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13 16:50:31葉仔

我看《達文西密碼》

1. 一般人的爭論焦點在於耶穌結婚生子的離經叛道。但明眼人一看即可見此書對教會的衝擊比對基督教教義的衝擊要大得多。可以說《達》對教會作出了批判:耶穌照顧被壓迫的人,教會壓迫弱勢的人。書中的故事說教會對女巫的壓迫是由於隱修會和天主教教會之間的戰爭。這固然是小說情節,但這情節卻並非完全憑空杜撰。教會壓迫女巫是確有其事的。女巫其實只是異教徒或所謂異端的女性,教會卻殘殺她們,這完全和耶穌的教導背道而馳。而小說中教會為保守秘密不惜殺人,也正暗喻教會的黑暗。

2. 一般的爭論只限於《達》的故事的是否事實這一個層次。連友人Allen也只著眼於它可是一套合格的歷史理論。但其實既然《達》只是一部小說,我們應該把它看作一個假設,然後看一看這一個假設究竟帶來甚麼意義。(同樣適用於《基督的最後誘惑》)

3. 一個神學或教義的問題:耶穌可否結婚生子?很多教徒可能認為這是瀆聖。但為何耶穌生子就不神聖?他既是人,既為人父,同時救世,有何不何?基督教之所以覺得這是瀆聖,很大程度是由於它對性的負面看法,以其為不潔視之,所以馬利亞是由聖靈感孕,而不是通過性行為而產下耶穌。聖經中還有這類例子,不在此贅。

4. 《達》提出宗教信念/真理有其歷史因素。故事中,羅馬(皇帝奧古斯都)為鞏固政權而統一基督教信仰而選了正統福音,放棄了強調耶穌是人的福音。當中的史料或許有誤,有興趣者可以查證一下。但這裡提出了一點,宗教信念既在歷史長河中出現,自然有其歷史因素,那麼忽略這一點,而把宗教信念視為永恆的真理有否問題?(特別是特多細節,涉及文化原因的教義)

5. 《達》顯然有濃厚的後現代色彩。視抹大拉馬利亞為正統是女性主義的聲音。整個故事是各種史實與傳說的拼貼,歷史的偶然因素影響真理等等都具有後現代主義思想的影子。

6. 耶穌結婚生子反而避開了正統福音的一個困難。在猶太的傳統中,30歲的人也還未結婚是匪夷所思的。福音中,耶穌經常被稱為夫子。猶太語中「夫子」一詞更含有已婚男人之意。
taki 2007-05-23 08:23:00

很喜歡這小說,也喜歡電影,更喜歡當中的一個意念:
現在的聖經是經羅馬教會編撰過,而其實很多宗教的經典都有人為調整,既然如此,再虔誠的信徒都應該有獨立思考,今宗教「導人向善」的宗教發揚,而不是盲目隨書而行。

況且人人對經文的詮釋都不同,最重要的其實是你信什麼和你做什麼,正如Tom Hans在電影結尾時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