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7-02 07:52:13peugeot

網際網路對台灣報業型態影響之探討

第一章 緒論

一、研究動機
電信總局表示國內的上網普及率已達全球第二,點出台灣的高網路使用率(2002-11-15/民生報)。根據資策會電子商務應用推廣中心FIND研究組的調查,至2003年第一季,台灣的上網人口已達867萬人(資策會)。台灣上網人口逐年增加,因此在這個新媒體的世界中,增加了新型態的閱聽眾,所帶來的影響不容小覷。
1995年舉辦的第二十八屆世界中文報業協會中指出,現在報業正面臨多方衝擊的時刻,尤其是電子媒體和紙價上揚兩項因素所造成的衝擊最讓人憂心,對中文報業而言,由於近年來中文報業市場逐漸開放,結構與體制的轉變劇烈,市場導向成為主流,另一方面資訊增加,電腦化已開始取代傳統人力的編制,當電子化進入生產的流程中,就必須正視報紙將因電子化的到來而有所改變(1995-11-02/民生報)。報業一方面面對電子化的到來,試圖利用整合的方式將電腦融合入作業流程中,但另一方面面對電腦後的網際網路,這種新型態的媒體,又出現矛盾的窘況。現今媒體大多仰賴廣告的收入以維持營運,因此出現一個新的媒體,傳統報業該抵制他或利用他,從現在狀態來說,大部分的經營者都選擇接納並利用他。這是一個聚合的時代,尤其在網際網路這個低進入門檻的媒體中,匯流的程度更加簡化而容易。
二、 研究目的
近年大環境的因素讓台灣的報業面臨許多不確定處境,網際網路的興起更讓傳統報業走到十字路口,對報業是危機或是轉機尚難以定論,端賴不同經營者面對這個新興媒介時採取不同的因應方式。台灣針對網路和報業型態之間的探討有零散的文章,但由於網路環境時時刻刻都在變動,內容需要更新和綜合才得以獲取最新的討論,本文章試圖整理較接近現在的狀態,並綜合觀點以得出網路與報業型態間的影響。
Willis & Willis(1993:1-2)指出媒體生態正處於一個媒體漩渦(media whirlpool)之中,即傳統印刷媒體與電子媒體的界線正日益模糊,而隨著科技發展而出現的新媒體,已使得各種媒體之間的界線愈來愈難以界定。這個媒體漩渦更因為網際網路的加入戰局,顯得更為複雜(轉引自 周金福,2000)。台灣報業至今已在這個漩渦中經歷數年,本文將從結構面向討論出他們的因應之道,以供瞭解現今的整個態勢。

三、研究問題
由於文章的探討偏重整個產業的型態,因此研究問題的重心放在台灣傳統報業所採取的因應之道,以下三個問題為研究的問題基礎:
(一)紙張與網站的內容型態有何不同?
(二) 產製型態有何改變?
(三)經營型態產生何種改變?

第二章 文獻探討

一、網際網路的特性
有關網際網路的討論,不論在國內或國外都已有相當豐富的文獻,雖然它的出現距今不過短短幾年,會引起如此龐大的反應與他的特性密不可分。Tankard(1998)將網路的特性分成即時性、超文本性、多媒體性、互動性以及擴張新聞版面這五項特性(鄭芳芳,2002),現今的大部分網路特性討論,也從這五點開始出發。吳筱玫(1999)的論點也跟Tankard的說法相似,認為網路媒體的特性有資訊空間無涯、即時性、媒體型態的多樣性、全球化、超文本以及互動關係,相較於Tankard的觀點,吳筱玫多了一個跨越地域的特性,也因為去疆界化的性質,更讓網路所蘊含的潛力有無限可能。
梁定澎(2001)將網路的特性細分成九點:
(一) 即時性 : 網路媒體具有高度的即時性,任何檔案都可以隨時數位化上線,並傳播者和接收者雙方的回饋是即時的。
(二) 互動性 : 打破以往大眾媒介的藩籬,透過網際網路的點對點傳輸,形成了雙方均可相互動作(act)的狀態,具有小眾媒體才有的特性。
(三) 豐富性 : 網路內容具備多媒體平台的性質,以多種方式呈現媒體的性質,根據媒體豐富理論而言,網站內容若越豐富,則資訊混淆就會越低。
(四) 分眾化與個人化 : 網路的設計讓人們在使用媒體時能夠依興趣而分別,並且可依個人的需求給予不同的服務。
(五) 全球與全時性 : 去空間化的特性,使網路在全球通訊中,形成囊括全世界的通訊體系,並且一天中不間斷的提供資訊。
(六) 低通路成本 : 網路的邊際成本低,使用者在購買電腦之後,僅需負擔成本低廉的連線成本就可以進入。
(七) 低進入成本 : 以往要成為媒介的傳送者,必須負擔昂貴的金額和成本去購買設備,但是電腦的特性,讓所有的資料都可以數位化,內容的可複製性高,並且僅需一台桌上型電腦就可以進入這個場域。
(八) 高使用者成本 : 使用者的硬體成本較高,以往的大眾媒介僅需負擔電視或收音機的價錢,而電腦的購買成本則較高,但如今電腦的價格也在慢慢降低。
(九) 高使用者涉入 : 由於使用者在網路上的行為大部分屬於主動搜尋,因此在主動的狀態下,涉入感也會隨之提高,才能隨時知道自己需要什麼資訊以利尋找。
徐美芬(2002)將各類文獻整理統合,認為網際網路的特性可以成四個角度 :
(一) 科技觀點 : 涉入網際網路時,使用者對於硬體以及軟體的需求、網路具備數位化的型態以及超文本的串聯。
(二) 內容觀點 : 討論區中具有多元化以及廣泛性的議題,可針對不同社群的需求,分成多面向的討論區。
(三) 時空觀點 : 網路具備了非同步性以及即時性的傳播特質,因此不論身處何處,都能夠以去地域性的狀態共同互動,空間上有極大的開放性。
(四) 人際觀點 : 在網上互動時,使用者彼此間的溝通包括了主動行為的參予性、具備中介性質的溝通性、去社會線索的匿名性、多重對話的互動性、非線性的傳播方向以及社會臨場感等。
  王家茗(2002)也根據學者的說法,歸納出六項特性 : 
(一) 時間/地理限制的模糊 : 網路讓地理以及時間的差異消失,無國界以及無距離的空間,使用者得以以非同步的狀態得到更多的傳播權力,因此網路雖然具備了即時性,也具備了非同步的特質,使得互動的狀態更有主權。
(二) 互動性
在電腦中介傳播中,互動性被認為是最重要的特徵,因為本來互動的性質應屬於面對面的人際傳播,但出現在網路上時,具有中介性質也產生了互動狀態,促使了傳播者與閱聽人間彼此產生交換的行為。
而傳統的守門人角色也越趨模糊,因為點對點的互動式對談,平台的提供者不能即時的過濾訊息,因此在互動中,守門人的角色趨於管理行為。
(三) 匿名性
在電子佈告欄中,網路上所呈現的只是一個身分,而非真正的實體,因此使用者身處其中可以以隱匿的方式表達,去社會線索讓真實身分得已被建構,難以判別其真偽,因此角色扮演的行為就仰賴這種性質出現。
(四) 超鏈結
文本的表達方式變成片段和區塊,在使用網路時,隨時可因興趣或動機使然,導致非線性閱讀的產生,因此超鏈結所出現的世界,是一種多層次以及相互交合的複雜架構,並出現了超文本的表現方式,多重疊和的組合,讓使用者在瀏覽時,行為是一種從四處搜尋而得的狀態。
(五) 去中心性
網路的架構打破了大眾傳播媒介由上往下的傳遞方式,而是以平行狀態的互通出現點對點的情形,沒有任何一個人宣稱他能主宰網際網路,因此權力不再集中,分散化的特質讓每個人都能成為傳播者。
(六) 多媒體
網際網路具備了多重媒體的性質,在這個平台上可以同時表現出許多媒體的特性,圖像可以和聲音結合,影像可以變成跳躍性的觀賞,豐富度極高,訊息的呈現也出現多樣的媒合。
結合以上的說法,網路集結電視、廣播與報紙的特性之外,還包含了許多三大媒體無法涵蓋的性質。各國的媒體產業現況已朝向聚合之態,跨領域的電子媒體已出現互補的作用,但報紙因為本身的結構特性與電子媒體有異,在整合上也就出現資源無法相互利用的情況。網際網路的出現,讓報紙與電子媒介得以相互交補,其中尤以「電子報」的出現影響最甚,因而在下節概述電子報的性質加以說明。

