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19 03:24:12心法

聖嚴法師追思植存

大悲心起,願願相續 2月15日聖嚴法師追思植存

法師舍利函植存生命園區 僧俗四眾弟子以「發願」報答師恩

法鼓山將於2月15日下午,舉辦聖嚴法師追思植存,遵照法師的遺言,將舍利函植存於法鼓山上的台北縣立金山環保生命園區。當天將有來自海內外僧俗四眾參與這場勝會,一起圓滿這場莊嚴的佛事,同時以「發願」來報答師恩,共同持續推動聖嚴法師的悲心大願,願願相續,無窮無盡。

2月15日當天,將由五組僧俗四眾弟子代表,將聖嚴法師的舍利函(骨灰)分袋安置於五個洞穴中,隨後覆蓋上沙土,獻上鮮花花瓣,完成植存。而園區各殿堂的大眾,將列隊依序走到環保生命園區,環繞園區一匝,在自然的景觀中,體會生死無別,只有動人的寧靜與美景,再次感受聖嚴法師歡喜看生死的慈悲與智慧。

位於法鼓山上的金山環保生命園區,占地四百多坪,是由法鼓山捐贈土地給台北縣政府,法鼓山並主動規畫、管理生命園區,園區不立碑、不記名,將骨灰分散植存,打破傳統「據洞為親」的觀念,而且所有民眾不分宗教信仰,都可以植存骨灰。
「四種環保」精神的體現。整個生命園區不破壞自然景觀,保持生態環境的平衡,是「自然環保」;超越宗教不具儀式的「禮儀環保」和「生活環保」;最重要的是,生命園區以禪宗不落形式的簡單純粹,不設置墓塚、墓碑,而是與大地結合,讓人超越死亡的恐懼,是實踐「心靈環保」。

聖嚴法師曾說,人生的終點,不是生命的結束,乃是無限的延伸以及圓滿的連續。法鼓山希望,參與追思植存的四眾弟子,在祈願卡上寫下自己所發的願,積極地藉由「發願」的力量,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同時永續聖嚴法師為社會、為眾生的理念與奉獻,共同來完成法師未竟的悲心宏願。
資料取自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若侵權請告知必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