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7-26 22:43:34希拉

雜阿含「意生身」初探

上座部的傳承是否有「意生身」的說法,這是古代部派佛教時期爭論的焦點之一,我比對手頭上可以找到的兩部經典:「別譯雜阿含經」與「雜阿含經」,稍作研究探討。不過,我必須先說明一點,我曾見過有法友在網路上討論時,沒有看清楚經文,就率意引據「雜阿含經」文,而誤導其他讀者的知見,目前,網路經文搜尋器的發展十分便利,但某些法友也養成了讀經、查資料過度輕忽的習慣,這個現象真的是必須小心注意。

在北傳的雜阿含經目前比較大部頭的翻譯尚留存兩種譯本,一是我們常閱讀的上座部說一切有部的「雜阿含經」譯本;另一則是「別譯雜阿含經」,也是屬於上座部的系統,但是目前所屬確定之部派則尚無定論。

我分別先引出相關的經文內容,如下:

一、雜阿含經(九五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時。有婆蹉種出家來詣佛所。合掌問訊。問訊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欲有所問。寧有閑暇見答以不

佛告婆蹉種出家。隨汝所問。當為汝說

婆蹉種出家白佛言。云何。瞿曇。命即身耶

佛告婆蹉種出家。命即身者。此是無記

云何。瞿曇。為命異身異耶

佛告婆蹉種出家。命異身異者。此亦無記

婆蹉種出家白佛。云何。瞿曇。命即身耶。答言。無記。命異身異。答言。無記。沙門瞿曇有何等奇。弟子命終。即記說言。某生彼處。某生彼處。彼諸弟子於此命終捨身。即乘意生身生於餘處。當於爾時。非為命異身異也

佛告婆蹉。此說有餘。不說無餘

婆蹉白佛。瞿曇。云何說有餘。不說無餘

佛告婆蹉。譬如火。有餘得然。非無餘

婆蹉白佛。我見火無餘亦然

佛告婆蹉。云何見火無餘亦然

婆蹉白佛。譬如大聚熾火。疾風來吹。火飛空中。豈非無餘火耶

佛告婆蹉。風吹飛火。即是有餘。非無餘也

婆蹉白佛。瞿曇。空中飛火。云何名有餘

佛告婆蹉。空中飛火依風故住。依風故然。以依風故。故說有餘

婆蹉白佛。眾生於此命終。乘意生身往生餘處。云何有餘

佛告婆蹉。眾生於此處命終。乘意生身生於餘處。當於爾時。因愛故取。因愛而住。故說有餘

婆蹉白佛。眾生以愛樂有餘。染著有餘。唯有世尊得彼無餘。成等正覺。沙門瞿曇。世間多緣。請辭還去

佛告婆蹉。宜知是時

婆蹉出家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坐起而去

二、別譯雜阿含經(一九○)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林。爾時犢子梵志往詣佛所。慰問如來在一面坐。白佛言。世尊。我有少疑。將欲請問。汝若多聞願垂聽察。

佛告犢子。若有所疑。隨汝所問。

犢子問曰。身之與我為是一耶。

佛言。如此之事。我所不答。

又問。身我異耶。佛言。如此之事。我亦不答。

犢子復言。今我問汝。我身一耶。汝不見答。身我異耶。汝復不答。如斯等問。尚不見答。云何而能記諸弟子死此生彼。天人之中。汝若記彼死此生彼。寧可不是身留於此。我往於彼五道之中。若如斯者。身之與我則為別異。

佛告梵志。我說有取記彼受生。若無取者。則無受生。復此犢子。譬如彼火有取則然。若無取者。火則不然。

犢子言。瞿曇。我亦見火無取而然。

佛告犢子。汝見何火無取而然。

犢子復言。譬如見大火。甚為熾盛。猛風絕炎離火見然。

佛告犢子。如此絕炎。亦復有取。

犢子言。離火見然。以何為取。

佛言。如斯絕炎。因風而然。以風取故。炎得暫停。以風力故。絕炎可見。

犢子言。瞿曇。火尚可爾。人則不然。所以者何。身死於此。意生於彼。於其中間。誰為其取。

佛言。當於爾時以愛為取愛取因緣。眾生受生。一切世間。皆樂於取。一切皆為取所愛樂。一切悉皆以取為因。眾生見取。則生歡喜。一切眾生皆入于取。如來阿羅呵以無取故。而得成於無上正覺。

犢子言。我於今者。大有所作。欲還所止。佛言。梵志。宜知是時。爾時犢子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兩經比對分析,閱後感想:

個人看完了「別譯雜阿含經」後,忍不住莞爾一笑。因為,「別譯雜阿含190經」整個意涵說得更清楚,而且疑問更少,不但沒有「意生身」的說法,而且,經文將完結時,「身死於此。『意』生於彼。」的說法也是提問者「犢子梵志」自己說的,並不是佛陀親口說的。可見,當時的印度民間宗教普遍都有這種觀念:「人死後,有個『意』會去投胎。」但佛陀根本不去理會這種說法,只是專注地從緣起法的角度解釋:「當於爾時(人快死的時候)以愛為取愛取因緣。眾生受生。一切世間。皆樂於取。一切皆為取所愛樂。一切悉皆以取為因。眾生見取。則生歡喜。一切眾生皆入于取。如來阿羅呵以無取故。而得成於無上正覺。」

