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
今天上「性教育」和「性態度重建」二門課時,很恰巧的,都談到了與性相關的法律,加上前二周在高大學習的CEDAW《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The Conven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all Forms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CEDAW),並藉此檢視台灣立法,則又發現許多似乎應該改進卻又不一定能找出合宜解決之道的空間。
話說我的臉書好友中該有不少人具有厚實的法學基底,不妨探究一下自己與社會大眾的性相關法律情感相較,軟中求硬,更是有趣。今天要和大家談的是,子女姓氏問題。
民法第1059條:「父母於子女出生登記前,應以書面約定子女從父姓或母姓。未約定或約定不成者,於戶政事務所抽籤決定之。」
CEDAW覺得此立法乃滑天下之大稽,怎麼會有人以抽籤來處理姓氏,純粹「行政便宜」而已,若進一步追問那要怎麼解決喬不定的問題,答案是當然要以「子女最佳利益」解決。
好了,法律人丟出一個大帽子,「子女最佳利益」夠神聖吧?!
問題是實務上要如何操作呢?這不同於監護權,有許多改變前的依循,也不該是比環境、比財富、比學歷….難道是比誰的香火旺或岌岌可危嗎?
假設這對父母並沒有要離婚,而是幸福快樂的新手爸媽,慶賀可愛寶寶的誕生,純粹只是「姓氏」的部分喬不定而已。試問,子女最佳利益該如何判定?
很有趣的是,這個題目我同時在高大法研博班和樹德性學博班中討論,卻都尚未討論出一個適切的判別方法,當然,大家都提到了外國女人都冠夫姓,甚至有些人連離婚也沒有恢復原姓,而只是視為生命的軌跡而已。
有人說,原住民有一些福利,所以選擇原住民的姓氏是子女最佳利益。
有人說,姓某某姓長輩會特別贈與大筆金錢土地,這是子女最佳利益。
有人說,媽媽學歷高收入穩定,這是子女最佳利益。
有人說,哥哥是姓媽媽的姓,我也要和哥哥一樣的姓,這是子女最佳利益。
有人說,社會通俗都是姓爸爸的姓,遵循從父姓的文化就是子女最佳利益。
反正小孩成年了還可以再改一次,管他什麼子女最佳利益?
繼承才不管你姓什麼,只要是直系血親卑親屬就有分,這不足以判定子女最佳利益!
血統很重要,怎麼可以這樣亂改,整個社會都亂了還得了,這才是子女最佳利益?!
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