二、電子報
楊忠川(1996)指出電子報最早在1970年代晚期由Knight-Ridder報業集團測試Viewtron系統,屬於只有文字的電子報,當時造成一些報業與電子媒體的合作,但最後均告失敗,原因主要在於當時消費者的硬體設備的不足、費用太高、使用繁瑣以及政策的不合理,雖然早期這些都是不成功的例子,但可從中窺出端倪,即報業對於電子出版的形式已開始注意。
電子報的型態一直在改變,有開載於電子佈告欄的型態,也有Gopher的純文字形式,最近屬於主流的是網際網路的全球資訊網形式,除了文字之外,還包含了影像與聲音(康乃文,1999),因此很難針對電子報下明確的定義,但可由傳播的硬體和形式得知,電子報是利用電腦透過幹線所傳輸的資訊。台灣目前所採取的定義大多用美國「密斯克研究中心」(Misc Research Center)的定義:在電腦資訊網路上刊行,會在一到七天內更新資料的新聞資訊服務,洪懿妍(1997)認為以台灣的發展而言,可將其定義為「經由特定單位蒐集、編輯,利用電腦網路的文字或圖形介面為基礎,提供新聞性資訊服務的電子刊物,新聞內容原則一天至七天更新一次」。前者的定義較為廣泛,後者則較偏向由企業主導新聞發行的定義,具有特定單位,如中時與聯合。
電子報相關研究在台灣散見於各處,較近期的有周金福(2000)針對台灣電子報線上記者新聞價值判斷的研究;陳慶鴻(2002)研究電子報廣告呈現方式對廣告效果之影響;李胤儀(2002)對電子報閱聽人生活型態及閱讀行為的研究;鄭芳芳(2002)網路科技在中時和聯合報團的應用發展;陳俊廷(2002)研究電子報的瀏覽行為;黃瑞斌(2001)對電子報總覽目錄與結構知識的研究對瀏覽行為影響;鄭安授(2001)研究交大學生的電子報瀏覽行為;謝依君(1999)研究電子報的新聞介面;李秀珠 等(2002)研究新科技的新聞內容區為對台灣媒體的影響;羅美玲(1998)對電子報的讀者動機進行研究;吳筱玫(1999)探討電子報對傳統媒體的衝擊;楊忠川 等(2001)研究台灣報業從業人員對電子報的態度研究; 張郁蔚(1997)探討電子報的發展與使用等人的文獻。
台灣最早的網路電子報是1995年七月中國時報所推出的「中時報系全球資訊網」,1999年時聯合報與自由時報也紛紛推出線上電子報(楊忠川 等,2001),國內外的學者均對電子報抱持樂觀的態度,但這些觀點卻都缺乏實際的考量,以致影響後起之者的失敗,明日報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現有的研究顯示,電子報並不會完全取代現有的印刷報紙(洪懿妍,1997;吳永吉 等,1999;許靜宜 等,2000;王瑞之,1997),雖然各方面的資料都顯示電子報的成長很快,但研究也說明了這個環境其實尚須仰賴硬體設備的配合。