我個人認為以「別譯雜190」這一經重新校對「雜957」所說的「意生身」,可以明確地瞭解以下的事實:

其實「意生身」或「意生於彼」的說法是某位外道拿去問佛陀的內容。但是,「別譯190經」這一部派的傳承,小心地在經典中沒有讓佛陀重新覆誦這位外道所說的內容。但是,「雜957」這個部派的傳承就不小心地讓佛陀覆誦這位外道的說法後,接著下來才正式地回覆這位外道的問題。結果,整個經文看完後,很容易地就讓讀者誤會:「『意生身』是佛陀親口宣說」。這種誤解滿嚴重的,讀者必須要自己小心。

所以,某句話「話」或某個「名詞」在經典中,到底是誰先講出來的,是民間一般信眾自己的看法,還是佛陀本人的看法,這個首先必須要仔細地看清楚弄明白。

但也有可能是譯者的疏失,未必見得是原來的梵本有此情況。因為,梵本湮沒,也就只好用校對的方式去判斷分析了。是否有所譯誤這方面也就只能猜測了。我也有點懷疑,「意生身」是譯者的誤譯,因為比對「別譯190」這一經,根本就看不到「意生身」的說法,只有單純地「意生於彼」的說法,這是古代印度人的靈魂轉生觀念,還算滿正常的。反正,沒有梵文原本,所以,是否譯誤也只能猜測。但是,經文原旨,只要細心校對,其原意倒是滿清晰的。

仔細閱讀「雜阿含957經」,可以瞭解此經的起源,就是因為有外道的修行者向佛陀詢問「命異身異」、「命即是身」(註)…等等問題。這是從古至今大部份的人都想知道的疑問。但佛陀都以「無記」回答之。結果,這位外道修行者很不滿地說:「云何。瞿曇。命即身耶。答言。無記。命異身異。答言。無記。沙門瞿曇有何等奇。弟子命終。即記說言。某生彼處。某生彼處。彼諸弟子於此命終捨身。即乘意生身生於餘處。當於爾時。非為命異身異也。」就在這個關頭,突然冒出「即乘意生身」的問話,很明顯地一看就知道,這位外道修行者所執持的觀念就是「命異身異」,自己本身就露出了一個大馬腳。佛陀已經說過,這一類的話題,佛陀是不會回答的。結果,這位外道修行者還是硬賴說:「可是,你不是都替自己的學生授記死後往生於某某處,這不就是『命異身異』(身死心、意、識不死,所以心、意、識是永恆不死的主體)嗎?」這時候就順勢用上了「即乘意生身生餘處」語句,就將「意生身」的觀念給加進來了。所以,問題的癥結就出在這裏。可以說,這位外道修行者是有備而來,他早就知道佛陀有替學生授記死後轉生他處的事蹟,他只是想確認佛陀是否有「命異身異」的觀念。難道,我們就要因為一位外道修行者的觀念與問題,就因此承認佛教有「意生身」的觀念嗎?這豈不是很荒謬!

註:

1、「命異身異」的意思是說,生命與肉體是分開的,所以,即便肉體死亡,生命也並不會隨著肉體而消逝,會繼續找到新的身體而再度存續,佛法評論這樣的觀點是「常見」。

2、「命即是身」的意思是說,生命即是肉體,所以,肉體死亡,生命也會消逝,佛法評論這種觀點是「斷見」。

而佛法教導,遠離這兩種「常見」、「斷見」而說「中道」(「緣起法」):「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

譬如,古代的印度人也常常爭論「世間」到底是有?是無?但佛陀的回覆則是:「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

3、
「爾時。阿難語闡陀言。我親從佛聞。教摩訶迦旃延言。世人顛倒依於二邊。若有.若無。世人取諸境界。心便計著。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計於我。此苦生時生.滅時滅。迦旃延。於此不疑.不惑.不由不由於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見。如來所說。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迦旃延。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
」(雜阿含二六二經)
freshman 2009-02-25 07:01:58

intresting,

I have another reading though

CLOUDY 2006-06-15 00:50:49

這裡還是有個問題:
有取就有受生,無取就無受生,這可以理解;
但那到底是什麼東西是在取或無取?
若有個有取或無取者那就是『命異身異』;
若無有取或無取者那就是『命即是身』;
怪不得『如此之事。我所不答』,很難講清楚吧!
或許是不是可以這樣說,修行、解脫,跟有無受無關(輪迴觀念),只是在勸人修行時,拿出來談,所以被問到這類問題時,佛不答,但偏偏他在勸人修行時,又說過某某死後在何處受生的話,所以不的不繼續自圓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