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14 19:31:29睡美人

溫柔而堅定 vs. 冷靜有智慧

最近

很熱切的把之前買過的一本書再拿出來拜讀

並且花了一些時間去陳品把相關有興趣的書籍都翻了一遍

主要是關於法國媽媽的教養

我發現不只是法國女人(媽媽)的優雅,深得我心

法國式的教養理念也比較接近我的嚮往

基於好奇,也想從中學習這個民族對於整個育兒哲學的看法

很認真的拜讀研究,想獲得一些論述及理論基礎

"溫柔而堅定"則是我對自己的期許

我期望自己成為這樣的一個媽媽

 

 

書中提到一段:

對孩子說不,媽媽常常是既有禮又堅定,語氣十足溫柔

卻無比自信

像是相信孩子一定會聽話。

 

我發現,這個和我們很不同的教養信念

說不定是法國媽媽們可以維持優雅的一個"關鍵"

在華人的文化裡

從小被要求,被教育的,是"孝。順"

這個順,幾乎就是順服的代名詞了

它背後沒有說出的是:你要聽我的!

小孩子不必有自己的意見,不可以有自己的意見,

當小孩和大人的意見需要不同時,就是聽話就對了

凡事只能照著大人的意見去做

"不聽話"的,就是"不乖"

法國人不是這樣想

法國人允許小孩可以表達自己的需要,當然很多時候會跟大人是不一樣的

法國人和我們一樣認為決定權是在父母這邊

然而他們"相信",小孩是可以溝通的

小孩是聽得懂的

所以他們比較能好好地跟小孩解釋為什麼我現在不能抱你

他們能好好的跟孩子設下限制(我們今天沒有打算買新玩具喔!)

然後他們相信小孩會聽得懂

他們相信小孩聽得懂,聽得懂而不能接受的情緒可以發洩(可以哭鬧)

而這種情緒的發洩是可允許的(當然不會讓孩子無止境地任性發洩)

(想想,如果我想要買的東西不能買,我一定也會覺得很失望啊!)

父母要做的就是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或是就讓孩子學習並培養面對挫折的能力

法文裡有一個詞,常常被父母拿來善意的提醒小朋友

意思就是"冷靜有智慧"

希望小朋友在面對挫折的時候,能夠做出冷靜有智慧的選擇 

 

我希望自己能夠朝"溫柔而堅定"的法式優雅前進

我希望小葵能一步步地學會"冷靜有智慧"

我決定從生活裡觀察,收集,我跟小葵互動中

成功的五個經驗

把它寫成五個小故事,來增強我自己的信念

突然覺得

這是一個很有價值,而且很有目標的好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