三、報業型態
台灣目前的相關文獻大多針對報禁解除後的發展以及新科技對報業造成的影響進行探討,相關的文獻並不多,主要有傅旋(2002)研究發現,從記者前端工作來看,網路引入後,主要在於傳遞稿件、資料管道的改變,以及查詢資料方式與新聞線索搜尋來源的變化;其中,在找尋新聞資料上,網路科技可說是完全改變了以往記者們必須大量依靠資料室、圖書館等資訊尋求管道,而可藉由網路獲得各種訊息。另外,在編輯後端作業上,則主要是在於整體編務流程的網路化,使編輯作業環境徹底改變,成為全面電腦連線上作業。謝慧鈴(2001)對報業電子化過程中,中時與聯合的在職訓練,指出兩報系中電子報對編輯的能力要求條件與過去報紙編輯不同,注重新聞專業也強調網頁處理技巧,平面報紙編輯順應網路化必須再加強熟悉電腦網路相關能力;雖然兩報系已積極進行網路電子化多年,報紙編輯也感受到科技變革的威脅感,但是幫助報紙編輯適應電子化的訓練付之闕如,平面報紙編輯對電子化網路相關訓練有積極參加的意願,普遍反映目前設方所提供的相關訓練並不足以滿足他們的需求。李彪(1999)中時媒體產業結構與報業策略管理,應電子科技的進步,網路傳播已成為重要的資訊交流和各行各業運用交易的工具。新興的媒體產業除掌握傳播媒體的即時傳播功能外,又因能提供超越時空、無遠弗屆的資訊資源得與電子商務結合,此提供給業者的不僅是商機,同時也加強業者轉型之急迫性。
平秀琳(1994)分析台灣的報業組織經濟,發現組織規模越大,通路的垂直整合程度及控制能力較高。呂傑華(1998)針對報禁解除十年中,台灣報業生態和發展趨勢做論述,蘇蘅 等(2000)以市場導向新聞學的概念和特質,解讀報業從民國77年到88年之間台灣主要報紙的調整。張文強(1998)以組織理論分析報業產業結構,發現現代報業系統屬於高度科層,對專業的新聞運作並無助益。
台灣報業型態具有歷史特殊性,因此在發展的討論上也就側重於解禁後的生態面和面對新科技的實際面,解禁後的大環境丕變,一方面對出版品的政策鬆綁,另一方面解除動員戡亂時期,經濟在民主化競爭力強化,國民年所得增加,對新事物的需求也就接連上升。新傳播科技輸入台灣,應用在報紙產製流程上,因此解禁與網路興起具有臍帶關係。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研究的方式採取次級資料分析,主要從四個面向出發討論:
(一)傳統報業結構:網際網路尚未產生影響前,台灣的報業環境結構為何?
(二)網路與紙張的差異:網路雖然是一個新興媒體,各方對他的評價也十分樂觀,但台灣的許多研究均指出此時網路出版仍無法取代實體出版,此面向針對兩種媒介的優劣勢加以討論。
(三) 產製結構的改變:從紙張跨足到網路,由於兩者本質的不同,流程有何 差異?
(四) 傳統報業採取的因應之道:台灣報業在網路盛行之後,採取的應變措施為何?整個組織有何改變?

第四章 資料分析

一、傳統報業結構
張文強(1998)針對傳統報業的組織作分析,認為他具有兩項特徵:
(一)高度垂直整合
報紙是一種高度整合的行業,從編輯部門到新聞採訪,從印製部門的報紙印刷到最後部門的發行工作,從業務部門的廣告到行銷,這些部門呈現高度整合的狀態。這之間的許多部門都可一一支解出來,形成功能各異的公司,因此可發現台灣的報業型態屬於完全整合的結構,融合到單一組織進行工作。
這些整合屬於高度垂直的形式,有助於減低繁瑣的製作流程,固定機械的購入必須增加工作量才能得到最大利益,因此也促使晚報的產生。由於制式流程的特性,使得傳統報業必須每天完成至少一份的印刷,因為報紙內容具有汰換性,也無法存貨保留,控管上就必須更加嚴密。
另一方面也因為固定的時間出報,部門必須相互配合,因而在新聞截稿時間、印製完成時間、發行配銷時間之間要有高度的連結,也因為此種特性,讓內容受限於紙張與印刷的時間限制中。
(二)機械科層構形
科層組織的出現具有歷史因素,由於在十八世紀的報業尚屬於定期出版的印刷品,以評論和廣告居多,並沒有記者的編制,也就沒有所謂的新聞專業,報紙屬於商業印刷品,報社則屬於印刷公司。而後的部門屬於附加的形式,核心架構仍屬於以印刷為主的組織,因此現今的報業其實就是印刷業的變形,本質上仍屬於製造業,並非以新聞和記者為主體,所謂的專業意理也是依市場合組之需求所得。因此現今的報社其實就是收編其他部門的組成,仍以經營舊有構形的方式進行管理。
Lacy(1993)認為科技和政府的管制會造成市場的障礙(轉引自 廖錦清,1999),由於科技發展關係到固定成本,發展時報團有能力大量購買快速印刷機以及電腦,相較於小報社,市場將出現淘汰的現象,資本額較低的報業將被排除,台灣的傳統報業市場因而形成大者恆大的結構。
呂傑華(1998)發現台灣的政經結構變動影響報業甚鉅,認為經濟發展產生四個重要結果:
(一)財團涉足傳播事業,改變報業市場結構:在自由經濟的媒體生態中,會出現排擠效應,使得財力雄厚的企業體才有能力經營,客觀條件的限制下,造成弱勢團體無法發聲。
(二)媒體工會組織產生,爭取員工福祉與新聞自主權:新聞室具有社會控制,因此記者與編輯在報社政策下,經常會失去自主性和專業性,經濟發展帶來更多的競爭,也伴隨著民主制度的成長前進,但台灣的媒體工會腳步仍有待加速。因為工會主要重視從業人員的「物質權力」,卻對專業素養的建立缺乏共識。
(三)廣告競爭激烈,影響報業收益及新聞內容取向:國民所得的增加、物價穩定和經濟發展造成購買能力的增加,廣告主投資大量金額以求消費回饋。報紙為了生存以及營利,對廣告內容不加篩選;另一方面在內容的製作上也出現煽色腥的狀態。Meyer(1987)認為市場導向能提供讀者和觀眾比過去更好的服務,是一種民主化機制(轉引自 蘇蘅 等,2000),但卻忽略了公眾力以以及通俗化所可能造成讀者主體性的喪失。
( 四)專業報紙尋獲市場利基,乘勢興起:社會多元發展,造成讀者需求日益分眾,也讓報紙內容分工越趨細密。重視個人切身的相關資訊和感興趣之物。除了專業性報紙之外,綜合性報紙也增添版面已供應讀者的需求,避免讀者群流失。
台灣報業結構轉化成企業化的經營,以印刷為核心出發,至今成為龐大的媒介機械,運作屬於高度垂直的部門相互合作,並且屬於進入障礙高的市場。黃志全認為平面媒體的流程從資訊蒐集、採訪、撰稿到印刷,記者從第一現場採訪到報紙印製完成的時間相當真空(轉引自 曾曉薇,2000)。
Understood & Stamm(1992)認為當財團或公司組織控制所有權的現象越多,則利潤壓力就會接踵而至,以市場為導向就是為了因應報紙發行量下跌和新科技的首要策略,Bagby(1991)指出報紙此時就出現「對讀者友善」的概念(轉引自 蘇蘅 等,2000)。因此分眾化、個人化以及大眾化成為報紙內容的首要重點。報業的經營方式已經由以往”文化媒體的堅持”的被動心態轉換成”市場行銷導向”的主動出擊(朱國良,2000)。

