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8-24 04:53:51Ella

就是喜歡 — Martine Franck

1976, Piscine Concue par Alain Capeilleres. Le Brusc, Var, FRANCE


這張相片是法國攝影師Martine Franck拍攝的,查看手邊攝影小書上寫著:Franck 1938出生於法國Anvers,成長於美國與英國,大學課程就讀於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學生生涯結束於1963年巴黎羅浮宮學院。畢業同年,她遠赴中國、日本、印度首次創作攝影作品,幾年後回到巴黎,曾為太陽(Soleil)劇團以及多家知名雜誌社拍照,於1972年與朋友合夥開設Viva報章雜誌社,在美國法國兩地舉辦過多次展覽,多家美術館收藏其作品等等的背景資料。

喜歡上這張相片時,我是完全不認識 Martine Franck,也沒聽誰說過她的任何作品。憶起早在至少六年前,在巴黎Les Halles 附近海報專賣店發現它的。當時,只是想隨意翻看,當我翻見這張相片,在一種沒有任何方面的考慮,就是想保有的情緒下買了它。同時,我也買了一張以「決定性的瞬間」聞名世界的攝影師Henri Cartier-Bresson 布烈松的相片海報。當天回到家,查了Martine Franck的資料,才知道她竟然是布烈松的妻子,就是這樣巧,於是將夫妻倆拍攝的相片海報,並貼在房間裡的牆上,這些年來,就這麼一直貼著。

就是她拍攝的這張影像吸引我的。「MON PRINCIPAL DESIR, AFFIRME-T-ELLE, EST DE PRESENTER DES IMAGES QUI INCITENT A LA RELEXION。」在攝影小書裡看見她說的這段話,心想,真想當面告訴她,我已被她所呈現的影像(IMAGE)激起內心多重的反思。

無論是繪畫或攝影等等作品,我不喜歡套用「黃金比例原則的三角構圖」來解構觀看一張圖像(IMAGE)。然而Franck這張La piscine (游泳池),是張構圖以左邊為三角形底邊的圖像,確實符合著黃金比例原則。將三角構圖之說拋除,若單依觀看圖像裡的內容物,先將人體的曲線視而不見,從游泳池邊的「正方」形地板線延伸,我們會看見透視景深的內縮「直線」至末端處消失,視線隨之轉而注視三盞直立的路燈與「圓形」的燈罩——思維由「直線」轉成「圓形」,配合左上方「弧線」形的小山坡,整個畫面產生柔性的平衡感——思維有直有彎,有剛有柔。

再將人物擺上畫面來觀看,前景裡的主角人物和人影,穩定也突顯這張影像,然而,若沒有中景裡兩個人的有趣姿勢和遠景裡的兩位小孩,這張圖像不但不會生動有趣,還會因左前方過重,失去背景原有的平衡感。

曾在巴黎某家畫廊裡看到Franck展出這張相片,知道它是經過在角度微差連拍數張底片裡挑選放大的。在這卷底片裡,我還看到有張在前景左方,出現掛吊床的樹,以及拍攝的角度漸漸往右移和往上傾。我猜想著在她拍攝當時,就已經思考過,選取自己所要的畫面,剔除前景左方的樹幹,並讓前景的影子(人影和網影)突出畫面,而不是在看到顯影底片時,才決定放大這張相片的。

也許是家裡牆上一直貼著她的這張相片,我在二千零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開始拍攝「追憶影像」系列相片時,常常想著嘗試表現理性與感性結合的影像,一種柔性的平衡感。更希望有一天,有人像我一樣——對Franck的相片產生「就是喜歡」的情懷;也有人雖然不認識我,對於我拍的相片,也能有這種單純的情懷——「就是喜歡」。




Ella
2003/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