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03 16:26:01瑪利亞

兒子離家出走記

97.8.3
我和老公這兩天都出差,兒子前天找朋友來家裡玩,將整罐魚飼料倒到大魚缸裡,還有養蝌蚪的小魚缸裡,魚飼料碰到水膨脹起來,造成魚缸缺氧,魚群死傷慘重,小蝌蚪們則奄奄一息,上班累了兩天,早上回來看到發臭的魚缸,滿地蒼荑,真是憤怒直衝腦門…...,走到四樓的塌塌米,積木玩具散落一地,房間好不容易釘上去的歐式蚊帳,也被扯了下來,有種全身無力的感覺,我閉上眼睛,攤在沙發上,任頭裡的疼痛一陣一陣的攻擊………..

兒子闖了禍後,畏罪潛逃,昨天即在大姑姑家(亞熱帶)窩了一天,還跟大姑姑一家人去台南探視親友,晚上,所幸就睡在亞熱帶了!我很訝異兒子的「獨立」,也自以為是的大發慈悲起來,「哎呀!孩子其實也是蠻可憐的,父母都不在身邊,只能寄人籬下,…….」心理正想著要如何剛柔並進的將兒子帶回來時,兒子已經回來了……..

「媽咪!我可不可以再去亞熱帶?」兒子在二樓到三樓的樓梯間就開始大呼小叫,我則在四樓冷冷的回答:「不行!」不到三秒就聽到兒子放聲大哭的聲音,一向重視原則的我不予理會,逕自瀟灑的走到浴室,洗一把臉,心想,「這小子每次都想用哭的伎倆來得逞,我可不是省油的娘呢!上班兩天,在家裡闖了什麼禍,都還沒處理,想逃!門都沒有!!而且才剛從亞熱帶回來,也不想陪陪老娘,又要出去,成何體統!?企~」

刻意等到哭聲漸漸停歇後再下樓,沒想到,兒子不顧眾人的勸止,又跟著大姑姑回「亞熱帶」了!!頓時,憤怒再衝腦門,一向受鄰里稱許的好媳婦,也收起慈眉善目的笑容,板起臉質問在樓下的公婆,「為什麼讓兒子又跟人家回家?」公公無奈的說:「ㄚ他就一直哭,說媽媽不讓她去亞熱帶……」我嚴肅的說:「哭就讓他哭呀!不行就是不行!」…….現場氣氛僵住了,我吃不下飯,心理極為難過。

「我真是個失敗的父母,兒子寧願去別人家,也不願意留在父母身邊!」「為什麼公婆不留住兒子,一味順著兒子!」「兒子已經很愛哭了,會更喜歡用哭鬧的方式來要求大人!!」「把魚弄死的事,已經第二次了!上一次,為此第一次打他手心,為什麼,還學不會教訓!?」…….腦海裡更哀怨的回想到自己懷胎十月,茹苦含辛、把屎把尿,將兒子捏拔長大的畫面,不禁悲從中來,落下眼淚,才不過四年,怎麼就覺得孩子已經越來越遠………,一個獨坐床沿的老媽子,望著一片凌亂的家裡,無聲的嘆息……..,這不是至少二十年後才會有的場景嗎?怎麼,現在就在上演了…………

公公勸我晚一點去把兒子接回來,我則賭氣的心想:「不想回來就不要回來,讓你吃點苦頭才會知道家庭的溫暖!」「如果晚上人家送他回來,就趕他出去!讓他知道不聽話的後果!」只是,這樣做有什麼意義,對我而言,算是一種發洩吧!也是一種,對兒子「離家出走」的懲罰!嗯~這樣做感覺上很有作為父母的尊嚴,但是,我要的並不是維護自己的尊嚴、情緒發洩、或是讓孩子得到教訓。我希望,他能明白我愛他;也希望他懂得尊重生命,不能因為自己覺得好玩殘害生命;希望他學會負責,不要逃避;希望他可以愛我,像我愛他一樣……….