二、網路與紙張的差異
網路與紙張因特性的不同,所出現的優缺點也會不同,以下試圖釐清台灣報業運用在網路與紙張的差異:
(一)網路
曾曉薇(2000)從價值鍊的角度觀看電子報的特性,記者從採訪到晚上寫稿之間,可寫簡要的短訊,而且新聞可以接續報導,相較於平面媒體要等到第二天才能見到完整深度的分析,電子報從半成品到成品之間對閱聽人而言均是訊息,在新聞的即時性與數量方面,給予讀者更好的服務。
王瑞之(1997)寫到網路之於傳統媒體的優勢在於他具有即時性、方便性、互動性以及多媒體。製作容易、人手精簡與專業發送機制的推出,解決了傳統最困難的發行通路問題(張詠,1999,頁23)。康乃文(1999)也指出電子報的優點在於呈現的方式多媒體、資料隨時更新、環保概念的提升、產製方式迅速且直接、減少報社的庫存成本、互動性高和去地域限制。平秀琳(1995)則認為「互動」是電子報的最大優勢。
鄭芳芳(2002)的研究顯示台灣由平面轉戰網路空間的網站內容,即時性與互動性是主要的訴求,其中的考量在於成本和營收關係,因此屬於獲利空間較小的網路科技功能,如多媒體、空間性與超鏈結都被忽略。所以雖然網路的特性擁有平面沒有的優勢,但台灣的報社卻因經濟因素而無法建制。而所謂的互動性,雖然較平面媒體來得有回應,但實際上仍是屬於論壇方式經營,並沒有即時的互動。
鄭安授(2001)指出雖然網路電子報的發展時間並不算長,但在數量上有相當的擴增,在內容上也朝向個人化發展。傳統報社業者,都藉由網路會員登錄來蒐集使用者基本資料,也透過使用者直接註冊其感興趣的主題(topics)或關鍵字(keywords)來瞭解使用者偏好(user preferences),以進一步提供個人化的新聞資訊。網路讓報社取得讀者的個人資料更加簡易,這是傳統紙張因單向傳輸難以達成的目標。中時電子報與聯合新聞網現在均朝虛擬社群的拓展進行,一方面得以獲取使用者的基本資料,另一方面是用來與廣告主談價錢的籌碼。
網路是一種媒介,需要配合硬體電腦設備才能使用,也因為如此,現今大多數的人使用電腦螢幕閱讀網路內容時,就會出現閱讀習慣的問題。Knight-Ridder國際設計實驗室的新聞編輯Teresa Martin表示:「線上新聞是個熱門的話題,所有的報紙都比必須走過的一個里程碑,目前仍然屬於過渡時期。」,一個最大的考慮是缺乏攜帶性,這一點難以說服客戶放棄報紙(朱銀宗 譯,1995)。王瑞之(1997)提出90度的臨界點討論身體的狀態,認為人在閱讀報紙實屬於輕鬆自然的狀態,身體並不會受到太大的限制,但若使用電腦,則與電腦螢幕的傾斜角度小於90度,不符合人體工學的要求。
(二)紙張
紐約的Hearst New Media Center經理Mark Samis說:「人們總希望能拿到真正的報紙,假如我閱讀一份真正的報紙,那麼我可以仔細地瀏覽它。人們喜愛把報紙拿在手上,因此他能夠看到許多資訊,包含他不感興趣的任何資訊。」。(朱銀宗 譯,1995),康乃文(1999)則認為紙張之於電子報的優勢在於可隨時翻閱、操作容易、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介面簡便。但他也提出缺點為有地區和距離的限制、互動性低、即時性低、發行的成本龐大、設備投資額昂貴。
滕儒恩(1996)認為傳統報業面對網際網路的到來,凸顯了以往隱性的缺失,提出了六項面向:
1. 單向訊息傳播:由於傳統報紙以紙張做為媒介,印刷機做為工具,在新聞的產製上必須先經過記者的撰稿,編輯的守門以及最後的印出,這些都屬於單向的輸出,讀者唯一具有回饋的方是就是讀者投書,但讀者投書的狀態往往又再次經過層層守門,因此訊息的傳達相當單向。
2. 非即時性:上述的種種過程都成為產製的流程,是必須而固定的操作,因此最終報紙的呈現也就成為定時的刊物,無法將訊息即時傳達。
3. 地域限制:無法完全劃分地區新聞。
4. 無法進行直接合法交易:報紙的廣告每天充斥五花八門的類別,內容形式無法有效約束,讀者接由報紙廣告媒介商品,如發生受騙或其他不良結果,將斲傷本身的公信力。
5. 資訊儲存查詢不易:礙於紙張的限制,讓讀者在搜尋資訊時產生複雜而繁瑣的手續,資料庫的建檔耗費空間和人力。
6. 沒有環保概念
網路媒體的資源運用與印刷媒體息息相關,如能加以適當運用,一方面可增添內容的豐富度,另一方面省去許多費用的支出。中國時報整合旗下的媒體事業,以即時新聞串連的方式,隨時更新,而後再將即時新聞篩選成以紙張做為媒介的報紙新聞,聯合新聞網也整合旗下的媒體事業,並將以往的資料建檔,成為龐大的新聞資料庫,利用付費的型態以供檢索(曾曉薇,2000)。但是台灣的報業結構屬於市場導向,因此在許多設計上都因為成本考量,無法發揮網路的本身具有的特性,最終僅有即時性與互動性較為凸顯。但在去疆界的性質上,仍克服紙張本身的實體侷限,得以發送到每個訂戶的電子郵件信箱。

