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1-03 11:09:55Bird
走進群眾的藝術
學長陳永賢在英國苦讀視覺藝術多年歸國,飽受英國的風霜。但我覺得海外生活的磨練,讓他換來更寬廣的視界、更自由的心,而且看來也更有勇氣、更加堅定。所以當他告訴我要在敦南誠品藝文空間展出時,我就有一種使命感,覺得一定要去看看,頗有點做功課的味道。這些年來,覺得自己與藝術漸行漸遠,走不進去,要少年不識愁滋味地盲目搖旗吶喊,又抬不起手來,著實有點害怕。
還在忐忑時,走進「台北城市行動」展覽,才赫然發現,當我對藝術的概念還停留在美術時,藝術早已從被動的形象描繪,變為概念,而在時間、空間上,也由凝結的時間、單一空間點,擴展成為流動的時間、網狀的面。且又更進一步,由被動的個人概念陳述,變為主動的群眾活動、社會批判。
吳瑪俐的「皇后的新衣」,讓家庭主婦揮灑了她們的夢想,讓她們藉著縫製自己的新衣,一針一線地走出壓抑的生活,勇敢地挑戰自己,迎向他人的目光,讓自己成為皇后般地閃閃動人。
「齒輪律動─音樂敲、打、碰」讓日常保守的台灣青少年,隨著拉丁音樂的律動,跳動起來,放鬆肌肉,放鬆心情,讓自己能面對現代灰色城市的不可確定性,在還沒找到目標前,走出自己的節奏。
「聚、絡」則讓青少年透過對話、分享,跳出小框框,讓他們體會自己不是一座孤島,在每雙友誼的手後,都有一顆心在支持著他們。讓網路除了電動玩具外,更成為心與心溝通的管道;思想的交流,破除了青少年寂寞的迷霧。
我發現,這些活動藝術,已在美的範疇之外不知幾千哩遠。美已經不是關心的重點;人成為主體,他們的生活成為重心。藝術家的心眼不再朝向自己,反之,在內省後,他們走進群眾,將一己之悟,傳達給群眾。這不就是獨樂樂,不若與眾樂樂嗎?
「人層台北」鐵馬計畫,則讓台北市的市民,能對自己居住的環境,說出想說的話,最後讓馬市長,聽到來自台北市各階層沉默民眾的心聲。當然,我是懷疑他有時間看嗎?不過,這就幕僚的用處啦。
比起中性媒介的鐵馬計畫,學長的「關乎老者」則是對社會現象割肉刮骨的批判。
老人們在黑色的展覽空間中選好位置後,或坐或臥,娓娓播出他們的故事;老人家的行動緩慢,在影像的流動中,有著共通的情緒─寂寞,需要關心;肉體萎縮,需要照顧。這樣的故事,讓人讀不下去。然而在這不忍猝視後面,是一個個刻意被遺忘的故事。這是城市中的背陽面,陰冷是老者空間的溫度。
黑色的輓歌勾起我的自省;我想著自己希望父母健康,長生不死,其實有一部份是出自於自己的自私與恐懼;我不知如何幫他們ㄛ屎把尿,也不知如何幫他們洗澡、穿衣。更不知該以甚麼樣的態度面對他們的衰老、死亡。在快速、交際頻繁的生活中,我無暇陪伴他們,也沒有耐心傾聽他們。站在展覽空間中,老者自銀幕中沒有焦點的注視,看到了我的膽怯與惶恐。
「台北城市行動」不是視覺的饗宴,也不是聽覺的洗禮。在B2的小小空間中,濃縮了許多思考,對焦在社會的問題上,看到了對社會的關心與行動。也在我的心中,烙印了自己的問題,讓我無從逃避。
還在忐忑時,走進「台北城市行動」展覽,才赫然發現,當我對藝術的概念還停留在美術時,藝術早已從被動的形象描繪,變為概念,而在時間、空間上,也由凝結的時間、單一空間點,擴展成為流動的時間、網狀的面。且又更進一步,由被動的個人概念陳述,變為主動的群眾活動、社會批判。
吳瑪俐的「皇后的新衣」,讓家庭主婦揮灑了她們的夢想,讓她們藉著縫製自己的新衣,一針一線地走出壓抑的生活,勇敢地挑戰自己,迎向他人的目光,讓自己成為皇后般地閃閃動人。
「齒輪律動─音樂敲、打、碰」讓日常保守的台灣青少年,隨著拉丁音樂的律動,跳動起來,放鬆肌肉,放鬆心情,讓自己能面對現代灰色城市的不可確定性,在還沒找到目標前,走出自己的節奏。
「聚、絡」則讓青少年透過對話、分享,跳出小框框,讓他們體會自己不是一座孤島,在每雙友誼的手後,都有一顆心在支持著他們。讓網路除了電動玩具外,更成為心與心溝通的管道;思想的交流,破除了青少年寂寞的迷霧。
我發現,這些活動藝術,已在美的範疇之外不知幾千哩遠。美已經不是關心的重點;人成為主體,他們的生活成為重心。藝術家的心眼不再朝向自己,反之,在內省後,他們走進群眾,將一己之悟,傳達給群眾。這不就是獨樂樂,不若與眾樂樂嗎?
「人層台北」鐵馬計畫,則讓台北市的市民,能對自己居住的環境,說出想說的話,最後讓馬市長,聽到來自台北市各階層沉默民眾的心聲。當然,我是懷疑他有時間看嗎?不過,這就幕僚的用處啦。
比起中性媒介的鐵馬計畫,學長的「關乎老者」則是對社會現象割肉刮骨的批判。
老人們在黑色的展覽空間中選好位置後,或坐或臥,娓娓播出他們的故事;老人家的行動緩慢,在影像的流動中,有著共通的情緒─寂寞,需要關心;肉體萎縮,需要照顧。這樣的故事,讓人讀不下去。然而在這不忍猝視後面,是一個個刻意被遺忘的故事。這是城市中的背陽面,陰冷是老者空間的溫度。
黑色的輓歌勾起我的自省;我想著自己希望父母健康,長生不死,其實有一部份是出自於自己的自私與恐懼;我不知如何幫他們ㄛ屎把尿,也不知如何幫他們洗澡、穿衣。更不知該以甚麼樣的態度面對他們的衰老、死亡。在快速、交際頻繁的生活中,我無暇陪伴他們,也沒有耐心傾聽他們。站在展覽空間中,老者自銀幕中沒有焦點的注視,看到了我的膽怯與惶恐。
「台北城市行動」不是視覺的饗宴,也不是聽覺的洗禮。在B2的小小空間中,濃縮了許多思考,對焦在社會的問題上,看到了對社會的關心與行動。也在我的心中,烙印了自己的問題,讓我無從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