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18 14:18:53Halley

荷蘭留學的分享(轉)

Universiteit van Amsterdam, MSc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鄭百評

改變看世界的角度

你是否曾注意到,在台灣看見的世界地圖,中國一定是四平八穩地坐在世界的中央,來到荷蘭,看見他們的世界地圖,放在地圖中心的,變成了歐洲。
原來,人在不同地方,看世界的角度也會不一樣,對我而言,在阿姆斯特丹求學的日子,生活上我體驗了另一種哲學,學業上我認識了另一個層次的思考方式,也見識不一樣的工作形態,眼界的開展,肯定是最大的收穫。走一趟荷蘭,如果還把舊的習慣和作風打包帶去,很可能錯過許多文化刺激。
兩年歐遊生活苦樂參半,一路走來,受到其他留學生、當地學生、僑胞等眾人的幫助不計其數,心上無限感激,不敢提供什麼建言,能將自己一點主觀的感想與大家簡短分享,也是一種福氣,希望能給有心留學荷蘭的人一些參考。

沒有什麼是一定的
在荷蘭,任何事情都有談判的空間,不要把第一個「不」當成是「不可能」,再試一下,很可能會有不同結果。舉凡:銀行開戶規矩很多,但不是不能通融;報告截止日期可以協調,考試成績不滿意也可以向老師爭取,通常只會加分,不會扣分,曾有台灣學生從6分多吵成9分,投資報酬率不小呀!

與學校打交道
留學生對學校溝通的主要管道是透過program manager, 或study advisor,但是Student Center也可以協助處理一般的註冊、居留、打工、獎學金資訊、心理諮商、求助、法律諮詢等事務。

平等原則
你跟教授是平等的,侍應生跟你也是平等的。所以,你上館子的時候,不要期待侍應生會對你鞠躬哈腰堆笑臉,你也會發現荷蘭教授跟台灣教授很不一樣,他們不會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相反地,你會發現他們樂於在下課後,跟學生出去喝一杯、閒抬槓,不過也不要因此失去戒心,如果超出師生界限的行為,必須盡早明確拒絕。

不要害怕嘗試,不要害怕出糗
害怕容易讓人畫地自限,我剛到的時候什麼都怕,錯過了很多體驗的機會,反而很羨慕那些什麼都不怕的人,他們的遺憾會比較少。

不要太逞強,也不要害怕示弱
勇於示弱的人,比較容易獲得協助和資源,有時候承認自己力有未逮,也是一種成長。

把握時間玩
一年的時間其實很短,所以有機會一定要出去玩。相信我,書,是一定唸不完的,而且絕大多數讀過的東西都會忘記,但是打開後的眼界,改變了我今天看世界的角度。

阿姆斯特丹可能是全歐洲最接近台北的城市,在這裡的中國城幾乎可以找到所有想念的家鄉味。而阿姆斯特丹大學是一所370年的老學校,難免有些官僚作風,行政效率也比較差,因此該站出來的時候,就要勇於爭取自己的權益。坦白說,學校提供給國際學生的支持較少,比如說,校方組織的許多針對如何上台簡報、如何寫論文等工作坊都是針對荷蘭學生的,沒有開給國際學生的,但時代在變,也許再過兩年就會有了也不一定。

在荷蘭的時候,覺得台灣的生活像是前生的記憶,回到台灣以後,又覺得荷蘭的一切像是一場夢。祝願所有到荷蘭留學的台灣人,都能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