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6 14:34:01paulinu725a06

瓶裝水Logo

高濃氧水瓶裝水客製各類瓶裝水礦泉水標籤天然酵素原態液代工ODM水瓶裝水涵氧活水1.你對文化創意產業的商品或服務之認知是什麼?
所謂創意產業論述概念的起源一般認為從英國開始 ,英國的創意產業由英國首相布萊爾(Tony Blair) 於1997年籌設「創意產業籌備小組」直接推動,並於1998年提出第一份的「創意產業」報告。一般認為英國也是全世界最擅長運用創意產業的國家 。其成功並不僅在科技創新,另外回頭思考如何利用既有的文化藝術或服務,予以重新包裝,並賦予新的展現型態與內涵,後續香港、澳洲、丹麥政府及新加坡與南韓也陸續投入文化產業或創意產業的推動。是現今全球的主要潮流。
2.請建議台灣的文化創意產業該如何推動?

沒有內涵的產業經營型態並無法長久,台灣必須從文化層面去加持產業發展,使產業的特點被彰顯,才能提升產業發展的生命力。在深度旅遊中文化上的感性消費才能帶來精神的快樂。所以,「文化內涵」是產品中重要的成分,將文化內涵具體的轉化,套用在產品外在的表現形式,進一步創造文化價值的認同,與提高附加價值性,就是文化產業重要性之一 。許多案例在此理論下文化被商品化,許多廟會文化經過補助改以文化祭取代,卻在經濟考量下變成了夜市文化,這樣的文化與創意振興方案,很容易造成社會資源分配不公及預算排擠效應,民眾只參加而未參與,使很多社會問題失去解決的機會 ,然而許多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也過於缺少創意 ,根本無法與地方文化連結,且通常商品採取委外經營商店的模式,常為獲利而無法兼顧商品本身深刻的意涵,原本屬於本地的特色卻在現代化的潮流下漸漸被淹沒。當社造推行在普遍未考量地域性的同時,文化被廉價化,文化跟商品跟食品等質化,社造之所以大力推動文化商品,主要之目的在於發展地方的經濟,然而商品本身卻往往因為其銷售成績代表文化推展的成效,而銷售好的商品卻在各社區爭相仿效下失去了價值,使得產品越來越廉價,淪為夜市文化商品之一環,當多數社區處在永續經營即是要發展產業、增加收入,以藉此延續社區生命力時,似乎是依據福利經濟學的概念,要以經濟發展來達到社會每個人都是快樂的原則。曾旭正提出,「人的經營,才是永續之道。」一旦忘卻,很容易扼殺掉有心經營者的熱情,從舉例分析的案件中看到了許多社區的文化產業實踐成果,雖短期來看比不上九份、內灣或其他地區所得之經濟效應,實際確是具備永續經營的想法與願景,所以落實社區在地化文化延伸到文化創意產業的過程中,前者應先確實紮根,後者才能發揚光大,缺一不可,臺灣要做到的在地化目標,並非僅為在地化文化創意產品可以登上全球的舞台而已,更要強化在地化的認同,也就是即使是不問任何全球化商品到了地方之後,必須要有不同的意義,就全球層次而言意義並不一定明顯,在地方而言卻能展現某種重要的文化意涵,這是臺灣普遍尚未達成的部分,仍有加強之空間 。

3.試談文化創意產品或服務與地方文化發展的關係?

臺灣在政經的發展過程中,雖然曾經創造「經濟奇蹟」,不過隨著全球化的趨勢,臺灣的代工等優勢被其他新興開發中國家所取代,也因當初商品大都並未具有在地性文化特色,臺灣將面臨缺乏特色商品競爭優勢的危機。有鑑於此,行政院在《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中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列入,並與「新故鄉社區營造」及「水與綠建設」等計畫結合,希望以社區營造找回或創造新的在地性文化特色繼而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當然論述播接到了臺灣會因管轄之單位機關的不同,針對其「專業」給予不同意函,卻常因此改變原有論述之意義 。然而所謂「文化創意產業」並非單指設計性強或具符號與經濟價值之商品,而是這些商品或所蘊含的符號 (Sign、Emblem)、隱喻(Metaphor)與象徵(Symbol)必須能夠彰顯出國家或地區在地文化特色或生活型態。所以文化創意產業必須建立在地方文化發展的基礎上。
4.身為時尚設計企業家,你會如何塑造品牌文化?
在全球化的脈絡下所創造的文化品牌必須連結到獨特的地方特色,品牌必須將事實塑造成感動的"珍實",品牌經營必須隨時要以對與錯同時循環來思維,確認品牌價值的認知,以設計性、移情性、意義性、故事性、和諧性及娛樂性六大特性為主要構思樹立東西交流的地方價值。


本文來自: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31101000016KK03725光盈發財水光盈天然水活動用水礦泉水批發活動用水特殊水桶裝水涵氧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