三、產製結構
張宏源(1999)認為網際網路對產製方面產生了以下的影響:
(一)精選精編,減少爛稿:雖然電子報所擁有的空間,可容納更多具有新聞價
值的新聞,但在新聞內容及標題製作要精簡、明確的狀況下,精選精編可
減少稿件浮濫,也可提升新聞品質。一般報紙去除副刊不論,精選精編後
大概不滿四大張(新聞鏡,346 期)。
(二)資料庫的建構,超越傳統分類限制:報社將歷年所報導的新聞、圖片數位
化儲存,且製作成資料庫的形式。經由資料庫的建構可使資料易於分析比
較,且較於傳統的分類上較具彈性,不易受限於分類名目。
(三)降低紙張需求做到環保:藉著電子傳輸,可減少紙張及彩印的需求,響應
環保減少污染。
曾曉薇(2000)指出網路作業縮短了傳統媒體的冗長流程,許多任務採取責任分工,每項職務各司其職,因此以往高度的垂直整合流程,在網路空間中有了扁平化的趨勢,不需層層向上呈報,主管只決策大的方向,其他的部分權力下放,屬於獨立協調的工作型態。
而聯合報系月刊(1999)五月號指出電子報對台灣新聞產製與專業的影響包括有(轉引自 謝慧鈴,2000):
(一) 守門過程變得粗糙。
(二) 某些網站內容常成為重要線索,且此線索消息來源經常不明(彭慧明,2001)。
(三) 網站消息查證較以往困難(同上)。
(四) 網路公私論域不分,影響媒體判斷。
(五) 電子報難以對其網站上的資訊負責。
(六) 超文本將影響新聞的呈現與真實建構的方式。
(七)互動使媒體與受眾之間主從關係改變,閱聽人可以是新聞內容的加工者。
台灣報業組織現今均引進企業網路(intranet),讓編務自動化,建立圖文資料庫,使資料能更有效地被儲存、尋取、分析、傳遞與取用,提昇工作效率(張寶芳,1999)。內部人員的溝通更為方便與快速,增加聯繫,並減少人為的疏失。
美國的Jonesboro印刷廠每週印製東南部版的Newsweek時,透過衛星與該報在華盛頓的辦公室相連線,將數據資料透過網路傳達到當地的編輯室,該公司的負責人Gordon說這就如同利用傳真在傳軟片的影像一樣(朱銀宗 譯,1995)。台灣報業也逐漸轉型,利用網路的傳輸功能將圖片與文字傳到地方區域編輯室,消除空間與時間的障礙,省去趕夜車運送版面網片的時間與金錢。
在內部的作業流程上,部門與部門之間的連結緊密,訊息可經由網路即時送達,人員不需在各樓層走動,Intranet成為組織內部的重要傳輸管道。外部的傳輸作業上,由於以往礙於距離的限制,訊息經常無法即時傳送給其他區域,造成新聞時效性不足以及浪費交通費。但藉由網路當媒介,時間與空間已不再是限制,無論是哪個城市,只要連接網際網路,就可馬上接收資料並印出,完成Just-in –time的出版。當資料成為數位形式時,資料庫的檢索也伴隨而來,去除了紙張的實體空間儲藏室(morgue),硬碟內的資訊讓工作人員在尋求資料時更加快速,新聞上線的速度也隨之增加。
報導的時效性講求即時,讓新聞從業人員在報導時就必須顧及最新和最快,但搶先的結果通常會出現未經查證的錯誤。其次為了時效性和全球性,記者通常會在網路上尋求消息來源,但這些網站資訊記者卻無法查明真偽,造成引用的內容經常是第二手、第三首或偽造的訊息。