所以,為了不意氣用事,我決定先處理自己的情緒,狠狠的把家事做完,再敲鍵盤發洩一下,………是好多了!我很訝異自己的脆弱,原來在情感上,大人有時是比小孩容易受傷的,因為大人容易用「成敗」來殘害自己,用別人的行為反應來定自己的罪;而小孩的受傷,只會來自別人惡毒的語言或行為,這種直接的傷害。

我也覺得自己不該把氣出在公公婆婆身上,孩子不聽話,是「親子問題」,並非「家庭問題」,孩子連自己父母的話都不聽了,如何能期待會去聽爺爺奶奶的話,我很抱歉!真的為自己的態度感到抱歉…………

如果孩子的行為朔造,就只是「正增強」「負增強」「懲罰」…..「延宕滿足」等技巧的操作的話,那其實是不難的,建立一套遊戲規則,貼一棵大蘋果樹在牆上,有時,依其行為表現給些「紅蘋果」或「黑蘋果」……,小孩自會表現出大人想要的行為,那是因為大人有「籌碼」可以滿足孩子想要的,像是玩具呀!零食呀…,只是,大人想要的行為對孩子就一定是好的嗎?我想到一本繪本,「你是特別的」,描寫微美克人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名叫胖哥,胖哥之所以痛苦,是因為微美克人每天愛做的事就是手上拿著星星和黑點點,去貼在別人的身上,表現好就貼星星,表現不好就貼黑點點,………。這跟每個孩子生命中的「蘋果樹」其實並沒有兩樣,只是,負責貼「星星」或「黑點點」的是父母或老師罷了!!
我不希望在這個已經充滿評價的社會,再去強化這些評價,加諸在孩子身上,從小就讓孩子感受自己是「成功」或是「失敗」的。

或許,外顯行為並不是那麼重要的事,我們之所以覺得重要,是因為那是被人家看到的,做父母的有社會上的「道德壓力」,因此常會因為孩子的行為表現覺得蒙羞,而遷怒孩子,或希望立竿見影的改變孩子,透過權威強迫孩子配合自己的要求,孩子賞臉就是父母的成功,孩子不賞臉,就是父母的失敗。

「內在的需求」好比是植物的根,「外顯的行為」是長出的樹苗,樹型不美,長得不健康,常常是因為養分、水分或根部病蟲害的問題,而非靠著剪枝、立支持架就能解決,我期許自己是一個能從「內」做起的父母。讓孩子有健康的心理,不易被動搖的自信,會愛自己,也會愛別人,……..這好像就是人家說的,父母所沒有的,總是希望孩子能擁有…….

圖片說明:從小鳥一出生,就是準備離巢的開始.....
Kate 2008-08-11 23:51:58

你們一家子也太愛哭了吧,
以為在演"真情滿天下"啊,企~~~

瑪利亞 2008-08-11 13:59:37

後來,兒子回來後,老公一問他為什麼把魚弄死,他就哭了.....
後來他跟我道歉,我也哭了.....
母子倆哭成一團
也忘掉什麼剛柔並濟、恩威並重了.....
"下次不可以再這樣了!!"
"媽咪!我知道了!下次不會了!!"
"嗯!....我相信你"我相信他的決心,但是也了解人性的軟弱,
不管成功或失敗
能彼此相信,彼此在乎,也就足夠了......

Kate 2008-08-09 11:45:47

孩子為了好玩而闖禍傷害生命再所難免,
但要在為他善後後才質問或教育他生命的價值是很難的,
因為對他們而言"時間"過得比大人快,
記憶及感受當然也就更快淡忘,
若真要著手在他的教育上,
不如再讓惡臭等個一天,
等他回來陪著他去處理那些屍體,
也讓他聞聞生命腐敗的味道,
那時邊"收屍"邊做生命教育,
我想會比較有效的,
既不傷彼此和氣,
也達到了你想要他學習尊重的目標!

小孩的言行是環境造成的,
除非環境有某種程度的改變,
他們自然就會跟著"應變",
在現階段你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無法改變之下,
就不要對自己那麼苛責了,
小孩有他自己的生命旅程要走要過,
不見得什麼都要100分才代表成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