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禮程序與儀式
一、奠禮:
家祭、公祭。又言告別式。現今都有專職司儀人員,於利掌控奠禮之時程。禮堂之準備。在舉行奠禮儀式前,家屬除兒子、長孫、女兒在柩邊準備引爐外,其餘子孫應進入會場的最前方之席位準備參加宗教儀式。
二、移柩:
一般由宗教師(禮儀人員)指引,並有抬柩人員將靈柩移至禮堂靈案內。由兒子與長孫各執杖與招魂旛恭請靈位與香爐,安靈位於靈案之內中央位置。
三、告靈:
由長子點香稟告尊親靈位要舉行奠祭。道教:講經、加靈。天主教、基督教:彌撒、證道。念復會:誦經、或唸經。道親舉行獻供。宗教儀式時間不宜太久,以免影響到家祭和公祭之時程。
四、家祭:
分為家族祭拜、族親祭拜、姻親祭拜。
家族祭拜:其子媳、女一同祭拜。內孫一同祭拜。外孫一同祭拜。內外曾孫一同祭拜。義子、義媳、義女一同祭拜。護喪夫(妻),夫妻為一生中最親近的人,故務必要堅忍地到靈前上香獻花致敬及惜別。
族親祭拜:其同宗之兄弟、堂兄弟之內親、同宗堂兄弟之妻小、(屬兄嫂、弟媳、侄、侄孫)等。有一同祭拜由最長者主祭,亦可按輩份而分次祭拜。
姻親祭拜:以亡者同輩,其子之姑丈、姑姑,子之舅舅、舅媽、父歿者姑丈、姑姑先祭拜,母歿者舅舅、舅媽先祭拜。其次子之姨丈、姨媽。媳婦之娘家親、女婿、義女婿,(一般女婿、義女婿不得代理,需個別行禮祭拜,但不行跪拜禮。)侄女婿。孫媳婦之娘家親。內外孫女婿。曾孫輩之娘家親。其他姑表、姨表之親戚眷屬等。此姻親祭拜可按輩份分開祭拜,亦同合併一同祭拜。
五、公奠祭拜:
冶喪會公祭(無治喪會者免)。
報故人生平事略:(同時致感謝詞)由家族或治喪會,推聘一位口齒清楚的人擔任。
各機關團體奠祭:每一單位都需有主祭者,大部份都由各團體之首長或首長之代表為主祭者。如有(唁電)可請司儀或代讀者面向家屬唸其唁電文。
六、遺族謝詞:
由家族推一人向來申致謝意,也可請地方名人代理遺族致謝詞,致謝辭時,遺族要向來當面答謝禮。而所有參加公祭之親友需起立。
七、自由拈香:
來拈香時,家族需分例兩邊(男家屬例禮堂之右邊、女家屬例禮堂之左邊)。來拈香三次,向遺像行鞠躬禮,在與左右家屬相互敬禮。
八、安釘禮:
封釘與安釘不同,入殮後在當天或一、二日內其家族和至親好友瞻劈遺容後,如喪父由族長、如喪母由母舅親視後在靈柩四端各釘一長釘稱為封釘。但入殮當天族長或母舅未能到場,乃直接由棺木店仵作為之。而於山殯日當天舉行安釘儀舉行執斧點釘之儀,必須是亡者之親(堂)兄弟(或別人代表),如無法找到親堂兄弟或其後代時可另請他人。養子、嗣子除家屬有特別指定外,一律由親生的那一方主持安釘禮儀。點釘的細節葬儀社應都會安排,點釘時會有人唸祥語:(一點東方甲乙木,子孫代代居福祿。二點南方丙丁火,子孫代代發家火(產)。三點西方庚辛金,子孫代發萬金。四點北方壬癸水,子孫代代大富貴。五點中央戊己土,子孫壽元如彭祖。)長孫把孫釘咬起,放於靈桌上香爐內,於除服時焚之,求子孫世代繁昌。
九、旋柩:
由道士吹打,引子孫繞柩三匝,正三反三而畢。其意表示不忍親去,依依不捨之意。
十、啟靈:
從前都由宗親扛柩,現今多由葬儀社安排人員抬柩。靈柩往靈車處移動,子孫要跟著爬出來,跪送靈柩上車。出殯行列啟靈一段路後,應擇適當地點讓靈車暫停,家屬須向後轉,向送殯親友跪下或鞠躬感謝並婉辭他們請留步。而族長或長輩會把子孫一一拉起來繼續前進。不到墓地之友應把送殯標誌(服制)除下而回,喪家辦理之遺席(喪宴),賓客應參加,此時可先行開動,以表散席。
十一、安葬:
