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嫁娶
舊結婚習俗:
我國傳統的婚禮分為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等六個過程,稱為「六禮」。古時在進行婚禮時,首先要問名,稱議婚。議婚中最重要的就是「排八字」,也稱合八字。男女雙方經過相親,並且都滿意後,男方就要請媒人到女方家索取女孩的八字。取回後要將八字置於祖宗的牌位前,以卜吉凶。三天內如果家中平安無事,則將男方的八字送至女方家。女方在收到八字後,若認為合意,則將男女倆人的八字合寫一張,送回男家,不同意則僅將原件退回。
問名完畢後雙方就可選一吉日舉行文定,或稱「過定」、「定聘」、「攜定」等。
一切備妥後,男方在出發前往女家納采之前,要先行在家舉行祭祖儀式,並將納采用的盒仔餅或大餅上香祭告列祖列宗,請示列祖列宗保佑這段姻緣美滿幸福。
納彩:
出發:男方應攜帶聘禮(六或十二禮)出發前往女方。
將至女家前百公尺再鳴炮,女家亦鳴炮回應,表準備妥當。
迎賓:納徵,媒人先下車,其餘的人接著下車,
新郎由女家小輩開車門請出。
男方抬春樹聘禮進入女家,女方親友將聘禮陳列大廳。
介紹:來客坐定之後,新郎坐首位,準新娘由一有福氣的婦人引導出堂。
捧著甜茶向男方來賓敬茶。
媒人正式介紹雙方親友認識,先介紹男方給女家。
拜祖:女方在接受男方聘禮之後,
敦請一位福壽雙全的長輩,在祖先神位前,
進行點燭、燃香、獻餅、獻禮(男方所送來的餅與禮盒)。
壓茶甌:片刻後新娘出堂收茶甌,男方親友需以紅包壓茶甌。
戴戒指:在雙方家長親友的福證下,新娘面向屋外坐在自家正廳中央
(若招贅則面向內)坐高椅,
腳踩小圓凳,戴戒指於中指(男左女右)。
通常只套到第二節,再自行套到底,新郎將紅包交給準新娘。
女方父母(如不收聘金者,則把紅紙收起來,現金當場退回男方)。
回禮:女家對男方所送來的禮物和聘金接受部份,
並回禮以禮物六或十二件。
(衣料、領帶、鞋襪等交給媒人帶回作回禮)。
訂婚喜宴:訂婚儀式完成後,
女方備茶點開筵席來招待男方(座位男右女左),
男方應將壓桌禮紅包交給女方答謝,
且需在酒席未結束前,即先行離去。
送客:宴畢,女方小輩捧面桶給男方客人洗手,
如在外餐廳則免,送客不說再見。
走至門口時,岳父則給新女婿一個「賞面禮」,
準新郎母親亦給新媳婦一個「賞面禮」。
六件禮:
訂婚聘禮,聘禮不僅代表男方家報答女方家長的心意,感謝女方家含辛茹苦撫養即將過門的新嫁娘,同時也代表了男方的面子。可分為六件禮或十二件禮:
大餅,即漢餅;
盒仔餅,即禮餅---大多以西餅為主,搭配小甜點;
米香餅俗云:「吃米香嫁好尪」;
禮香、禮炮、禮燭 排香一對,禮炮,禮燭用成對的龍鳳燭;
米、糖仔路、福圓(龍眼乾),有多子多孫多興旺之意。
聘金、金飾、布料,聘金分大聘、小聘,女方通常收小聘,金飾和布料,多為準婆婆作為給媳婦的見面禮,婚禮當天,新娘必須將它戴上。此外新娘的衣裙、皮包、皮鞋也由男方備妥。
十二件禮(多加六件):
四色糖,冬瓜糖、巧克力糖或金棗、冰糖及桔餅;
好酒兩打,意謂一年二十四個節氣中都平安順遂;
麵線象徵「美滿姻緣一線牽」,以十二結為佳,用以祝福新人福澤綿長;
