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11 16:56:12Dumb Familiar

梅枝町小評

梅枝町    作者:趙天儀

 在梅枝町 有我童年的老家
 是一座古老的中藥房
 對面是二四番的巷子
 隔鄰是二五番的巷子

 爺爺是個盲醫生
 而祖母該是先生媽
 戰爭中 有妓女的病患者
 有日本兵的病患者
 
 當日本憲兵頭戴戰鬬帽
 腰佩武士刀騎馬出巡的時候
 或者一個伍長
 坐在船型的摩托車出來糾察的時候

 我的眼睛像巷口的那一口
 深井 晶瑩而清澈地
 睜著疑惑而恍然的眼神
 目望著被押走了的兵士
 
 在梅枝町 有我童年的老家
 而昔日的光景已不再
 當霓虹光耀著夜市的繁華
 那已是光復後的竹貢市場哩

  ──收入《閱讀文學地景/新詩卷》

【賞析】

  日據時代,台灣許市城市裡的工商繁榮之地,被日本政府訂名為「町」,如台北市「西門町」。而本詩空間背景在台中市,作者以「在梅枝町 有我童年的老家」切入時光隧道,引領讀者一起回到昔時那「大墩」(台中市舊名)的某街角一景,在那兒,就在「二四番」與「二五番」兩巷之間,有一間中藥房,各式各樣的病患出入,人間百態在此上演,詩人透過他早慧的童年雙眼,看遍許多當時民情。
 
  詩中第二段以「妓女」及「日本兵」引記憶出場,先是蘊釀戰爭氣氛,同時作為第三、四段的伏筆。於是我們跟著詩人看到:憲兵腰佩武士刀騎馬出巡,而伍長坐著船型摩托車出來糾察,然後,大家一起「睜著疑惑而恍然的眼神/目望著被押走了的兵士」,想必平常受盡日本警察官兵高壓統治的百姓,這時,定是夾雜著幸災樂禍的心情,躲在房子裡或巷子內偷看這齣鬧劇吧!

  詩的末段再重覆吟詠「在梅枝町 有我童年的老家」,但昔日景況及人事早已不見,現此時雖依舊熱鬧,但已成為夜市與市場,那有著濃濃古早味的日式之「町」,已在時光與歷史大轉輪的碾壓下,碎成一塊塊等待拼湊的記憶碎片……
 
  另補充一點,詩中以「巷口的那一口深井」比喻詩人小時候「晶瑩而清澈」的眼睛,此巧妙且貼切。


《閱讀文學地景/新詩卷》一書中,
這首我特別喜歡。
這本書選全台灣地誌詩幾十首,
遍各縣市(包括各個離島),
是極好的認識台灣的鄉土教材讀本之一
而以上這詩的評論是我的寫的,有緣參與本書。

這首詩用語平易近人卻精準,不賣弄華麗名詞,
反而是用最普通的字,
勾勒我們所不熟悉的台中市,那個約七十年前,
在台灣仍屬於日本,被日本殖民時,
那些祖父母輩的人生記事,讓我們發思古之幽情,
從而體會飲水思源的道理。

大墩」是台中市的古地名,下次若拜訪台中市,
不妨想像一下日殖時代裡,
那迥異於現今台中市街的文化氛圍吧......
 :)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
(悄悄話) 2011-05-12 11:2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