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10 00:53:45pia

【Movie】培育第二個李安? 然後呢...






奧斯卡揭曉,李安拿下小金人,如同潮汐般,國內又掀起了一股振興國片的熱潮,什麼時候潮水又會悄悄退去我不知道。新聞標題聳動寫著『新聞局將砸五億,培育第二個李安』。然後呢?像這樣子的宣言在台灣電影低迷的數年來,可能出現的次數比拍的電影還要多。台灣電影真的要靠政府翻身嗎?沒有創意人才?沒有觀眾?找不到願意上映的戲院?國片很難看還是國片很難看懂?你最近幾年有花錢進電影院看國片嗎?你居然去看國片喔?

 今晚走進西門町真善美戲院看『英勇戰士俏姑娘』,上映不到數天,據說反正也是賣不好,導演瞿友寧更是大方的開放讓觀眾進戲院免費看,我想要知道,到底有多少人知道這部電影?樓下誠品116的樑柱上滿滿都是『國士無雙』的海報,我跟朋友為國片這樣難得的大手筆的宣傳感到訝異與佩服,同時在心裡偷偷嘆氣:我們的國片還要這樣單打獨鬥撐多久。曾幾何時在台灣,選擇要拍電影的人,同時扮演著勇氣可嘉以及可憐的傻子兩種角色。就像許多父母會告誡小孩當藝術家小心沒飯吃一樣,當一個年輕人充滿夢想的說著:我以後要去拍電影,換來的是多少充滿懷疑的眼神。在我出生的這個地方,電影是有勇氣的人拍的、是名導拍的。

 針對第一段末尾的數個問題,台灣電影當然不能只靠政府翻身(應該說只靠政府我想絕對翻不了身);台灣絕對不缺創意人才;國片好壞或好不好懂,與觀眾是否會走進戲院沒有絕對的關係。數年前有部國片叫做『雙瞳』,為新力哥倫比亞來台投資的影片,印象中影片賣座,成績斐然,電影好壞各有評價。但我還記得我拿到的宣傳DM是一本厚厚的『書』,當時廣告鋪天蓋地而來,想不知道這部片都很難。是的,大家都說這是一個電影成功行銷的案例,相較於台灣幾個窮的苦哈哈的小型電影公司,挾帶著雄厚資本實力的美國八大投資影片,輕而易舉的顛覆了大家對於國片的宣傳印象。而這,卻是少數幾個台灣電影不靠『得獎』、『入圍』、『名導』等報導宣傳的例子。

 電影最早是個實驗,爾後成了娛樂大眾的產物,漸漸的有些電影進入藝術的殿堂。大家都知道好萊塢是美國『電影工業』發展的重鎮,確實就像是工廠般,每年不停的量產量產,猜測著市場的需求、配合著商業的考量,美國八大影業,漸漸的蔓延到了全世界。日本電影發展也不可小覷,早期的日本電影甚至影響了台灣台語片的發展,至今日本本國電影仍然有相當的票房實力,東映、東寶、松竹等幾大電影公司也是你我耳熟能詳的名字。香港,不用多說,即使這幾年票房下滑,港片仍然維持一定的量產,你看英皇的藝人一年要拍幾部電影?香港的電影公司或是向外尋求資金,或是向內地尋求合作,都曾有亮眼的表現。再舉個例子,印度,或許前兩年我們還很陌生,但是全球掀起的寶萊塢熱,讓我們看到印度電影量產以及市場的雄厚實力,就算不是國際影展得獎常客又如何,寶萊塢的華麗完全不受影響。當然還有近幾年來崛起的韓國,我不清楚韓國國內的娛樂產業情形,或許有人會說韓國電影的成功是靠該政府大力推動以及愛國民族性使然(?!),但顯然這並非全部的理由,我會再努力去好好研究。

 其實台灣電影也是有過量產時期的,那時候看國片可不是件稀奇的事。在我七年級生的小時記憶裡,朱延平跟成龍搶著上春節賀歲檔可是熱熱鬧鬧上新聞。不過在更早以前,就在我爹娘那個時代,台語片的盛行一時,有些資深藝人可是拍過上百部的台語片,當然還有現在常被拿來說嘴的驚人典範,所謂『梁祝的萬人空巷』這件事。我沒有參與過那個時代,但我想那時候的國片是龐大娛樂產業下的量產的商品,如同今日的美國、日本、印度和香港。

  而現今台灣的娛樂產業在哪裡?屬於電影的工業在哪裡?曾經風光的中影不再,只靠我們的政府散發的補助金、只靠導演製片賣房子押車子、靠著得獎的名氣得以拍下一部片?也許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完整的娛樂電影產業,讓台灣電影有量產的可能,讓國片的行銷不再虛弱無力,讓拍電影不再是一件沒飯吃的事,讓看國片不再是莫名奇妙的事。一部電影賣不賣座,在這個時代裡頭,跟實力沒有絕對的關係。讓台灣的電影在國際上發光發熱是很令國人感到驕傲的事;同樣的,讓國片賣出去,絕對不是靠一個李安、兩個李安就可以。要找回的,是國片可能的市場商機,應該得到的資金,重新讓台灣電影成為國人的娛樂的一環,甚至,對我來說,是就業的一種普通的可能。

(以上為我的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不吝賜教。)  
pia 2006-11-14 09:29:33

你好

國片真的是個很大的問題...大哉問....

我也有去你那邊喔!

我不老 阿倫 , 2006-11-02 21:02:50

我覺得你的觀點很對
現在的國片很難在一輪電影院上映
如果要讓大家注意到就必須要大量的宣傳
而大量的宣傳下就需要大量的資金
要大量的宣傳的前提是
內容各種方面必須要佳

歡迎到我台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