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3-27 00:54:32Chaos and Order

Joe Hisaishi

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
心之齋(Order)


Joe Hisaishi小檔案
摘自
http://www.lucifer.hoolan.org/yhvh/store/ccmusic02.htm
中文名:久石讓
英文名:Joe Hisaishi
生 日:1950/12/06

〔學院派出身〕

日本天王配樂家久石讓,四歲便與鈴木慎一學習小提琴,1969年久石讓進入國立音樂大學作曲科,此久石讓具有深厚的學院派作曲訓練。久石讓除了電影配樂外,還寫了不少十幾歲到二十歲朋友不容易接受的現代作品,他的現代音樂觀念受到菲利浦‧葛拉斯(Philips Glass)、史提夫‧萊奇(Steve Reich)、史托克豪森、約翰‧凱吉(John Cage)等人,以及日本近代作曲家武滿徹、三善晃的影響。 1981久石讓推出第一張專輯《Information》,確定了自己的音樂風格,之後更為「風之谷」、「W的悲劇」(夏樹靜子推理小說改編)、「兩個人」等影片配樂,此後他的配樂大受歡迎,幾乎日本知名賣座電影都找他擔任配樂。邀約不斷的久石讓自稱三天可以寫出七十首作品,有著旺盛的創作力。

〔與宮崎駿的多次合作〕

久石讓與宮崎駿的合作關係,久石讓表示是宮崎駿主動找他擔任配樂,他認為宮崎駿是位在卡通方面有著優秀表達方式的藝術家,兩人在觀念上頗能溝通相契。他倆合作過較知名的卡通電影有︰1984年的「風之谷」、1986年「天空之城」、1988年「龍貓」、1989年「魔女宅急便」、1992「紅豬」等等。在「天空之城」音樂與畫面結合的效果佳,他用到許多愛爾蘭民謠,而「龍貓」方面他則認為音樂本身就已經具備完整性,可以單獨欣賞而獲得感動。久石讓的音樂也就隨著宮崎駿卡通的賣座,更加水漲船高。
〔榮耀不斷的未來〕

近年來久石讓除了配樂之外,更積極以鋼琴獨奏家身份參與正統演奏會形式,包括獨奏、室內樂、協奏曲等各類型演出,獲得樂界很好的評價。1991年久石讓獲得每日映畫大獎音樂賞,1991年二月更與「新日本愛樂管弦樂團」在東京藝術劇場共同演出。1992年二月他繼《I am》專輯之後,推出另一張鋼琴獨奏專輯《My Lost City》,這一年他更是三年連續獲得日本學院賞最優秀音樂賞。不久前久石讓更擔任富士電視台連續劇「我看到你」配樂,以及長野冬季奧運的音樂總監,平成九年他更獲得第48回藝術選獎文部大臣新人賞。

Joe Hisaishi是我從小學鋼琴接觸最多的一位作曲家,也是我夢寐以求的一位大師級的人物,小時候,第一次接觸到「天空之城」的音樂之後,就對Joe Hisaishi曲風留下最深刻的記憶與感觸,Joe Hisaishi的音樂風格中融合古典美與現代的元素,曲風有一種纖細的敘事意味,善於將鋼琴的音色與交響樂做完美的搭配,呈現出協奏曲式的風格,使鋼琴的音色在管弦樂下能獨領風騷卻又能互相調和傾訴,展現出一代配樂大師的特殊魅力,而多數的樂曲中,他善於使用多種升降轉變原理,將樂曲的呈現以漸層的方式引領聽覺,而Joe Hisaishi的作品中,以感傷與詠懷佔大多數的風格,對於曲名的表達,能精確地掌握到特殊的聽覺情境與心理反射,而營造屬於該名稱的曲風,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當代大師,能將個人的聽覺視覺化,而巧妙地營造出讓人餘音繞樑的樂音。細細推敲這位大師為何曲風多呈現感傷與詠懷,多半是因為二戰結束後,除了白熱化的越戰、韓戰的實體系戰爭以及當時水漲船高的冷戰情勢,讓這位敏感的作曲家用音樂記錄這些人類的悲慘世界,因此才會使有特殊的悲鳴風格,小調的音樂風格雖然少了人類特有的快樂與活潑,卻多了一點的省思與詠嘆,希望透過反思的手法啟發決策者的自省能力。

購買了Joe Hisaishi【Piano Collection】的樂譜,重新將以前熟悉的音樂聽覺轉化成指尖的感覺,有一種不可思議的自我實現感,流暢的聽覺在腦中閃爍中引領在手指在琴鍵上的翻飛,將昨日藏在腦海裡的聽覺轉成眼前迅速的指法,一種時光流逝的感覺,也在此成為銘心刻苦的當下,原來,時光真的讓人目不暇及,在輪轉的五指中滑落,心中的感懷與Joe Hisaishi的曲風正好交融在一起,回憶是心中的一首曲子,哼著旋律是現在手足舞蹈的我,吶喊逝水年華的記憶,回顧過去的人事紛飛,荏苒的時光,訴說過往雲煙的故事,音符是最好的記號,在每段重要的歷程中,留下回憶的路標,沿著它的腳步,能在混沌的記憶中,重回往事如幕,過去的人事物,似乎又昨日重現,讓人有不捨的感懷與想念,每在多停留一回,畫面的清晰度似如手指中旋律般的清澈,繞樑的餘音,盤旋猶如炊煙緲緲,一絲一縷的將昨日的真實,任由徐徐的清風,吹送在現在的肩膀上,一曲又一曲的彈奏,昨日與今日交織在Joe Hisaishi的曲目中,讓人有黃樑一夢之悟。


上一篇:手術室裡的春天

下一篇: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