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11 16:12:02天子甜心-熊熊

天子特區新鮮聞~12種「認知偏見」 讓你的大腦無法理性思考 !

天子特區02 (1)  

人類的大腦每秒可以處理10的16次方個過程,比目前任何一台電腦都要強大。遺憾的是,這並不代表我們不會出錯,一些小小的「認知偏見」皆有可能推導出錯誤的決定或結論。所謂認知偏見,指的是因為一些「認識上的缺陷」,限制了判斷產生的過程。

1.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

我們總是喜歡那些同意我們意見的人,所以跟差不多的朋友交談,收看與自己政治傾向相符的政論節目。當接收到令我們不舒服,或覺得被挑戰的觀點時,通常會將它們擱置一旁;這些行為是無意識的,我們慣於忽略相反的意見,而這個情況在網路世界更為嚴重。

2.派系偏見(Ingroup Bias)

派系偏見與確認偏誤類似,人們受到催產素影響,對於團體內的夥伴有著更緊密的親近感,並且對團體外的人感到疑慮、恐懼,甚至藐視。這種偏見使人們過於高估所屬團體,也容易看輕外人的價值。3.賭徒謬誤(Gambler's Fallacy)

 

這是一種錯誤的信念,人們習慣把先前發生的事件放大化,並相信它們會影響到未來的結果。「擲硬幣」就是一種賭徒謬誤,如果連翻了5次「頭」後,我們或許會認為下一次擲到「字」的機率會增加,但實際上仍是一半一半。

 

4.購後合理化(Post-Purchase Rationalization)
有時候買了一個沒有必要、有缺陷,或者價格過高的產品時,卻覺得自己的決定一點問題也沒有?這就是購後合理化,也被稱作「買家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我們說服自己將原則與心裡頭的慾望保持一致,以避免陷入認知失調。

 

5.忽略機率(Neglecting Probability)

 

我們很少意識到開車有多危險,對於搭乘飛機在3萬5000英尺高空卻感到惶恐。確實,飛行看似是一件很危險的活動,然而在車禍中喪生的機率比遇上墜機事故遠遠高出許多。人們不能準確地考慮一項行為真正的風險,往往會誇大相對無害的活動。

 

6.觀察偏差(Observational Selection Bias)

 

當我們觀察到一件事情之後,會突然覺得這件事情發生的頻率增加了。舉例而言,阿饒左挑右選,終於買了一輛原以為「與眾不同」新車,後來卻發現滿街都是一模一樣的車子。這是因為我們將某件事放在大腦裡,所以較常注意到它,但發生機率其實始終不變。

 

7.維持現狀偏見(Status-Quo Bias)
人類對於變化感到憂慮,因此常會做出維持現況,或改變最小的決定。我們選擇熟悉的食物、熟悉的品牌、熟悉的政黨,這種偏見讓人趨於保守,就像一句俗諺說的,「如果沒壞,就不要修理它。」

 

8.消極偏見(Negativity Bias)

 

與悲觀與否無關,人們就是比較在意「壞消息」。社會科學家認為,人類對負面消息有特別深刻的印象,也因為多疑或純粹太無聊,往往給予壞消息較高的信賴度。

 

9.從眾效應(Bandwagon Effect)

 

不要否認,每個人都是盲從的。當群眾做出喜愛的選擇時(風向已定),「個人思考」就會被切斷,並進入「團體思考」模式。這個「群眾」數量大至整個國家,小至一個家庭,從眾效應使我們忽略了個人的動機與願望。

 

10.投射偏見(Projection Bias)
人們總會毫無理由地相信「大多數人跟我一樣」,而將自己的情感、意志、性格投射到別人身上,這個認知缺陷也可能導致「虛假共識偏見」出現,即高估一個意見的可能性,還認為所有人都能夠同意。

 

11.當前偏見(The Current Moment Bias)

 

我們時常想像未來的艱苦,並相應地改變現階段的行為與期望,多數人寧願在當下快樂,也不要在未來遠離痛苦。在1998年一項研究中,受訪者選擇下個禮拜的食物時,多半會想要水果(74%);可是若是當天的食物,那麼有70%受訪者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巧克力。

12.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
這種偏見也被稱為「相對性陷阱」(relativity trap),當人們對某個事物進行定量估測時,會將一個特定物當作基準值,並與其他物件比較。餐廳菜單就是個典型的例子,總會有些主菜特別貴,有些價格較合理;我們常常選擇那些「中等」的選項,因為它不會太貴,也不會太便宜。只要基準點定了,評價標準也出來了。

 

天子特區121 (4)天子特區121 (5)天子特區22 (9)天子特區22 (8)天子特區121 (1)天子特區121 (3)天子特區22 (5)

11  

天子特區22 (3)天子特區22 (4)電子拉霸~天子神州天子




特區121 (7)天子特區22 (7)

天子特區22 (2)點數交易~天子特區Online天子特區2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