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9-03 12:26:12閱讀新聞

為什麼孩子要上學?

為什麼孩子要上學? 聯合報2004.09.03
林萬億


日本諾貝爾文學獎作家大江健三郎在「為什麼孩子要上學」的短文中,用兩個例子點出了答案。首先,透過母親與孩子的對話中,確定了上學是為了把過去所見所聞、所知所行,教給現在的孩子;其次,透過特教班裡一個名叫光的孩子的經驗,說出了上學是為了確認自己內心深處的豐富寶藏,並且傳遞給他人,讓自己和社會有所連結。

九月,又有一批新生入學,他們是否也在問「為什麼孩子要上學?」從多颱的暑假中被喚回學校的舊生,是否又再次地問「我為什麼要去這樣的學校,學些和長大之後的生活似乎完全無關的東西呢?」就如同大江健三郎看著日本基礎教育的崩壞,有感而發。也讓我們看看台灣這些年來的基礎教育,學校是否回應了孩子的疑惑?


很久以前,學校禁止使用參考書,因此,只要督學來訪,所有的參考書會與臭鞋子、掃帚一起藏到講台下面,這叫陽奉陰違。今天,能力分班被法明文禁止了,參考書則任由學生採購了,但是,有些學校把公民課排生物老師教,把音樂課排數學老師上,把美術課排英文老師教,把體育課挪作模擬考時間,請國文老師當輔導教師,同樣是陽奉陰違。我們的孩子學到了什麼?為了贏,不擇手段。學校不是在培養有教養、美感、健康、有多元能力的公民,而是在訓練考試高手。

學校換校長了,家長會調查家裡有雙B車的,開車前去送行,浩浩蕩蕩送校長到新學校履新,像女兒出嫁般,場面熱鬧,只差沒有鑼鼓喧天。若有在教育局工作的候用校長,被遴選上新學校,教育局的同仁被明示不用上班護駕新校長上任,陣仗不亞於家長。當然就職儀式,不免俗要歐式自助餐,或是中式辦桌,熱鬧滾滾,大吃一頓,旁邊還襯托著一排排的盆栽、花籃,還有來自各階層的禮物,校長室儼然成了禮品展示區,或盆栽陳列室。就算只是一位小職員調差到新學校,也會來個車隊相送。這叫虛張聲勢,死要面子。就這樣,學校成為最喜歡送往迎來的地方,很多時間、精力、金錢都用維持人際關係上,而不是用心辦教育。我們的孩子學到什麼?拉關係、套交情?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老師、主任、校長變得很熱中在職進修,如果是為了增進教學知能,我們舉雙手贊成,若只是為了另一張畢業證書,並不足取。為了消化這些回流學生,師範體系的教授們,學期中、寒暑假,白天、夜晚,週一到週五、週末不停地上課,請問,這些教授有多少時間做研究?有多少時間讀書?這些在職進修的老學生,真的從過去的老師身上學到新東西了嗎?為什麼我們的校園要玩這種追求學位,而不是充實能力的遊戲。孩子學到什麼?原來老師也在乎表面功夫。

別忘了,今天我們怎麼教育孩子,明天他們將怎麼對待我們。如果我們給孩子的教育是陽奉陰違、虛張聲勢、勤走關係、表面功夫,她們將依此來治理國家、經營事業、處理人事,我們的未來就會是被一群因循苟且、營私造假、攀親引故、浮華不實的人治理,如此,會有什麼未來呢?更何況,當今具高度競爭力的國家,都積極在培育尊重人、有創意、關懷土地、包容多元價值、具有團隊合作態度的完整的人了,我們能不加油嗎?

(作者係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本專欄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