靈柩到達葬地,大多依地理師所擇之時辰落柩下葬。民間必先扶靈柩入壙,掩土封壙後才舉行安葬禮儀。靈柩入壙掩土前,道人士讀落壙經文,並由仵工在靈柩腳方鑽一孔,使空氣流入,屍水能流出,屍身能早點骨化。將柩下壙,覆靈旌於柩上。由兒子以麻衫衣裾土洒入壙中,以示親手埋葬親人。其次舉行點主禮儀。其意義為子孫求吉運,古時多請賢達者用硃京筆在魂帛(神主)上的王字點硃為主字。繼而以墨筆在硃點上點。現今多請地理師或道士為之。魂帛(神主)需由逝者之兒之背負跪於墓壙前,接受點主。點主之人需二口出祥語:提筆向天一指,對筆言:指日高陞,一生呵成,和氣致祥,奕世永昌。提筆向神主的上、下、左、右、中邊點邊言:點天天清,點地地靈,點耳耳聰,點目目明,點人人長生,點主主分明。以硃硃筆往神主上之王字上點成主字,把硃京筆向東方或向陽入之處。繼以墨筆在硃點上點墨而言:點王為主,點主主安。或言:點前光明,點後裕後,點王為主,子孫昌盛。現今亦有不舉行此禮儀,都由道士在墳前舉行宗教儀式時,順便點一式。客家習俗也有在奠禮前舉行告靈,告祖、告天之後在禮堂舉行點主。
十二、撒五穀財丁:
當點主畢,道士撒五穀子在墓園,乘一此分給子孫帶回去象徵子孫繁衛,撒五穀子時道士口出祥語:「一把種子散出去、千災萬厄盡消除。一把種子散入來、代代子孫大發財。一散東方甲乙木、代代子孫皆發福。二散南方丙丁火,子孫代代發傢伙,一散西方庚辛金、代代子孫富萬金。五散北方壬癸水、代代子孫作立委。五散中央戊己土、代代子孫壽元如彭祖。一把種子撒呼完、代代子孫中狀元,釘子放下來,添丁又發財」。(五穀子其中之錢幣有創業發財之引頭,回家後宜把這些錢幣合在你所作之事業本錢內,不宜存放一市而無流通應用。以上為土葬之過程,供參考之,一般都依當地之習俗和各族之習俗來舉行喪葬禮規。由於時代的變遷,政令的倡導,葬地的難覓,現今以火化者佔多數。
十三、火化:
告別式後出殯,移靈柩至火化場,需舉行家屬奠拜,告知亡靈要火化,叫亡靈要離開軀體,獻花、敬酒、獻奠品。拜後燒金紙。順便把喪服一同焚化。
十四、入窆火化:
火化場管理人員通常要求亡者之子孫親自點火或按電鈕以燒化靈柩。民間往往不忍心當兒女者親手燒自已父母,因此都請火化場人員代為點火焚化,喪家需備一份小紅包致謝。火化儀式完成後,家屬奉遺像和靈位回喪家(返主)。並連絡時間取骨灰,擇日進行安葬或安置於納骨塔。如骨灰安葬與土葬禮規相同,只不過靈柩換為靈骨甕。為節省土地利用及喪葬費用大都置於納骨塔。若火化日非骨灰奉厝日,其骨灰入甕後需暫寄納骨塔(暫厝),等到奉厝日期時辰到才奉放其位。
十五、返主:
土葬畢或火化畢,將神主牌位返喪宅供奉。稱為返主。由長孫捧斗(神主安放在豊斗內),恭請神主返家供拜。要入家門時,未送山之家人或親友需出門神主入門。而後安靈。
十六、安靈:
設靈棹排香案遺像,供物祭品等,如有做靈厝者也置放之。子孫一同,由長子主祭上香。以後每日晨昏二次捧飯,至滿七除靈,去靈棹,將神主牌及香爐供奉在祖先牌位之左側,亦有用一小籃子吊在壁上,把神主牌及香爐安於籃子內供拜。除靈後每日焚香供拜,捧飯改為初一、十五到對年。
十七、作七:
頭七由兒子辦理。 |
首七拜秦廣明王。 |
二七由媳婦主祭。 |
二七拜楚江明王。 |
三七由出嫁之女兒主祭。 |
三七拜宋帝明鬥。 |
四七由出嫁侄女主祭。 |
四七拜伍官明王。 |
五七由出嫁孫女祭祀。 |
五七拜閻羅天子。 |
六七由出嫁姪孫女或曾孫女祭祀。 |
六七拜變成明王。 |
七七又稱滿七由兒子主祭,以表有始有終、功德圓滿。 |
滿七拜泰山明王。 |
※每七為七日,迎奇數為大七,迎偶數為小七。客家人以四七為女兒七,與閩南人以三七為女兒七略有不同。現今由於社會的變遷,生活繁忙,有將七七四十九天改為二十四天的作法。
