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人 救活台灣光學產業(商業周刊)
全球最大相機業者日本佳能(Canon),宣布將增加在台投資110億元,21年來,全球數位相機產業最大一筆單筆投資,就落腳在台灣的中部!老舊的潭子加工出口區,從此刻起,將變身為全球最大的數位單眼相機產地,也是全球銷售最好數位單眼相機(Canon EOS系列)的秘密生產基地。潭子傳奇,正在上演。
傳奇的緣起,由台灣佳能公司展開;創造傳奇的,則是1千3百名曾瀕臨失業的員工。他們,讓台灣佳能擺脫國際棄嬰命運,重獲日本母廠青睞,並委以重任,帶動台灣光學聚落的重生。
故事回溯到8年前,隨著中國製造的崛起,在日商群聚的潭子加工區,外移風潮啟動。台灣佳能被告知,3年後台灣工廠規模將被限縮,短時間內要少掉一半的工作,員工優退計畫也開始推出。
就在多數人選擇放棄、甚至等待救濟的時候,這群人決定,不能放棄自己。他們說,團隊不能散,一個都不能少。因為光學是需要高技術人力的行業,師傅們累積多年的技術,一旦放棄,一切就白費了。在這行業,「人才等於人財。」譬如一個研磨單眼相機鏡片技術人員的培養,至少要3到5年,如果這些人員流失,再重組,根本不可能。於是,昔日課本裡,小學生打破撲滿、捐錢救國的故事,發生了。
連續3天的中午休息時間,銀行派出兩位收銀員,擺起一張桌子,讓員工自由捐錢。隊伍中,只見作業員毫不猶豫的掏出自己近一個月的薪水;有人薪水只有1萬5千元,還拿出5千元、1萬元來;甚至連警衛都掏錢出來。當時,是台灣經濟景氣最低迷時期,失業率超過5%,創下50年新高,然而,每天的排隊捐錢人潮長達20人,即便新公司名字、業務都未定,他們只知道,大家拿錢出來,就可以讓優退的人有工作,可以讓公司繼續運轉下去。3天內,這家公司竟然匯集了6千6百39萬元。
船都快沉,為什麼大家願意拿錢出來?一位老員工解釋,「大家幾乎都是潭子或就近的台中人,薪水不一定高,但是,這家公司能否生存,對員工與潭子的生計影響很大。」
台灣人的檏實肯拼救了自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