豬,可以全豬、半豬代表,或以一豬腿聊表心意;
醃雞、母鴨,表示婚姻永固,一片祥和;
其他:如喜花、罐頭、珍品等。
男方所送給女方之禮中有些是必需退回給男方的,如福圓、醃雞、禮香、禮炮、禮燭。豬則只收一半,分給女方親友。禮餅也應由女方家長回贈數盒給男方。
女方回禮女方必需為準新郎準備幾項貼身用品,包括:西裝料、襯衫、領帶、領夾、皮包、皮鞋、皮帶、襪子、對錶、首飾等。講究禮儀的女方,也會準備如下幾項傳統物品:
煤炭象徵新人的愛情如烈火般愈燒愈旺。
穀或麥象徵嫁出去後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黑砂糖讓男方親友用黑砂糖煮茶喝,甜甜嘴,好討人喜愛 。
肚兜用圍巾疊成肚兜,兜中置手帕、紅包,希望新郎倌將來能鴻圖大展。
蓮蕉花和竽葉蓮蕉花和竽葉是易於繁衍的植物,意喻多子多孫多福氣。
石榴石榴花也代表多子多孫。
桂花富貴之意。
訂婚俗禮:
男方準備禮金:相見禮,新郎贈予開車門的小孩。
吃甜茶:新郎為親戚準備,於新娘奉茶時送給新娘。
舅仔禮:新郎贈給準新娘未婚的弟妹。
端臉盆禮:贈給端臉盆來賓洗手之幼賓。
端茶禮:送給引導準新娘奉茶之福祿雙全之婦人。
點燭禮:送給舅舅點燭祭祖之禮。
拔面禮:送給準新娘化妝禮。
酒席禮:俗稱「壓桌」,視女方備辦酒席的費用。
媒人禮:應比女方稍多。
結婚迎娶禮序:
訂完婚後,接著就要決定結婚的日子。先由媒人請算命先生選定適合男女兩家的吉祥日子,然後由男家正式送「請期迎親書」及「請期禮書」,並附禮品送往女家。女家以返書及朱履、錦襖等做答禮。過去迎娶分單頂娶與雙頂取兩種:
單頂娶:新郎在家,不往女家親迎,而由媒人至女家接新娘。
雙頂禮:男家備新郎轎及新娘轎各雙頂(現都以轎車為主),由新郎親至女家迎娶者。
迎親:
迎親車以雙數為佳。途中應放鞭炮以示慶賀。習慣上每輛轎車除司機外,至少須再坐一人,其中媒人要坐在第一部。車至女方家,一男童捧著圓盤內有兩粒橘子,請新郎下車,應給紅包答禮。新郎出車門後,女方親友請他入廳堂並奉蛋茶。
蓋頭紗:
新郎給予捧花、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叩拜父母而新郎僅鞠躬行禮即可;並由母親蓋頭紗,將新娘挽出大廳。新娘由媒人挽出大廳,與新郎站在一起,男左女右的面向神明。先由女方的舅父或長輩點燭、燃香, 再由新人上香,先拜神明,再拜祖先;接著新人行三鞠恭禮叩別父母。禮成後,挽著新娘步出女家。(離開時不可向女方家人說再見)
出門:
新娘在婚禮當天地位最大,不得與天爭大。須請一位福份高的長輩持黑傘護或八卦竹篩上車,離開時,不可說再見。
禮車:
禮車上懸掛一棵由根至葉的竹子意「有頭有尾」,竹端繫豬肉一片,防邪神百虎。車後方則有朱墨畫的八卦竹篩象徵繁榮。
敬扇:
新娘上禮車之前,由一名小男孩將置於茶盤上的扇子給新娘,新娘則回贈紅包答禮,此稱為「敬扇」。
潑水:
娘上禮車後,女方家長將一碗清水撒在車後,代表女兒已是潑出去的水;並祝女兒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擲扇:
禮車啟動後,從車上擲出繫紅包的摺扇,謂棄壞性子。
燃炮:
一路燃放禮炮,車抵家門時,家人應燃炮城。以慶賀告喜。