四、報業經營結構
1996年底,當時上網人口僅有六十萬,到現在2003年三月,上網人口已達867萬人(資策會網站),IDL的Martin:「我們正跨越一個新的時代,連小孩子都難以想像沒有電腦的世界會是怎樣,因為電子資訊對他們而言已經是天經地義的東西…大多數的新科技歷經上下兩代就會被大眾接受,而我們現在正處於新媒體的第一代。不正視傳統新聞市場所發生的變化,沒有立即採取行動的人,將永遠也做不到生意。」(朱銀宗 譯,1995)。銘傳大學針對大傳系3-4年級學生「平常新聞取得來源」的調查顯示,網路是僅次於電視以及報紙之後的媒體,僅差報紙0.1個百分比(動腦294期,頁32)。網路已成為現代生活的必需品,這是股不得不的趨勢,也迫使傳統報業必須採取因應的方式。
1995年7月中時電子報成立,1999年7月,聯合新聞網上線,從中時電子報成立之初對網路低成本、低風險的投資,到聯合新聞網上線時,市場結構已完全不同。目前網路的經營者眾多,要從中獲取利潤,就必須在行銷、人力成本、編制擴充與硬體設備上挹注大量資金(曾曉薇,2000)。
1996年4月29日美國華爾街日報創辦全球最大的電子報付費網站MSJ.com,至1999年止,付費的會員超過35萬,分佈在50個國家,電子出版事業在1998年創造4億美元的營業額,佔道瓊集團收入的20%。它成功的經營策略有三,第一是使用者付費,提供具有價值的內容以吸引客戶付費,內容導向驅力;第二是強調個人化與焦點化的即時新聞提供,讓客戶不但能隨時掌握財經動態,更能在瀏覽時馬上就得到本身所欲尋求的資訊;第三持續進行流程的改造,尋求最能滿除使用者的運作流程與方法。而它三個重要的行銷手法,廣大讓使欲者知道他的存在,第一是與傳統通路進行策略聯盟,第二為在網路上進行電子化策略聯盟,第三則是利用傳統廣告媒體,擴大網站的品牌知名度(林瑞唐,2000)。目前以台灣報業在網路上的發展型態而言,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均採MSJ.com的模式進行。
曾曉薇(2000)認為網路在內容上具有平面媒體所能提供的豐富資訊,並且節省許多人力配置及印製成本;而平面媒體則為電子媒體造勢,雙方互蒙其利。劉一賜(1999)文中指出中時與聯合均利用的媒體優勢,發動平面宣傳。1999年八月,中時報系的人力萬象網開站,在八月三十號的中國時報就特別加印一大張四個版的報紙全面介紹它,並在皆下來的每天均在分類廣告欄上看到他的活動稿;聯合報則在1999年九月十四日的聯合報與九月十五號的民生報,以頭版的方式報導其網站對外服務的消息。因此傳統媒體對於電子媒體的行銷,具有加成效果。
中國時報在1998年正式將中時電子報變身成中時網路集團,1998年4月擠進全球一百大和排名第22位的電子報,1999年4月16號中時電子報成為綜合型的內容網站,包含娛樂、科技、理財、生活、旅遊、兒童、電子賀卡、電子商務與分類廣告,加上原本的電子報,總共十類型的頻道,並在2001年1月成立「全方位數位化的資料庫行銷公司」的中網互動行銷,二月成立自中國時報廣告部企畫組獨立出來的整合行銷公司。除了本業之外,中國時報往網路發展的企圖相當明顯,形成多角化經營,將媒體整合和行銷資源整合放在首要位置。(習賢德,1999;(動腦298期,頁22-24),雖然至今網站內容歷經許多改版,但大抵已確定它已走向多元化的內容網站,除了旗艦頻道電子報運用平面媒體的資源,其他頻道均自平面組織獨立出來,成為新的部門。
資料庫的層次,中時將它規劃成三大類型資料庫,包括多媒體資料、新聞資料庫與財經資料庫,並發展資料幾所系統以完整電子化作業(鄭維雄,1997),現在的資料庫檢索更加多元,說明使用者對資料尋求的需求度高。
聯合報也積極拓展網路事業版圖,以網路發展為重心(動腦298期,頁24)。聯合報網路化的大方向其先決條件是:1.重整報系內部資訊單位與資訊人員,從印前整合導向改為資訊服務導向,或兩者並重。2.儘速完成內部生產流程、管
理流程,尤其資訊流程的合理化及網路化。3.編採部門的產出,要把網路出版視
為和傳統報紙一樣重要的產品(易行,2000)。2000 年3 月16 日將網路事業獨立成公司,以1 億5 千萬元股本,成立聯合線上公司(udn.com),做為報系網路事業的控股公司,第一個轉投資案,即是3月底問世的人力資源網─人事線上(udnjob)。當時網站每天的pageview 已達320 萬至370 萬頁(陳珮雯,2000)。由於「聯合新聞網」將本身定位為網路事業體,而不僅是旗下平面媒體的延伸,因此網站內容許多均有別於平面素材,自行開發消息,若是從平面媒體複製的新聞,也會經過重新改寫(習賢德,1999)。並且注重資料庫的建檔,一方面供應增料庫給內部人員查詢,另一方面向體制外的人索取資料檢索費用,成為除了廣告之外的第二大收入。
自由時報面對網路的到來,並沒有擴大網路版圖的跡象,仍以母公司聯邦集團所經營的銀行和房地產為主業,對於平面媒體的經營屬於副業(動腦298期,頁24)。
李秀珠 等(2002)發現報紙與電子報的內容區為重疊度最高,因為台灣大部分的平面媒體轉戰網路時,都原封不動複製內容,造成兩者區重疊度高。理應會造成使用者的流失,中時電子報剛開始也擔心網路新聞將衝擊傳統媒體,因此將每日新聞首版的上線時間訂在早上八點,亦即零售報販賣高峰過後的時間,經過依段時間之後發現,兩者的抵觸之處並不大(曾曉薇,2000),為何沒有發生排擠效應,原因應仍在閱讀習慣和硬體設備兩個因素上。
人力銀行的興起,也造成報紙分類廣告磁吸效應。104人力銀行總經理楊基寬指出,至少有20%的人事廣告流至線上(轉引自 動腦303期,頁52)。中時與聯合為了因應此種情況,也自行成立人力萬象網和人事線上(udnjob.com),並且朝向發展內容網站、虛擬社群和電子商務的型態進行(曾曉薇,2000)
鄭芳芳(2002)發現雖然兩大報各自獨立網路事業體,但由於制度上資源配置的不周全,原本應該合作的兩者卻出現資源相互搶奪的現象。表面上看具有策略聯盟的關係,實際上確有許多的不確定性關係。
綜合以上資料可發現台灣三大報的結構均因網際網路的到來而有所改變,其中尤以中時與聯合最甚,將網路獨立成事業體,並將觸角拓展到電子商務層級。從原本單純的平面出版營運,到現今多媒體、多方位的經營,網路帶來的商機,是促使報業擴展的主因,但由於網路商機的未來在台灣尚屬模糊狀態,因此對網站的經營策略也就出現不明確和保守,內容與型態經常變動,造成制度上的混亂以及與母集團的連結不良。

