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13 13:13:09Penny

意象的回憶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不知是否受葡籍作家晴蘭序言之影響,忘泉寄語系列總予人一種揮之不去的淡淡離愁,同時又常常被那些難以捉摸的意象符號吸引以致無法抽離。久而久之,竟忘了自己是因為柳永這首《雨霖鈴》喜歡王禎寶的版畫,抑或因為這系列版畫使我更加陷入詩句的迷濛憂傷之中。

對版畫的認識不深,故無法探究畫家在作品中表現的種種技法,袛能主觀單純地從作品的意象中尋找一些想像以外的痕跡。忘泉寄語系列創作於1994年至1996年期間,作品以信封、信柬、留言、信函四種形式展開詩意的描述,主要由紅、橙、褐、啡幾種色調構成,全部以銅版蝕刻繪畫,每幅作品都刻印著一些充滿懸念的符號,予人無限的想像空間。

忘泉(Lethe),原是古希臘和羅馬神話中地獄冥河的一條支流,是象徵橫過生與死的河流,傳說忘魂喝下忘泉水後就能將生前一切往事遺忘,然後再由鬼使決定其是否到達極樂淨土,或是打下十八層地獄,這種說法與中國神話黃泉路上的孟婆湯尤為相似。從忘泉傳來或傳去的語句,聽來既鬼魅神秘,同時又充滿浪漫色彩,這一切似乎又蘊含著對生命以至時間的一種探索。

整系列每一幅作品都以一種單色為主調,繼而逐漸被風化侵蝕,從而渲染著一片無邊無際的離愁別緒。如果紅色代表熱情之火不滅,橙色象徵著永續的希望,那麼啡褐必定是回憶的見證。忘泉路上,前塵種種往事,無論快樂的或悲傷的,最終都會忘掉得一乾二淨。不過靈魂或許是不滅的,死後亦將再生,生而死死而復生的永遠延續下去。忘泉寄語系列如夢如幻的繪畫描述,隱約地呈現出詩詞的韻律,既含蓄婉約,同時亦流露出一種隨意自然的禪味,追求單純和空寂的自然境界,令人感受到一種靜謐之美,冥想著生命輪徊、天地萬物以至自然變化的規律。

無論色彩或形式方面,忘泉寄語系列的表達均趨向單純和諧,既沒有太多色彩配搭帶來視覺衝擊,也沒有狂野的筆觸來演繹感情,一切是那麼溫純細緻。然而,在這時間靜止之下,仍然地感受到時空及情感的變化,有時彷彿穿越了森林的黑暗,看到月下朦朧的景緻,或煉獄熔岩的滾動。

對生活感到絕望嗎?喝一杯忘泉水吧,記憶就會亂碼了,然後一切又可重新開始。忘泉,好像盡是傷心無奈的不捨之情,但何嘗不是一種解脫,向過去揮別吧,然後再收拾心情踏上人生的旅途。

作品〈第十六封信(Letter from Lethe 16)〉,啡色的主調引領著走向回憶的通道,簡單幾筆呈現的面容欲語還休,睜開的眼睛意圖望向遠處的山谷荒原,凝神探究那若隱若現的幽谷深處,可人終歸累了,空洞的眼睛已無法極目張望,還是閉上眼睛吧,讓我們一起飄向那遙遠的過去,思憶那段無法追回的似水年華。

除了一些簡單的線條外,具象符號是貫穿忘泉寄語系列的主題,一根縄索、一把利劍、一把匕首、一個小鈎、一片小葉、一個小環,都可化作想象的痕跡,一切都變得具有意義了。




寫於2006年
藝術課程短文

圖為澳門版畫家王禎寶的版畫作品
〈第十六封信(Letter from Lethe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