※其方式:頭七與滿七各為七天,中間每隔兩天作七一次,其計算為:如亡者初一逝世,則初七為七,初九作二七,十一日作三七,十三日作四七,十五日作五七,十七日作六七,二十四日作滿七。共二十四天。每次作七都以子時(前一天晚上十一時至一時)開始作,又通常都以頭七、三七、五七、滿七較為隆重。一般作七子時延請道士誦經,中午午時才備敬品菜碗祭拜。誦經之時大都備鮮花素果即可。
※滿七除靈,子孫拜供品後,即除孝,子孫可以理髮修容。作旬拜判官,亦即移送法院審理後宣判一樣。
十八、作旬:
由滿七後隔十天作一旬,需作四旬。頭旬拜崔氏判官,二旬拜李氏判官,三旬拜韓氏判官,四旬拜楊氏判官,有此地方將作七與作旬混為一談,通常只作七、不作旬。
十九、百日:
逝世當天算起一百天所作之祭祀,此日子孫需前往墓地或納骨塔,不需帶祭品,向土地公神位及亡者上香祭拜。家中廳堂神玊前備祭拜供品,拜平政明王。部份地區亦有提前做百日,即依男兒人數加上長孫,由百日的日數古除,亦有做日的天數不起過亡者的歲數。亡者之子媳、兒女、孫子需一同參加祭拜。
二十、對年:
拜亡靈及轉輪明王、合爐。俗稱(忌日)現今改為對年後選擇一吉日舉行,亦有在作對年當天舉行。為作對年當天擇一吉時作對年,(需請道士頌經)。
二一、三年:
滿三年之日為之、現今為省事起見,在做完對年法事後,另再準備一份祭品、於下一時辰做第三年法事、但必須口頭上告知亡靈。
二二、合爐:
(一)亡者魂帛前上香,獻供品,告以今日要將其名位敳入列代祖先牌位。
(二)對列代祖先牌位(公媽龕)上香,獻供品,告訴列代祖先今日良辰要將某靈位入祀神主龕內。
(三)打開公媽龕,書寫新魂之生卒之時日年月日時,並將其魂屬何祖何宗之脈系。後代之子孫才能清楚此祖先為第幾世與他何關係,否則過幾十年後如沒有族譜者,可能會弄不清這些祖先的關係。
(四)將神主牌焚化。在焚化前要從祭拜亡魂的香爐中,取一小撮爐灰入祖先香爐內。
※祖先牌位書寫(漳州)以五字生、老、病、死、苦。要符合(生、老)字數。
※(泉州)以五字生、旺、死、絕。要符合(生、旺)字數。
※只祭拜至七祖。(九賢七祖)考,祖,高,太,始,遠,開基,壇,遙[兩生合一老]。
二三、安神主位:
從新把公媽龕安歸位,子孫、姑姊都應回來祭祀,要拜湯圓,以示除服復古圓滿。以上為合爐過程,一般都需請(地理師、道士、擇日師)先生來處理。其過程細節還須由先生來幫忙合爐、請靈入龕、化神主對年:逝世一週年,又稱小祥。若逢閏年提前一個月,亦有請擇日師另擇吉日舉行,但不宜過對年之日期。家中準備酒餚果品祭拜亡靈及都市明主。並邀出嫁之女兒、侄女、子孫等一同參拜。牌、安香、寫家譜等。合爐前喪家,逢年過節不可做年糕,一般姻親會為其準備。家中不拜天公,姻親拿年糕來,需回糖、米給姻親以是答謝之意。
二四、培墓:
培墓需備酒餚、敬果、三牲、水煮蛋; 糕餅、冥紙等。有此地域習俗需鳴炮,有些地方則無此習俗。新墳第一年需在清明節前擇一吉日培墓,第二年在清明當天培墓,第三年在清明後擇一吉日培墓。
二五、掃墓:
祖先之瑩墳掃墓時必須要約集該墓之有關各房子孫一同前往掃墓,同時清明掃墓當天,各房子孫都需到齊,現今社會各房各居一地,為事業打拼,宗親之連繫更為困難,因此其宗親之連誼可利用清明掃墓祭祖之日來相互問安。其掃墓需備敬品較為簡單,都於鮮花、敬果、糕餅、飲料、墓紙、冥紙等。及清除墓園雜草雜物之工具。由於社會形態的變遷、工作的忙碌,墓園於走企業經營化。更使得宗親連誼難成,其各房子女在同一社會單位工作,都不知道對方是那房宗親,要如何稱呼,其輩份的順序為何?因此有心之宗長需附於傳承之使命,把家譜建立,連絡各房宗親
祭祖掃墓之事宜,以達其族脈淵源流長。
上一篇:靈厝入厝
下一篇:殯 葬 管 理 條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