第五章 結論
總結以上的分析,台灣報業在傳統的平面內容以及新興的網路內容型態相當類似。以功能介面而言,紙張的使用簡便,但若要搜定主題則網路快速;內文均利用平面媒體的資源複製到網站上,兩者的重疊度相當高,但因有些屬於即時新聞,因此在守門的過程出現不嚴謹的狀態,會在而後轉成紙張形式的內容時被修正,因此傳統報業的可信度較高。
中時與聯合的網站設計注重即時性,其次是互動性,其餘的網路特性則較不彰顯,因為若要凸顯網路的其他性質,就必須增加專業的人才以強化內容,但因為市場因素考量,兩大報均不願將大量資金挹注其中,使得兩種媒體無法依特性做出有效的市場區隔。
產製結構的改變則出現快速和效率,內部的部門環環相扣,資料利用網路傳送可減少人為傳送時的失誤;而與組織外的部門聯繫時,不論距離多遠,地域的限制都不再是問題,轉而出現的問題是網路傳輸硬體設備的影響,頻寬的多寡、電腦的好壞、系統的相容度等。
另一方面也因為即時性的關係,記者在傳送新聞時不需經過以往的疊床架屋程序,一瞬間就把第一手消息傳達給使用者,但是這個優勢也是劣勢,所發佈的報導因為即時,因此經常會來不及多問幾個消息來源,出現新聞最忌諱的錯誤。而即時性加上全球性的特質,更讓記者不斷地在網路上尋求消息,在眾多資料中取得獨家,但網路訊息的內容可信度仍有待檢驗時,記者若因即時需求而將它送上線,則可能犯了嚴重的缺失。
台灣報業經營型態為了因應網際網路的衝擊,大部分都選擇跟他合作,一方面是進入門檻較其他媒體低,另一方面則認為這是個必須面對的態勢。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對網路懷有明顯的企圖心,但在新聞內容上卻與本業相同,因此可發現此兩家報團真正的目標市場不在於強化本身電子報內容以吸引讀者,而是利用新聞做為誘餌,讓使用者在看新聞時能夠登錄本身的個人資料,蒐集使用者的詳細資料後,一方面對顧客更加瞭解,知道他們想要什麼以及需要什麼,另一方面將集合起來的登錄人次販賣給廣告主,強化自己議價的能力。
這兩家報團也將網路部門獨立出來,目的在於電子商務的市場。使用者在瀏覽新聞時,就會注意它本身的家族頻道以及聯名頻道,這些依網路而來的附加價值,才是他們真正著眼的利益所在。
但由於台灣的網路使用環境較不若國外如此商業化,因此傳統報業的態度也較保守,不願投資大量資金,也試圖不斷改變以求得最佳的獲利模式。但在台灣這個不穩定的網路環境中,經營者若不確定一個方向,則將會出現政策搖擺,人員不但無所適從,制度面也出現諸多缺失,使得本應獨立的網路事業部卻又與平面媒體爭取相同的資源,合作的情況出現競爭,迫使兩方必須爭奪。
網路對台灣報業的確產生影響,以下以列點的方式概述:
(一) 資料的傳達透過網路,不論是內部系統或外部環境,均可在第一時間傳達,形成時間與空間的壓縮。
(二) 資料庫的成立,供內部人員作業上使用;也供其他使用者付費檢索。
(三) 與讀者的互動程度較平面媒體高,從以往單純的灌輸,到現在使用者本身具有回饋,能夠反映本身的意見。
(四) 產製流程從高度垂直到扁平,去除固定的流程,簡略繁瑣的扣連,記者的自主權更大,新聞的即時度更高,但也相對的查證時間更少,錯誤機會更多。
(五) 為求新聞的獨家,記者在網路上尋求資訊,造成消息來源可能有偏差而照刊。
(六) 新聞只偏重在即時性與些許的互動性,內容成為一式二份,一個在紙上,一個在網上,對於其他特性則忽略。重點著墨在其他電子商務的建立利用
(七) 利用會員登入以及虛擬社群的方式,獲取更詳細的個人資料,瞭解顧客的背景和心理,販售顧客給廣告。
(八)報業除了本業的通路之外,又增加了網路這個新管道,多一個通路,就等於多一份營收,增加了本身的競爭優勢。
(九)人力銀行興起拉走平面報紙的分類廣告,使得報紙跨足網路亦經營人力資源仲介,以減低客戶的流失。
(十)新媒體的特性跳脫出以往平面報業集團的侷限,轉向多媒體平台的聚合,事業版圖也瞬間拓展到電子空間。。
(十一)傳統媒體當成跨足網路的行銷工具,推銷本身網站,創造網路品牌。
(十二)與入口網站策略聯盟,提供即時新聞,增加新聞的能見度,也間接增加網站的點閱率。
台灣報業表面上的型態轉變雖然看起來明朗,但在深層結構中仍具有許多問題,這個問題不僅來自於報業本身,也關係到資訊基礎建設的鋪設和消費者使用習慣與動機,這些因素都仍待環境的發展如何才能論定,但肯定的是台灣報業若要爭取更多的使用者,則在內容提供上就必須更加用心,提供與平面媒體有異的訊息,並且實用而分眾,才有可能獲取消費者的認同。


