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7-25 00:18:23john

我們需要感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黃春明:尋找感動的可能

台灣最大的問題是物化與異化。你想想看,現在人們的動詞只剩「買」了。「買」變成吞食動詞的怪獸。

舉例來說,以前在鄉下要一隻風箏,我們會去找竹子、砍竹子、削竹子,還要學會如何放風箏,讓風箏不會過重,昂揚騰空;但是我們現在只會「買」風箏。

一個人如果自製風箏,他得到經驗有多少呢?有人文的經驗、知識的經驗、肌肉拿捏的經驗、成就感的經驗、美好的經驗,好妙喔,就這樣飛上去了。種種的,幸福感的,不是用物質得來的,而是自己參與的成就感與幸福感。那種對明天的期待,要放風箏的期待。

現在小孩子要風箏,就直接買。一個兩百五十元,小孩子一放,不是成就感,好玩很快就過去了。畢竟不是他的,跟他的精神和心連不起來,就沒有感情。

這是我們內在的缺乏。外在是生態環境破壞、資源的耗損,內外都空空的。裡外都空掉,這個日子不會久耶。

精神上,台灣在過去的歷史上沒有像今天這樣貧窮。雖然物質富有,卻是暴發戶的富有。

我們缺乏感動的經驗。

每天從大眾傳播上沒看到感動的東西,也不能去寄望它。但是,我有感動的經驗,這種感動不是說自己做什麼,或別人對你做什麼的感動,而是來自豐富文學遺產的閱讀。

《互助論》的作者克魯泡特金是位哲學少年。他在年輕時曾為感動為何物,陷入困惑。他的哥哥於是寫信告訴他:「你先不管感動為何物,你就相信感動是『善』的東西在你的心裡活動。」

如果你心中常有這種善在心裡爬動,你就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如果社會上多數的人,都有善的力量,這個社會就有一股善的力量對抗不公不義的事情。

社會因為不完美,才需要我們。

幸福不是有吃有穿。幸福是一個複合體,不只有物質,就算是物質也要有精神生命在裡面。

我們吃東西得到能量,看書也能得到無形的能量。有形的,就是那些,但無形的,更需要。

我不敢說,少數人的串連會有很大的力量,力量要普遍才有影響。但我知道這樣做是對的。

2005.07.15 /第327期 天下雜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很汗顏的,我有一個煽動人們享樂的職業
拼命塑造一個情境,讓消費者產生幻想,進而購買,這就是我們的任務
感動,是買不到的,但是我們很會說
幸福,是買不到的,但是每次下slogan都會用到它
我很喜歡「感動是『善』的東西在心裡活動」
不相信背著GUGGI包包就很幸福,也不相信打開LV皮夾能溢出快樂
唯有由內而外的滿足,才能帶來真正的笑容
所以,我喜歡感動的淚水
唯有那一刻,才能貼近真正的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