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祖母綠~橄欖石
橄欖石在礦物學名稱為Olivine,寶石學上稱為Peridot。橄欖石大約是3500年以前,在古埃及領土聖約翰島發現的。在國外古時候稱橄欖石為“太陽之石”,人們相信橄欖石所具有的力量像太陽一樣,可以驅除邪惡,降服妖魔。橄欖石顏色柔和悅目(油脂光澤),給人們心情舒坦和幸福的感覺,故常被譽為“幸福之石”。象徵溫和聰敏、家庭美滿、夫妻和睦。許多寶石業者宣稱戴上橄欖石可以永保友誼,輕鬆化解人際關係的緊張。
|
|
橄欖石是一種島狀結構矽酸鹽礦物,化學分子式為(Mg,Fe)2[SiO4]。通常由鎂橄欖石(Forsterite Mg2SiO4)與鐵橄欖石(Fayalite Fe2SiO4)混合組成。屬斜方晶系。晶體形態常呈短柱狀,集合體多為不規則粒狀。顏色純鎂橄欖石無色至黃色;純鐵橄欖石則呈綠黃色;氧化時則變褐色或棕色。多為橄欖綠、黃綠、金黃綠或祖母綠色。油脂光澤,透明。折光率1.654-1.690,雙折射率0.035-0.038,因此在放大鏡底下,切割的橄欖石底部會有雙重的陰影面。多色性不明顯,色散0.020。硬度6.5-7.0,比重3.27-3.48。具貝殼狀斷口,韌性較差,極易出現裂紋。最相似橄欖石的礦物是硼鋁鎂石(Sinhalite),這是一種斜方晶系的棕黃或綠褐色的礦物,成分是MgAlBO4。它的比重是3.47至3.49,折光率的低、中、高值分別是1.668、1.699及1.707。馳名全球的大英博物館曾經誤認一顆硼鋁鎂石為橄欖石。這種寶石產在斯里蘭卡和緬甸。 |
橄欖石是一種相當常見的造岩礦物,也是岩漿結晶時最早形成的礦物之一,多見於輝長岩、玄武岩和橄欖岩之類的暗色基性或超基性火成岩_成為附屬礦物或成為主要礦物。共生礦物有鈣斜長石和輝石。
|
|
【世界知名橄欖石】 世界上最大的一顆寶石級橄欖石產於紅海的扎巴賈德島,重319克拉,現存於美國華盛頓Smithsonian Institution博物館。大陸河北省張家口萬全縣大馬坪發現的橄欖石,重量236.5克拉,取名為“華北之星”,是中國最大顆的橄欖石。另外在倫敦的地質博物館有一顆146克拉重正方形祖母綠切割深綠色的橄欖石,它來自於Zeberg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