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5-12 12:36:54pc

十 善 法

什麼是十善法? 又如何修五戒十善?
十善者,不殺生乃至不邪見也。此十者能順理,故名善,名十善業,又名十善道,十善業道。此中受持十善曰十善戒,是為大乘之在家戒,以感欲界之樂果者。
所謂五戒,是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外遇)、不妄語、不飲酒。
所謂十善,是指: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婬。四不妄語。五不綺語。六不兩舌。七不惡口。八不貪欲。九不嗔恚。十不邪見。乃是五戒的擴大與加深,並且要戒做惡也戒不去行善,現在列表如下:

     ┌不殺生──離殺生─救生┐
     │           │
     │不偷盜──離偷盜─布施├─身三業┐
     │           │    │
     │不邪淫──離邪淫─梵行┘    │
     │                │
     │    ┌離妄語─誠實┐    │
     │    │      │    │
     │    │離兩舌─和諍│    │
   五戒┤不妄語─┤      ├─口四業├─十善業
     │    │離惡口─愛語│    │
     │    │      │    │
     │    └離綺語─質直┘    │
     │                │
     │    ┌離貪欲─清淨┐    │
     │    │      │    │
     └不飲酒─┤離瞋恚─慈悲├─意三業┘
          │      │
          └離邪見─正見┘

聖嚴法師在”正信的佛教”一書中,曾經提到佛教徒的行為守則或基本戒律,就是~ 五戒十善。雖然,佛教徒由於修持層次的不同而分有在家的五戒十善、八戒,以及出家的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還有大乘的菩薩戒,但皆以五戒十善為基礎。所以,如果能把這五戒十善守完善了,才有資格成為一個基本的佛教徒,而其他的戒也就不太困難。總之,佛教對於戒的要求是諸惡莫作與眾善奉行,守好五戒十善,凡是有害於身心、家庭、社會、國家、人類,乃至一切有情眾生的事儘量不做,屬於十善的範圍之內,就要儘量去做,做了惡是犯戒,不做善也是犯戒。
在念佛論中也曾談到:修行人最不容易對治的就是身、口、意三業。可是一句「阿彌陀佛」,就能把三業收攝得住。三業清淨則身不做殺、盜、淫,口不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意不起貪、瞋、癡,當下即是 ~ 十善業。在佛家六道生死輪迴的教理上,認為如是修身養性的端正行為,才能守得住人身的果報,否則來世就要為淪落為畜牲、餓鬼、地獄等三惡道中。雖然這是一般佛教最初淺的教義,對尚在六道中的眾生而演說,但是對於有心想更進一步,瞭解宇宙真理的人而言,當然還有更深層的佛理與方法,可是如果沒有把這五戒十善的道理守住,便妄想著要更上一層樓,這種心態可謂是捨近求遠也算是奢求了!當前世界正面臨著天災人禍的苦難,倘若每個人能夠信守本份,無私的對待一切生靈,如此同心攜手走過這場浩劫,人類才可能有永續太平的人間淨土。在此祈願眾生平安喜樂 SARS早日遠離,亡者離苦得樂往生佛國淨土。

關於 ~ 十善法 ~ 的經文記載不勝枚舉,以下也截錄了一些經文以享大眾:

長阿含經…
…十法向善趣。謂十善行。身不殺.盜.婬。口不兩舌.惡罵.妄言.綺語。意不貪取.嫉妒.邪見。

十善業道經…
十善業道…謂能永離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邪見…若離殺生。即得成就十離惱法。何等為十。一於諸眾生普施無畏。二常於眾生起大慈心。三永斷一切瞋恚習氣。四身常無病。五壽命長遠。六恒為非人之所守護。七常無惡夢寢覺快樂。八滅除怨結眾怨自解。九無惡道怖。十命終生天。是為十。

十住經…
當修正法行即能護世。其正法行者。所謂十善。何等為十。一者不殺。二者於自富樂而生喜足無其分量。三者於他妻室不起染污。四者不破他眾。五者不出惡言。六者所言如實。七者言無綺飾。八者於他富樂無所希望。九者止息瞋恚。十者正見清淨。諸仁者。此十善法乃能護世。

優婆塞戒經…
善生言。世尊。諸佛如來未出世時。菩薩摩訶薩以何為戒。善男子。佛未出世是時無有三歸依戒。唯有智人求菩提道修十善法。是十善法。

法華文句記…
戒清淨平等所謂十善業道休息。休息殺生獲十功德。何等為十。一者於諸眾生得無所畏。二者於諸眾生得大慈心。三者斷惡習業。四者少病決斷。五者長命。六者非人所護。七者無諸惡夢。八者無怨。九者不畏惡道。十者命終生善道。

十住毘婆沙論…
十善道能令至十力世尊者。如是修習十善業道。能令人至十力。十力者名為正遍知。正遍知者則是佛。

ps 因回應施主 vim 之邀,特與大眾結此佛緣,願有情眾生熄災除難福慧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