參考資料
論文部分
陳彥豪(1995):<<將你的心情接在我的線路上—電腦資訊網路上的「電子報」業初探>>。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平秀琳(1995):<<報業通路的產業組織經濟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懿妍(1997):<<網路使用者對電子報的認知圖像-以交大資科BBS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美玲(1998):<<電子報讀者之動機分析>>。元智大學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依君(1999):<<電子報的新聞介面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彪(1999):<<媒體產業結構與報業策略管理—以中國時報集團為例>>。國立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碩士論文。
周金福(2000):<<台灣電子報線上記者新聞價值判斷之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國良(2000):<<報紙消費者購買決策因素之研究--以大台北區零售報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家茗 (2001) : <網路書寫動機與意義之探索--以「明日報個人新聞台」為例> 。 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慶鴻(2001):<<廣告呈現方式對廣告效果之影響─以電子報廣告為例>>。中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胤儀(2001):<<電子報閱聽人生活型態及閱讀行為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所碩士論文。
陳俊廷(2001):<<網路電子報瀏覽行為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商業自動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傅旋(2001):<<報業採用資訊科技對新聞產製工作之影響>>。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
鄭安授(2001):<<電子報使用者瀏覽行為之描繪—以交大學生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
彭慧明(2001):<<報社記者對網路訊息採納態度之初探>。>>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瑞斌(2001):<<電子報總覽目錄與結構知識對瀏覽行為與態度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慧鈴(2001):<<報業電子化過程中在職訓練之研究──以中時、聯合兩報系編輯適應電子報發展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芳芳(2002):<<當媒體遇上科技-網路科技在網路新聞媒體的應用發展-以中電子報與聯合新聞網為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美芬 (2002) : <> 。 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期刊部分
汪欣頻(1995):<淺談國內線上服務狀況>, <<網路資訊>>,40期,頁80-81。
朱銀宗 譯(1995):<報業走入數位式媒體世界>,<<網路資訊>>,40期,頁80-81。頁75-79。
張家琪(1995):<電子報的發展與問題>,<<新聞鏡週刊>>,第346 期。
楊忠川(1996):<傳播媒體在Internet上的應用--電子報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資訊與電腦>>,191期,頁44-48。
滕儒恩(1996):<給我報報:網路時代的傳播媒體經營>,<<網路通訊雜誌>>7月,60期,頁88-93。
張郁蔚(1997):<電子報的發展與使用之探討>,<<大學圖書館>>,1卷期,頁121-136。國立台灣大學法學研究圖書室。
張宏源(1997):<<報禁開放後台灣地區報業經營管理之研究與探討>>,世新大學出版中心。
王瑞之(1997):<平面媒體入侵WWW>,<<網路通訊雜誌>>,68期,頁68-72。
鄭維雄(1997):<新科技對台灣報業新聞決策的影響>,<<民意研究季刊>>4月,200期,頁117-150。
張文強(1998):<報紙產業組織結構分析與再形塑—組織理論的觀點>,<<新聞學研究>>,57集,頁191-211。
呂傑華(1998):<報業發展與經濟變遷—論報禁解除十週年台灣報業生態及發展趨勢>,<<民意研究季刊>>4月號,204期,頁77-97。
劉一賜(1999):<兩大報業集團網路戰爭>,<<網路通訊雜誌>>,99期,頁34-40。
吳筱玫(1999):<電子報對傳統媒體的衝擊(上)>,<<網路通訊>>,90期,頁96-101。
吳筱玫(1999):<電子報對傳統媒體的衝擊(下)>,<<網路通訊>>,91期,頁122-128。
張詠(1999):<全民辦報時代來臨>,<>,65期,頁20-23。
康乃文(1999):<電子報的成長與傳統報業營運之走向之探討>,<<華岡印刷學報:印刷傳播管理>>,30期,頁29-38。
吳永吉、蕭惟年、郭明碁、黃治清(1999):<大眾傳播學系學生電子報的使用狀況調查>,<<世新印刷學報>>5月,5期,頁201-214。
廖錦清(1999):<<報業管理與報業競爭之關聯性研究—探討自由時報的經管理、事業策略、行銷策略、以及行銷專案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寶芳(1999):<新報紙之發展--淺談報業與新科技之關係>,<<中華民國出版年鑑>>六月,頁80-86。
習賢德(1999):<臺灣報業經營策略與發展形勢分析>,<<中華民國出版年鑑>>六月,頁87-96。
許靜宜、劉介瑜、劉佩珍、蘇明芬(2000):<研究其閱讀行為與閱讀動機—以世新大學學生為例>,<<世新印刷學報>5月,6卷2期,頁261-273。
易行(2000):<有了網站之後>,<<聯合報系月刊>>3 月號。
林瑞唐(2000):<華爾街日報網站(MSJ.com)打造前世界最大的付費電子報>,<<電子化企業 經理人報告>>,6期,頁58-63。
曾曉薇(2000):,<<能力雜誌>>,530期,頁46-49。
編輯部(2000):<明日報的三年計畫>,<<動腦雜誌>>,294期,頁30-33。
蘇蘅、牛隆光、黃美燕、趙曉南(2000):<台灣報紙轉型的問題與挑戰—提供讀者更好的選擇?>,<<新聞學研究>>7月號,64期,頁1-32。
楊忠川、王東昇、李昀貞、康友維(2001):<台灣報業從業人員對網路電子報態度研究>,<<民意研究季刊>>6月,215期,頁45-66。
編輯部(2001):<整合資源 中時成立中網互動行銷>,<<動腦雜誌>>,298期,頁22-24。
編輯部(2001):<行情直落 生存體系待重整>,<<動腦雜誌>>,303期,頁52-55)。
李秀珠、彭玉賢、蔡佳如(2002):<新傳播科技對台灣新聞媒體之影響:從新聞內容之區位談起>,<<新聞學研究>>7月,72期,頁27-54。

報紙部分
編輯室(1995-11-02):<中文報協 今起年會 報紙如何面對多重挑戰是主要議題>,<<民生報>>15版。
陳珮雯(2000/3/16):<聯合報成立「聯合線上」網路公司,並展開網路投資案>,<<電腦報>>。
龔小文 (2002-11-15)。<國內網路族最新調查出爐:家庭上網率過半 但城鄉差距大 家庭上網 6成用ADSL> ,<<民生報>>,7版。

網路部分
梁定澎 (2001/11/3) : <網路媒體與電子報的發展>,傳播管理專題研討。中山大學網路大學。
資策會:www.find.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