摸橘子:
禮車至,由拿著兩粒橘子的孩童來迎接新娘,稱「捧甘」。新娘要摸橘子,並以紅包答禮,表示夫妻婚後甜如蜜的涵意。
牽新娘:
禮車抵達家時,新娘由男方一福氣長輩持黑傘或竹篩頂在新娘頭,此為「避邪」,並扶持新娘入廳。
忌踩門檻:
新人絕不可踩門檻,而應橫跨過去,因門檻代表門面。
過火盆、踩瓦片:
新娘過火盆,謂「去邪」;並踩瓦片喻「過去時光如瓦之碎」。
拜天地:
新人合祭祖先,新郎再帶新娘入新房。
進洞房:
以竹篩覆床,新人共同坐在預先墊有新郎長褲的椅上,謂兩人同心,並求日後生男。同時,這條長褲的口袋中放有偶數枚的銅弊,又象徵夫妻倆同坐「財庫」,財源廣進。接著新郎掀開新娘的面紗,倆人合飲交杯酒,食新娘圓。並吃甜湯,像徵「早生貴子」。
觀禮喜宴:
宴請客人,同時舉行觀禮儀式。當日晚上,大開喜筵款待親戚朋友。席間由一長者代表主家,向賓客作簡單介紹,並致歡迎感謝之意。新郎新娘坐「上席」,左右均為長輩或近親,普通親友則隨便入座即可。宴至一半,新郎新娘要由媒人及雙方家長陪同,逐桌向來賓敬酒致謝。
送客:
喜宴畢,新人於門口送客,茶盤中有煙和喜糖。
吃茶:
賓客離去後,男方家親友喝新娘的甜茶,說吉祥話並贈紅包。
探房:
女方親友返家前,由媒人引領進入新房,謂「探房」;此時,新人起立給探房者各一個大紅包,至此婚部結束。
婚禮前夕:
男方家在婚禮前一天要酬神,拜祖先床母。
安新床後找一位男孩同睡新床,以期早生貴子。
新娘出發前要與家人一起吃飯,表示別離,大家要說吉祥話。現多已省略。
男方應備辦酒、排香、禮紙、蠟燭(為敬女家祖宗用)。
婚禮當天:
婚禮當天忌生肖屬虎的人觀禮,避免夫婦不和睦或不孕。
新娘出門時,嫂嫂不能相送,因為「嫂嫂」音同掃帚星的“掃” 。
新娘離家前總忍不住哭泣,傳統稱新娘哭得愈傷心,表示日後會愈幸福;
由於顧及臉上的美妝,長輩則事先告誡新娘必須強忍淚水,省卻補妝的困擾。
婚禮當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而新娘更是不能躺下,否則可能一年到頭都病倒在床上 。
新娘的衣服忌有口袋,以免帶走娘家財運。
洞房花燭之夜,新娘不得進廚房取水,要由女童代她取水,新娘以紅包致謝。
男方家人並擇一生肖屬龍或蛇的男童,讓他在床上翻來覆去,
祝賀新婚夫妻早生貴子。
婚禮後:
結婚後第二天,新娘就在新郎的陪同下,向直系和旁系尊親一一請安問候,並各贈禮品,俗稱「見面禮」,而眾尊親長也都贈紅包答禮。
結婚第二天起擇一天的早上,新娘的娘家兄弟,即俗稱的「舅仔」,要拿著禮品和紅花,來探望新婚的姊姊和姊夫,順便換取載在新娘頭上的紅花,象徵新娘已得子,這時姊夫就得贈紅包答禮,即所謂的「舅仔禮」。
新娘拜完尊長後即完成「成婚禮」正式被接納為丈夫家的一份子。
新婚後,娘要選一天陪同夫婿返家省親,攜帶禮品相偕回女方家稱「歸寧」,中午岳家以男女當事人為首席設宴款待,俗稱「請子婿」,成婿禮逐告完成。但必須在當天日落之前回夫家,不能留在娘家過夜。
女婿辭歸時,女家要備一對雛雞,俗稱「娶路雞」,並備兩支甘蔗,頭尾不可缺,用紅紙或紅絲帶紮好。
帶回的雞不可殺,要養好長大。甘蔗可食用但要留一部份栽種表繁衍不息。
歸寧回來後,媒人的任務便告完成,新郎要帶禮物到媒人家道謝。
結婚前一天男方祭拜天公
