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01 17:42:20Chunnan

威權解構‧典範轉移---從解除學生髮禁談起

民國五、六○年代開始,台灣經濟轉型,從「進口替代」轉為「出口擴張」,接著再轉為「第二次進口替代」,這段期間的產業型態以「勞力密集」產業居多。當時台灣著名的「加工出口區」裡面,廣大的藍領作業人員,穿著整齊的制服,以標準化的動作,做出一批批「Made In Taiwan」的加工成品,過去的台灣就是靠著一批批勤奮的台灣人造就了台灣的經濟奇蹟。這時的台灣正處於威權體制時代,威權統治影響了台灣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個層面。當然教育上也深受影響,所以過去在學校裡,強調整齊的服儀、畫一的動作,「為了國家自由應該犧牲個人自由」觀念的薰陶,這些在「反攻復國」的年代都是十分必要的,而且「群性」的培養對需要大量人力,正處於「量產代工」階段的台灣經濟也是十分必要的。
不過,社會的變遷是非常快速的。強人統治結束後,威權解構,認清生物的多樣性,強調多元文化、多元智慧的時代來臨。在產業界,隨著經濟的轉型,台灣過去那種代工量產的生產型態,隨著擁有更多廉價勞力的中國大陸等第三世界國家的崛起,已經讓台灣逐漸失去了競爭力。正如宏碁施振榮先生所談的,台灣必須掌握微笑曲線的兩個制高點-技術與行銷,才是未來台灣的利基。而掌握技術與行銷的關鍵便是「創新」與「研發」,因此培養積極「創新」與「研發」的人才,應是教育未來的重點。
因此過去在反攻復國、量產代工的年代,強調一致性,有它的社會、歷史背景。當威權解構、強調創新的時代來臨,我們卻在學校裡要求整齊畫一的頭髮、服儀,並且以權威的口吻告訴他們該怎麼做?不僅違背了基本人權,並且不符台灣未來的需要。
當然典範的轉移並不是一蹴可幾的,中正高中當然也不需要走在時代的前端全面開放。但是正如國父曾經說過的:「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時代的巨輪已經走到這一步,勢必不會走回頭路,倒是全體的老師、家長必須調整一下心態,未來頭髮長一點、怪一點,我們可能要以欣賞的角度面對,當然如果太離譜了,我們還是要輔導他。事實上有時候我們也可以換個角度想一想,只有百花齊放才是美,如果花園裡只有一種花,您覺得會很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