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鍋停看聽 燒呼呼喔 | (資料照/漢來提供,記者曹明正翻攝) | | (淳子攝) | | (資料照/漢來提供,記者曹明正翻攝) |
文/梁瓊白 天冷的時候,砂鍋可以維持食物的溫度,很受大家喜愛,只是比起其他鍋具,砂鍋的使用與保養更需細心呵護! 砂鍋經過加熱後,即使離火仍然具有保溫功能,是烹調者最喜歡選用的容器。 尤其在氣溫寒冷的季節,它可以維持食物的溫度,不致因為用餐的時間稍長造成食物冷卻而走味,而它的大容量可以盛入多種食材,除了豐盛還有烹調及食用上的方便性。 <使用前後>使用前浸泡洗米水 禁用清潔劑清洗 為了延長鍋具的使用壽命,新買的砂鍋最好用洗米水浸泡一晚,然後晾乾再用,或者用它煮一次稀飯,讓米湯的黏液能滲透進去,增加保固的功效。 每次用完的清洗尤其要小心,除了要等它完全涼透之外,最好用洗米水清洗,避免使用清潔劑而殘留在毛細孔中不自知,或用少許麵粉加入清水中調勻然後燒開,煮成麵湯來洗鍋,如果正好有煮麵的水也可以,除了增強砂鍋的耐用度,也是最安全的清潔劑。 每次用完、洗淨的砂鍋,一定要完全晾乾才可以收入廚櫃,可以用烘碗機烘乾,以加速乾燥,但如果只是擦乾是很容易發霉的,一旦出現霉斑可不是只有表層,可能已經布滿毛細孔,再用它烹調食物反而容易危害健康。 <使用守則1>驟冷驟熱 最忌諱 砂鍋的保溫功能很好,但只適合當容器,不能當炊具,因此所有食物都要先煮熟後再放入鍋內,在食物放入之前要先用熱水將砂鍋燙一下裡層再盛入食物。 中途要添加水分或湯汁也要加熱的,不能直接放入冷水或冷湯,一些質地柔軟易熟的食材如豆腐、青菜之類,在砂鍋仍持續加熱的狀態下,例如架有小瓦斯爐之類的爐具時,倒是可以直接放入而不必先煮熟,總之要盡量避免驟冷驟熱,才能延長砂鍋的使用壽命。 砂鍋菜最為大家耳熟能詳的莫過於砂鍋魚頭了,魚肉本來是最容易因為冷卻而出現腥味的食材,但是在砂鍋的保溫下魚肉更為鮮嫩,而且越煮越好吃,坊間「千煮豆腐萬煮魚」指的正是砂鍋魚頭這種醇厚的風味,把原本軟嫩的食材經過長時間的煨煮;反而展現出另一種不同的好味道。 其實砂鍋並不只有展現魚頭這樣的菜肴,肉類、蔬菜同樣可以用砂鍋裝盛出不同的風味,砂鍋牛腩、砂鍋羊肉、砂鍋雞、砂鍋豆腐、砂鍋獅子頭、砂鍋三鮮……無一不是連湯帶料,既有魚、肉又有豆腐蔬菜於其中的冬日暖鍋。 <使用守則2>砂鍋上桌 乾毛巾墊底 砂鍋和煲的外觀很接近,材質都是陶土,但是在外觀上砂鍋的體積寬而深,煲的體積小而淺。 功能上砂鍋可以當湯鍋用,煲只能裝盛湯汁較少的菜肴,兩者經過高溫燒製後都可以放在爐火上直接加熱,但是火力不能太強,只能小火慢燒,讓鍋體本身慢慢吸收熱氣,然後貯存在結構細密的毛細孔中。 燒開後的砂鍋溫度是非常高的,絕對不可以直接端到桌面上放,或立刻接觸冰冷的鍋墊,那很容易造成龜裂,標準的放置方式,是在一個面積比砂鍋更大的盤子上先鋪上一塊乾毛巾墊底,然後再放上燒開而且裝滿食物的砂鍋。 <袖珍版砂鍋>廣式煲仔 煨煮更聚香 相對於砂鍋的龐大,同材質、同功能、體型卻袖珍許多的煲,同樣可以發揮出不同的功效,雖然湯汁不多,但是做為菜肴卻有恰到好處的滋潤,若是個人食用則煲內的湯汁已然足夠,例如名貴的魚翅、鮑魚便是裝盛在小小的煲內,若是裝滿砂鍋的話,便不是豐盛反而顯得粗俗廉價了,「美食對美器」用於砂鍋與煲的區分尤其明顯。任何湯菜只要用砂鍋裝盛,立刻展現盛大豐富的氣勢,因此各大菜系的使用率都很高,但是使用煲當容器的卻偏重於廣東菜,廣東師傅擅用煲的聚溫特質,將一些肉類煨煮入味後,湯汁收至半乾狀態,然後盛入煲內,讓事先加熱過的煲在與食物接觸的瞬間激發出香氣,同時提升了味覺與嗅覺的極致,讓菜肴加分,食客當然也享受到色香味都恰到好處的美食風味。 廣東館稱這類小鍋為「煲仔」,甚至用它煮飯,底層結有鍋巴的煲仔飯是廣東館的一絕,米飯上鋪臘味、鋪豉汁排骨、鋪滑牛芥藍……鋪各式各樣的廣式風味,物美價廉是廣東人口中最「抵食」(實惠之意)的大眾美食,美中不足的是所有煲仔飯都要有足夠的時間等候才能上桌,因為它只能小火慢煮,否則煲會爆裂。 |
其實我廚藝不佳
不太用到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