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上月亮船,飛向未來──沙特阿拉伯館
沒有一條河流和湖泊,只有沙漠遍佈的嚴酷自然環境。夏季酷熱乾燥,最高溫度達到50度以上,年平均降雨量
當我乘著輸送帶,迎向全世界最大的組合式屏幕影院,面對
這艘「大船」面積
沙特館的展示特色涵蓋四種類型城市:能源之城、綠洲之城、文化古城、新經濟之城。沙特本身的崛起就像是一則神話,在阿拉伯語中,「沙烏地阿拉伯」意指「幸福的沙漠」,如果從這片土地下不斷噴湧而出的滾滾「黑金」(石油)來解讀,它的確是幸福最好的注解。沙特已連續8年成為中國在西亞地區最大的貿易夥伴, 2008年,中沙雙邊貿易額突破418億美元,這數據也讓人對「幸福」一詞刮目相看;所以沙特很自信的表白:「和許多國家一樣,我們不認為參展上海世博會僅僅是一項花費,相反的,這是我們拓展與中國各種新型合作關係的一個戰略性舉措。」
站在
屋頂綠洲也是沙特館的一個亮點,這座打造出來的空中綠洲有沙特人感情極深的棗椰樹,還有一座「貝爾因帳篷」。有棗椰樹的地方,才有村莊和城市,沙特國徽上都存在著棗椰樹,可見其重要性。「貝爾因帳篷」帳篷是沙漠民族因應沙漠氣候,用山羊毛製成的傳統帳篷。這片綠洲深具特色與魅力,吸引我在屋頂上拍下許多照片。因為視野極好,在沙特館屋頂上俯瞰、眺望許多展館,就連黃浦江風光,載客的渡輪及各種船隻在江面上的移動情景也都一覽無遺。
沙特館迴旋狀的藝術走廊也充滿獨特魅力,不管是由下往上,或由上往下走,都可以一邊聆聽別有風味的音樂,一邊欣賞迴廊牆壁上的阿拉伯文書法作品。在迴廊間從上往下望,會看見底部像一朵花的一座小噴泉,旁邊是一圈繽紛花色的圖案,八條金色板線延伸出華麗的效果。在行進中一層一層繞行時,還可以觀賞牆壁上的文字介紹,它把沙特一路發展的歷程清晰呈現而出,包括從地方市場到國際貿易、從遊牧民到產業領袖、從絲綢之路到出口全球、從原始生活到成熟民族、從本土特色到國際營造、從分散部落到統一王國、從地方產業到國際都市、從貧濟沙漠到世界最大淡化水生態綠洲、從資源匱乏到世界最大能源產地。
這一艘月亮船,一直朝前直航,飛向未來!在經歷種種轉變後,沙特傳達了它獨特的世界觀,面對共同繁榮的渴望。一艘向著聖城麥加的白色月亮船,將滿載友誼,繼續追尋更新城市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