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04 08:24:28子毓貓

棒球? 來寫吧!

■ 陳穎


二○○五年四月十四日,淡江大學資圖所數位典藏研究小組啟動一項計畫,利用嶄新的方式來建設一個收藏台灣棒球史料的數位博物館:台灣棒球維基館( http://twbsball.dils.tku.edu.tw/ )。

維基館的主要編輯群來自各行各業,年齡層散佈五、六、七、八年級生,唯一的共同特徵是:對「棒球」這項主題感興趣,並願意無償貢獻心力來充實館內內容,為記錄台灣棒球發展的歷史共同努力。至二○○七年三月二日為止,館內已有八千八百六十四個合乎標準的頁面,每個頁面平均被編輯六點五五次,總編輯次數達到十四萬零三百一十六次,共有超過兩千三百六十四萬四千四百四十四人次瀏覽過該館。

由於任何人都可以自由編輯館中內容,所以維基館的館藏資訊是不斷變動的,但也因其非「權威性」的關係,維基館的資料是有可能出錯的。以前中國時報的記者「吳清和」的頁面為例, 二○○七年二月二十二日的歷史頁面有以下一段文字「吳清和因抄襲『足球』一文而被解雇,但隨即由該報生活組續聘。」但事實上,吳清和並沒有被該報生活組續聘。由於維基館隨時可以更新的特性,這段錯誤馬上在二月二十三日被更正為「吳清和因抄襲『足球』一文而被解僱。」並且新增了釐清該錯誤的資料來源。

如果你對棒球有興趣,想對台灣棒球貢獻心力,現在就來編輯台灣棒球維基館吧!

(作者為棒球迷,文教業者)

【2007/03/04 自由時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mar/4/today-o10.htm

註:這篇是「典藏棒球歷史─台灣棒球維基館」略有刪減後刊登於自由時報自由廣場的。
zen 2007-03-08 23:57:48

差不多是這個方向
其實 把他朝大眾歷史的方向編 很有看頭吧
臺灣的棒球熱 有再復甦的跡象
只要職棒再健康一點 給社會印象再好一點
然後 再多一點介紹各級棒球表現

但其實這個很難寫 以人為主軸貫穿 要的是知名度
但在人和人之間 必須點出棒球史的架構 還有一些重要棒球組織 制度 歷史演變 用人把所有的年表年代串聯起來

不過 我認為 寫的好 是一部經典 而且有文獻價值 更能夠賣座喔
挑戰看看吧
您不是以棒球書寫作為志業嗎?

版主回應
引用自己的文章:『我很高興自己不需要以興趣維生,也不需要太介意閱讀自己文章的人有多少,但對那些持續以熱情從事棒球書寫,並希望未來能以此為志業的朋友們,我仍要跟你們說一聲:「加油!」』很明顯我沒有把自己包括在內。這題目我的確很有興趣,但是寫作所需耗費的心力可預想是非常大的,需要有很大的「浪漫」才能甘之如飴。話說回來,如果是你的話,如何讓這樣的一本書「具象化」呢? 2007-03-09 00:46:01
zen 2007-03-05 09:34:16

我本來也是想這個
但後來想想 如果要讓一般讀者更加入門的認識
除了這個 應該還要認識一些組織(例如協會或球隊)
所以才拉到一百
這樣來說 詳細來看 應該拆成兩部分

因為我覺得某些人或組織雖然沒有廣為外界所知
但很可能在推廣上扮演關鍵角色
當書寫成為一種工具並且已經有足夠份量的人出現時
我以為應該也把那些默默努力的人帶出來

版主回應
您不可不認識的一百位台灣棒球人物? 2007-03-05 20:12:49
zen 2007-03-05 00:51:56

我想問個蠢問題 雖然我從小也斷斷續續看棒球
也讀過幾本臺灣棒球史的書
但 對於棒球 沒各位這麼熱衷
問題: 如果要開列一百名對臺灣棒球最有貢獻的人名/單位清單

你會願意開嗎? 另外 還要附上相關連結或者資本資料簡介

這是我看了你的網站之後的發想拉 如果是這樣的方向 應該會有出版社願意出版(當然還要提出版計畫) 這對於您這樣有志於棒球書寫的人來說 或許可以多一個和大家分享的可能性

也可以讓台灣的讀者多一點了解台灣棒球發展史
(這不是出版社邀稿喔 純粹是我個人觀察 至於適合提案的出版社有 前衛 遠足 遠流 果實 東觀) 參考看看

版主回應
你說的這個我有想過,不過內容跟你想的有所不同,我曾經想書寫台灣近代棒球曾經發光的五十位棒球人。

不過後來跑去寫其他東西一直沒動。
2007-03-05 01:4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