在供桌圍上彩緞面的八仙綵。
頂桌上供三個彩色紙製的燈座,代表玉皇大帝。
由午夜子時十一點起至凌晨一時開始祭拜。
准備供品:
五果:香蕉、李子、鳳梨、米糕、生仁;
六齋:木耳、金針、碗豆、菜心、香菇、蠶豆、桂圓任取六樣;
清茶三小杯;
紮紅紙麵線;
半生熟五牲;
紅龜粿、發粿;
酒五小杯;
桌旁兩側各用紅紙繫上一支帶尾的全支甘蔗,
俗話﹝吃甜甜、生後生、平安大賺錢﹞;
閹雞或公雞。
上供品;
點燭火;
神前獻茶、酒;
焚三柱香迎神,祈求婚事順利;
望空行三拜九叩禮;
敬酌第一次酒;
擲茭以問神明是否降臨;
如果神明降臨,敬第二次酒;
有祈禱於神明者,擲茭請示神明;
香燒至三分之一時,雙手捧持金祇、爆竹拜供神明;
燒五色金(天金、頂極金、壽金、刈金、福金)及燈座;
燃放爆竹;
敬第三次酒;
擲茭,請示神明是否用餐完畢;
如果用餐完畢用酒撒於祇灰上;
收拾供品,禮成。
拜堂:
准備供品:
半生熟三牲;
飯菜六碗、十碗、十二碗;
水果;
清茶三小杯;
酒七、九、十一杯;
湯色湯圓三碗;
紮紅紙麵線;
糖果、發粿及納采用的盒仔餅或大餅;
上供品(酒幾杯筷子就幾雙);
點燭;
獻茶、酒;
新郎新娘焚三柱香,稟告祖先這門親事已完成;
向男方父母行拜見禮;
夫妻交拜,進入洞房;
香燒至三分之一時,雙手捧持金祇拜供祖先;
燒刈金、大銀、往生錢、紙黃金、馬蹄銀及冥用現鈔;
將酒撒於紙灰上;
收拾供品,禮成。
女方辭祖:
准備供品:
熟三牲;
飯菜六碗、十碗、十二碗;
水果;
清茶三小杯;
酒數杯;
湯圓三碗;
發粿及男方納采用之禮;
上供品(酒幾杯筷子就幾雙)。
點燭火。
獻茶、酒。
焚香三柱稟告祖先今日出嫁,感謝祖先多年來的照顧。
香燒至三分之一時,雙手捧持金祇拜供祖先。
燒刈金、大銀、往生錢、紙做黃金、馬蹄銀及冥用現鈔。
將酒撒於紙灰上。
收拾供品,禮成。
【同姓不婚】
《左傳》云:「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白虎通義》云:「不娶同姓,娶同姓者一國同血脈,遂至無子孫。」
《國語》云:「同姓不婚,懼不殖也」,「娶妻避其同姓,畏災亂也。」
到了現代,這些說法依然具有科學的根據,和符合優生學的。同姓不婚的禁忌普遍存在於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一些觀念較傳統的家庭,認為同一姓氏的男女並不適合結婚,認為同姓結婚,血緣太近,子孫後代容易有生理上不健全的情形發生,這是人類繁殖累積下來的經驗。而人們對於同姓不婚的態度、形成原因、所持理由,有很多不同的看法。隨著時代的改變,現在人們已經不再堅持同姓不婚的原則,但仍有未出五服者不婚的習慣。
在遠古時代,當時人們並不重視血緣及親屬的關聯。
到了西周時期,社會制度也由母系演變為父系,漸漸確立了以婚姻聯合異姓的宗法制度,其特色即是「異姓通婚」。
在現代社會,人類的血統關係,經過了數千年來融合及混雜的結果,「姓氏」已不再是同一血緣的標誌了,沒必要也沒有多大的意義了。人們要關心的應該不是同姓不同姓,而是血緣近不近的問題,如堂、表兄妹就不適合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