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機構兒少的內在歷程!
「關心機構兒少的內在歷程」議題是什麽?
家庭失功能的孩子(例如失親失依、父母親職能力不彰、身心虐待或經濟困難等),除了要承受原生家庭破裂的心理痛楚,如果原生家庭功能無法在短期內修復,而需要被長期安置時,接下來更得面對一連串的生活變化及調適歷程。
在安置機構中,往往可以發現許多孩子有情緒障礙的問題,像是容易焦慮、易怒或壓抑,有的孩子也會有強烈的自我防衛或控制慾,有的則是對衝動的控制不足、具攻擊性,甚或因遭受虐待來到機構的孩子,常常較不易與人建立信賴或是親密關係。如果不能及早協助這些孩子,未來很容易產生社會適應困難的情況。
大多數的人認為,越是處於弱勢或是逆境的環境,越要有奮發向上的自覺,這是屬於一種較為正面的想法,然而我們可以試想,這些處於身心發展尚未成熟的孩子,當他們還年幼時就遭受到家庭破裂的衝擊,同時還得轉換到另一個陌生的環境重新生活,因此對機構兒少而言,要能達到『奮發向上』的目標,真的是需要一段很漫長的心理復原歷程。
機構兒少成長中必須面對最常見的課題,就是自己與別人的不同,例如因為成長背景的特殊,很容易在學校遭受同學特別的眼光,他們的自信心相對也比較低落,課業成就往往也不高。有的會伴隨產生偏差行為,以致遭受社會的烙印與標籤,輕者影響其人際關係,嚴重者在成長後也會產生社會適應不良的問題。
到了自立的階段(目前依台灣法令機構安置兒少的年限為18歲,即機構兒少到了18歲就要離開安置單位獨立生活),他們還得面對另一大人生課題,亦即社會生活的適應,當中可能包括要承受經濟壓力、要磨練人際關係、要習慣自己獨處等。有學者研究長期安置後自立的個案發現,這些個案大都覺得自己是無根以及遊蕩的,他們常有的心聲是:「每天回到家,房子空蕩蕩的,沒有家人,孤單的感覺很可怕…。」
讀者為什麽要關心「機構兒少」議題?
孩子無法選擇來自哪一個家庭,當家庭失功能的孩子來到安置機構,透過妥善的照顧,能讓他們重新展開穩定的生活。同時,他們也會需要透過重新被愛、被同理、被接納來撫平傷口。當他們要步入社會,更需要社會大眾用溫暖及關懷的方式來支持、幫助他們提昇自信心以及增加個人的復原力。
關心「機構兒少」議題幫助了誰?
幫助機構兒少,除了提供他們安置與保護,更希望在有限的時間內,幫助這群孩子建立正確的生活態度與價值觀念,讓他們在學習的成長過程中,不會和同齡的小朋友有所差別,甚至更要培養出他們獨立自主的能力,以便在他們將來離開安置機構後,可以獨當一面,快速適應社會生活。
當然,給了這些孩子一個家,相信也會幫助他們避免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自我,也為這個社會減去更少的紛爭,對你、我都有很大的幫助。
幫助「機構兒少」需要什麽資源?
1.安置期間諮商輔導的提供:機構兒少因早年遭受創傷,為了協助他們心理、情緒及社會性成長,瞭解並接納過去經驗的影響,透過諮商輔導將可讓他們重建自我概念、建立良好自我認同、提升自我復原力,才能發展良好的生活知能。
2.自立生活準備階段資源的連結:在機構安置的兒少(包含離院的自立少年)常受阻於安置期限或是教育補助的限制,大多在高中畢業後即需離開安置環境,較無法長期投資自己,或多或少還會間接限制了他們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尤其是教育弱勢的積累也對安置兒少學業成就有所影響,當然也絕對會導致他們的求學選擇受限,相較於一般少年,他們的學歷已經出現相對弱勢,倘若無法繼續升學,進入勞動市場的就業能力也屬低度可雇用性。
因此在安置期間期,若能藉由提供升學預備的補強教學資源、準備自立之兒少職涯探索輔導或就業資源連結等方式,將可協助他們為迎接下一個階段的生活做更多的準備。
3.友善社會環境的營造:機構兒少在安置期間若能夠得到社會救助體系的支持,一但安置結束,福利資格也會跟著消失,但弱勢身份卻未因此脫離。當機構兒少離院後,社會環境就是他們重新展開新生活的地方,因此我們也期待透過學校教育、大眾宣導、政策立法等去營造一個更友善的社會環境。
一般讀者如何參與、協助「機構兒少」?
1.捐款支持:大家可以透過捐款方式,來支持機構兒少的心理諮商輔導或自立輔導等方案。因為安置機構往往需要花費不小的預算,在安置兒童的心理諮商或創傷治療用途,透過專業的諮商輔導,可讓這群受傷的孩子漸漸走出陰霾,也引導他們適應生活上的種種變化。
2.正面鼓勵:社會大眾若對機構兒少的生活背景較不熟悉,當接觸他們時,有時會因憐憫其遭遇而有過多的同情,或是因其外顯偏差行為,而產生歧視或責難。其實機構兒少就如一般在家庭成長的孩子一樣,會經歷成長階段所需要的各項發展任務,因此並不需要被特別的對待,這樣有時反而會造成他們沉重的心理負擔。然而,我們也希望呼籲大家多給予機構兒少正面鼓勵及關懷、少貼上負面標籤、給予被同等對待的機會,這樣會讓他們更有自信心。
台灣有誰在處理「機構兒少」議題?
為了讓在機構成長的小孩也能有正常的社會生活,天主教福利會以及各地區兒少安置單位,都對機構兒少的社會暨心理輔導、生活處遇等投入相當多的心力,並積極協助機構兒少自立。
有關台灣兒少安置機構資訊可參內政部兒童局全球資訊網(http://www.cbi.gov.tw/CBI_2/internet/main/index.aspx),透過各個不同安置機構的網站介紹,社會大眾也能有更多的機會了解相關的服務工作,另外民間團體如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中華育幼機構關懷協會等,也投入許多的關注在有關安置機構或弱勢少年自立生活等議題。
(這是Yahoo!公益頻道的「做什麼公益?!」系列文章,本次「關懷機構兒少」議題由天主教福利會提供,其網址為http://www.cs.org.tw/index.asp,歡迎社會大眾上網洽詢相關內容。)
如果你曾經參與過支持機構兒少相關公益服務或活動,抑或是你有什麼樣的心得,或是你認識的親朋好友中就有孩子被安置在社福機構裡,現階段遇到什麼樣的問題,需要什麼樣的幫助,都歡迎你在該網站留言、分享~
也可在此按下「推」的按鈕,或是分享至「Facebook」或「噗浪」等群族,讓更多人友善了解機構兒少議題,順手做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