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該調降匯率???
自金融風暴前,南韓便將匯率持續貶值,跌幅達到50%,其貶值程度遠比歐元、澳元要凶,反觀亞洲四小龍,都一直壓抑著不予貶值,造成出口獲利減少.在一般正常的觀察下好似如此般的報告,以出口為導向的國家都應如此,但是大都忽略了今之消費減少,通貨緊縮一直蠢蠢欲動,隨時會暴發.各出口國都將遭殃.
日前新聞報導美國財政部長指責中國操縱匯率是「危險策略」,不到兩周,中國的強烈反應逼使美國改變決策.美國財政部發出新聞稿,財長蓋特納周一晚間致電中國副總理王歧山,解釋歐巴馬的財經政策,並同意雙方在金融危機時刻保持高層對話.意謂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引發美債拋售,歐巴馬一月廿日就職後,廿二日「財長提名人」蓋特納針對參院金融委員提問書面回答時說,「歐巴馬總統相信中國正在操縱人民幣匯率,這一觀點得到多位經濟學家支持.因國際之進出口仍以美金為報價為準,而中國如操縱人民幣之升貶,勢必影響到美國的經貿.
在東歐國家為了力挽經濟狂瀾,早已透過干預市場的方式促貶匯率.俄羅斯盧比自去年八月以來驟貶三十五%,白俄羅斯盧布光是一月就貶值了二十%,烏克蘭貨幣過去半年來對美元貶值了四十%.針對東歐每況愈下的金融情勢,「如果基本面失控,固定匯率勢必無法維持,最終必將引發貨幣危機」波羅的海三小國和保加利亞將是下一個放任貨幣走貶的歐洲新興市場國家,因為這些國家的經常帳赤字,正瀕於引爆另一波貨幣危機的風險,連帶可能導致銀行和房市出現連鎖問題.
由以上各國之報告,大都險示各國無不推出降低匯率來救該國之經濟,但是大都未提及通貨緊縮的警訊,我國消費者物價雖已連續兩年出現負成長,過去政府一直以核心物價仍維持正成長、物價下跌不連續來反駁通貨緊縮之疑慮,事實上主計處預測今年消費者物價將出現第3年的負成長,而今年2月起,核心物價每月均呈現負成長,IMF正式對台灣發出警訊,而SARS疫情更深化通貨緊縮之程度,中央銀行日前終於承認台灣已面對通貨緊縮之威脅,並首度在6月下旬再度降息時,將「預防通貨緊縮之風險」列為調降利率之理由之一.而經濟學人資訊社(EIU)在6月份亦將台灣列名於世界10大通貨緊縮風險國家,顯示我國通貨緊縮之風險確實正日益升高中.因此,台灣應如何因應通貨緊縮時代之來臨,而新臺幣是否該大幅貶值?應先觀察世界之消費意願是否提升,再做是否貶值的盤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