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3 09:58:54osyga46060

【藝評】春晚:一種年味和儀式

因為這不是一般的節日,這可是“過年”。在中國人眼中,這是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也是最值得全傢守候與呵護的時刻。過年究竟是過什麼呢?過的是一種感覺,過的是一種年味,過的更是一種親情和文化。想想大年三十晚上,一大傢人圍在桌旁,包餃子吃年夜飯,順帶談談一年的見聞、親歷和感受,也順便看看春晚,這種闔傢團圓的感覺是不是我們心中最幸福的感覺?這種感覺是不是早已在你我心中根深蒂固?

如今瞬息萬變的新媒體社會裡,信息爆炸和信息過載已成為讓人困擾之事。人們時刻都有太多的內容可以去選擇,太多的視頻需要去欣賞。譬如最近兩年春節期間,單單刷朋友圈和搶紅包就夠大傢忙活一陣的,誰還有工夫真正去看春晚?更不消說像十幾二十年前看春晚時那樣,不少人都是很投入地從頭看到尾,甚至連結束時的片尾字幕都一字不落。如今,這樣的場景再難看到。

換言之,總有一些文化會隨時間的流逝逐漸成形並且沉淀。尤其在快速變動的新媒體傳播環境和急劇轉型的社會中,春晚這種儀式感可能更重於內容。就像臘八節要喝臘八粥,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夜一樣。從1983年開始播出到現在,春晚走過瞭35年的歷程;可以說已成為改革開放之後,中國人的成長記憶當中一道不可缺失的印痕。這道印痕早就牢牢刻上瞭春節和年味的標簽。就像電影界的奧斯卡,抑或音樂界的格萊美。很難想象在全球華人心中的春節儀式中,如果缺瞭春晚會是什麼樣子。

更多猛料!歡迎掃描左方二維碼關註新浪新聞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看似有理,竊以為其實不然。試想一下,每到春節,我們很多國人不遠千山萬裡,無論乘坐飛機火車還是搭乘長途客車,抑或自駕摩托車,春節一定要趕回傢。哪怕隻待一天,也一定要與父母和傢人團聚。君不見,每到春節前夕,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短時遷徙運動都會重復上演。這是為什麼呢?按照前述邏輯,不就是為瞭見一面嗎,何必非要都擠在春節這麼一個時間段,平常不也可以回去團聚嗎?實在不行,現在網絡如此發達,打開微信視頻交流一下不就可以瞭嗎?顯然,其中內涵並非如此簡單。


台灣電動床工廠浪新聞公眾號

這樣一看,你可能突然發現,原來春晚就像大年三十晚上的團圓餃子和年夜飯一樣,不經意間已演變為過年的一部分,幻化為一種繞不過去的鄉愁,更成為一種深埋在心底的儀式。因此,我們對於春晚的寄托,或者說是一種希冀,可能並沒有太高的期望值。就是能有這樣一檔節目,讓全傢人都有理由有機會在過年的時候坐在一起,去圍觀品評,評頭論足,借此互相交流。達成這樣的價值足矣,並非一定要擁有怎樣的藝術高度或者審美境界。

??? 最近一周,年味日漸濃烈,央視春晚的一舉一動都成為大眾討論的話題。從春晚主持陣容發佈,以往熟悉的老面孔不再出現;到連續幾次聯排不斷爆出的新聞和小品關註的當下熱點;這些春晚籌備的動態似乎也成為人們進入臘月之後的一項信息“剛需”。

很明顯,若沒有瞭春晚,我們過年不僅會少瞭一些聊天交流的談資,評論的佐料和批判的靶子,也少瞭一道文化娛樂的“年夜飯”。從內心深處來看,或許真正缺失的是一種過年的味道,一種早已內化為春節文化的儀式。



【藝評】春晚:一種年味和儀式

是的,在當下這樣一個崇尚效率和競爭的時代,物質日漸富足,信息極大豐盈,工作壓力前所未有,傢庭負擔與日俱增,人們普遍感覺生活節奏是如此之快,一年的時光仿佛轉瞬即逝。似乎還來不及從上台灣電動床工廠一個春節假期中抽離,新的一年又將來臨。無怪乎一些人感嘆年味一年比一年淡,春晚一年比一年難看。更有甚者大聲疾呼幹脆取消春晚算瞭。理由似乎也很充分:每年浪費那麼多人力物力財力,卻沒幾個人真正在意和欣賞,何必還勞師動眾提早好幾個月準備,還連續多次彩排,甚至還要備播,這不是耽誤工夫嗎?
1184219C64FF2A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