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5 10:36:47Head瘋Panda

「囚犯的兩難」背叛與否在於回報高低

  賽局理論中最有名的故事「囚犯的兩難」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兩個被完全隔離的囚犯面臨一場重大的抉擇:如果指證另一名囚犯,自己可以無罪釋放,對方則要坐三年牢。但如果兩人同時互相指證,則兩人都要坐牢兩年。若然兩人都堅持不指證,兩人只需要各坐一年。不同的版本數字可能有點差異,但囚犯的糾結點都相同,就是要選擇忠誠還是背叛呢?就雙方利益考慮,當然是忠誠對大家都好,因為兩人都只需要坐最短的刑期。但就個人利益來說,背叛可能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關於應付兩難困局的策略,在「囚犯的兩難賽局理論、數學天才馮紐曼,以及原子彈謎題」一書中有花費一個大章節來介紹。單次囚犯困局的最佳策略, 對單一囚犯而然竟然是背叛。如果將兩名囚犯可能的選擇和刑期如書中一樣畫成圖表,就可以看出選擇背叛的話有機會獲得最大利益的同時,更能避免因為對方的背叛而半點好處都撈不到。除了最常見的囚犯困局外,因為偏向性的不同,還有膽小鬼遊戲,志願者兩難,圍捕公鹿等不同的賽局。即便如此,每種賽局皆存在「背叛」的誘因使得局中人陷入兩難的抉擇。

  有別於囚犯困局,有的賽局背叛的回報雖然巨大,但同時背叛的代價同樣巨大。像是膽小鬼遊戲,兩輛面對面疾馳的汽車,誰先轉彎誰就是膽小鬼。如果繼續向前開是背叛,那麼相互背叛的結果就是車毀人亡。為了避免最壞的結局,保險的策略當然是選擇轉彎,亦即「合作」,即便我們希望對方選擇「合作」而我們能夠「背叛」。當個膽小鬼總比死人來得好吧。所以雖然「背叛」的奬厲是多麼的吸引,在不同的賽局之中也不得不選擇報酬較少的選項。

  賽局理論出現在冷戰時期,它的主要創始人馮紐曼當時服務於提出「囚犯兩難」這個經典賽局的蘭德機構。美蘇的核武競賽就是最典型的案例。此外,當時的國際關係,也有很多不同賽局的典型。所以書中最少有三分之一是在說美蘇核武競賽的歷史,有三分之一是在說創始人馮紐曼的一生,剩下的三分之一才是介紹各種賽局理論。雖然這樣的安排讓這本書不致於太過純理論而難以下咽,但個人覺得三者互相穿插的排佈還是讓整個結構有點散亂,更略嫌有點標題黨的嫌疑(即使小標題有指出三者才是本書的內容)。

  困局的形成除了背叛的誘因外,不能溝通也是一個必要的因素,即缺乏溝通和沒有絕對的誠信正是困局出現的成因。美蘇的核競賽之所以如此典型,正因國家之間的明爭暗鬥就是沒法提前通氣。總不能先問問對方你的核武發展到何種地步,自己才慢悠悠的開始研究吧?何況即使問了,為了自身國家利益,真的會有人和盤托出自己的家底嗎?所以以人與人之間的衝突為研究課題的賽局理論,就成為核競賽最好的分析方法了。

  如果任何時候都能好好溝通,所有人都能堅守誠信,那麼就沒有賽局可言了。可惜的是現實中我們總會遇上不得不去盲猜對方想法的時候,而賽局理論就能給我們提供一個參考答案。雖然不能給你一個最好的選擇,但最少能讓你避免最壞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