院是北台灣第一座戲院呢?我學淺,這我還是不懂。還是得再請教朋友看看。
。。。。。。。。。。。。。。。。。。。。。。。
樂伯於九份樂伯二手書店於2010年6月19日。
謝謝樵書友提供意見。謝謝基山街247號靈素提供資料。
昇平戲院就在基隆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