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07 11:24:32P仔

八十後的中國式婚姻 .賈選凝(轉載)

八十後的中國式婚姻 .賈選凝
中國八十後面對婚姻既「低調」又「高調」炫耀,為「中國式婚姻」特點。

光棍節那天,打開微博讀到的第一條訊息,是本科同學曬出結婚證。「為慶祝今年的光棍節,我倆脫光了。」紅底相片上,一對新人笑容和諧。頗為典型的八十後情侶,戀愛多年,上演過分分合合的橋段,面對著裸婚男女無從逃避的現實壓力,也和大多數決定跳入婚姻的年輕人一樣口不對心——一面堅稱婚姻只是「兩個人」的事,一面特意選擇在光棍節「脫光」,並將這消息最快地廣而告之,以獲取一種既「低調」又「高調」、既期待認同又必須與眾不同的炫耀快感。

傳統思維中對意頭的重視,和由象形思考演化的感知方式,使中國人更易陷入帶有象徵性的符號癡迷中。「光棍節」正是這種「中國製造」的符號,原本只是校園文化中的調侃之詞,卻伴隨不斷升高的單身男女比例,和消費社會中媒體的推波助瀾,成為與婚戀文化相扣連的社會熱潮。在這個單身貴族早已沒落為剩男剩女的時代,「光棍節」能最大限度刺激未婚男女進入「脫光」的「狂歡」狀態,沒有交往對象的,會更心急火燎去相親,而拍拖拉扯時間不短的,則渴望趁勢簽下一紙婚書,不同群體都能找到各自的興奮點。但這過度興奮卻恰恰暴露出在「結婚」的行為背後,都市男女對婚姻的理解其實不足。

我那位「脫光」的本科同學,在言簡意賅以微博向自己的社會網絡昭告婚事之外,也在個人博客上,寫下了真實心意:「既然不分手,也就只能結婚。」於是,他們在「世紀光棍節」成為了「脫光一族」。這不但不是一個盲目裸婚的八十後文本,反而直觀呈現出了當下中國婚戀心態中具有普遍性的無力之感。哪怕愛情與婚姻早已前後矛盾,但「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婚姻同樣可以因惰性而從眾。

中國性別比例失衡眾所周知,按照專家預計,到二零二零年,婚齡男性人數將比女性多出二千四百萬,但單身狀態並未在社會中得到合理化,儘管人們對婚姻的實際需求在降低,追求卻不減。相比西方社會,國人更善於以社會化標籤規範個體行為,剩男剩女要承擔被視為異類的壓力,而婚姻更大程度上則履行著一種實現身份轉換、符合社會期望的功能性,這便使人們越趨看重其形式而非內在。

消費主義社會持續運作的基本規則,是引人在符號堆砌出的假象中,失去自我判斷,因而被冠上「一心一意」、「一生一世」等象徵寓意的「世紀光棍節」會更有效地促使人們「脫光」。事實上,動輒裸婚的八十後已越來越難於在婚姻中獲得「最大誘惑乘以最多機會」,結婚不但無法提高生活質量,還意味著兩個家庭間的一系列籌謀與拉鋸,而愛情則成了其中最無關宏旨、可有可無的因素。他們在婚戀中面臨的巨大矛盾,恰恰是一方面不再像他們的父輩那樣缺少自由愛情,另方面卻更難以將愛情與婚姻價值相結連,《非誠勿擾》等大行其道的速食類相親節目時刻提醒著單身男女:「你需要結婚」——也「只需要」結婚而已。這是一份必須過關斬將、順利完成的任務,而相親成功的「勝出」意義,也遠高於一對男女因機緣巧合走到一起的浪漫意義。看似自由的婚戀時代下,婚姻卻沒有更令人稱心如意。

更為矛盾與迷失

當婚姻的興奮點更多來源於婚姻登記、擺酒宴客等形式本身時,其內涵中的慎重思量與豐沛情意必定有所缺失。對形式主義的追隨,體現出八十後在面對婚姻時,並未比父輩擁有更多想像力與創意,相反,他們更為矛盾與迷失。「一生一世」的虛弱承諾,唯有在良辰吉日包裝之下,方才顯得可信。他們的婚姻不只要向父母親朋、社會價值作出交代,更要為自己賣力演出——既要證明沒有「為婚而婚」,也要確保「結婚」這行為充滿表演性,既想凸顯愛情水到渠成的純粹意味,又不願在物質層面過於寒酸。即使裸婚,精神層面也要足夠高調,充分利用微博等平台曬出幸福。

如果不具備十足「展示性」,便幾乎不成其為「中國式婚姻」。這是國人好面子的本性使然,八十後也一路將這本性發揚光大,但他們面臨的實質問題則是,如何在充滿戲劇性地炫耀結束後,面對真實的婚姻生活。

「脫光」並非終點,而是起點;這起點,理應建基於情侶雙方細密而深刻的了解與生成,而非「既然不分手,也就只能結婚」的草率心態,和種種被媒體渲染出的、具有末世感的「脫光」熱潮。

今時今日的「中國式婚姻」與溫潤古典的長相廝守之情漸行漸遠,八十後在以更為浮躁的態度進入和離開婚姻,他們在婚前缺少足夠的沉穩思考,對婚姻的認知難免流於形式,被社會語境所扭曲。但歸根結柢,結婚既非噱頭,也不是爭分奪秒的演出,吉時吉日對相宜的男女而言永遠不遲。而在尚未認清婚姻內涵中的複雜矛盾前,急於「脫光」,顯然並非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