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2-12 19:47:10高徒

英國的情人節 [轉載]

浪漫二月情人節

二月是中國農曆新年的元宵節,而在西方國家,2月14日則是充滿浪漫氣氛的情人節。現在的情人節在經過商人的塑造之後,已經成為一個商業化的節日,不過在很久以前,情人節則有更多的意義。


情人節的起源眾說紛云。有一說為在羅馬人崇拜的眾神中,畜牧神--盧波庫斯(Lupercus)掌管對牧羊人和羊群的保護。每年二月中,羅馬人會舉行盛大的典禮來慶祝牧神節,藉此慶祝即將來臨的春天。

而隨著羅馬勢力在歐洲的擴張,牧神節的習俗被帶到了現在的法、英國等地。之後基督教興起,使人們紀念眾神的習俗逐漸淡漠。教士們不希望人們放棄節日的歡樂,於是將牧神節改成瓦淪丁節(Valentine's Day),並移至二月十四日。

這個節日在中世紀的英國最為流行。其中有一項屬於年青人的習俗叫「抽名字」,年輕女子們的名字會被放置在盒子裡,然後由年輕男子上前抽取,未婚男女的名字被抽出後,會互相交換禮物,女子在這一年內成為男子的Valentine,而男子的衣袖上則會繡上女子的名字,照顧和保護該女子於是成為該男子的神聖職責。

另外也有說法是指在公元270年的古羅馬,有一位基督徒華倫泰,率領群眾反對羅馬統治者對基督徒的迫害,被捕入獄,在獄中得到監獄長女兒的悉心照顧,二人產生了愛情。後來,羅馬統治者判華倫泰死刑,刑期是2月14日,行刑前華倫泰在獄中寫了一封信給監獄長的女兒,表明自己是光明磊落的,並表白了對她的深切情懷。他死後,羅馬基督徒為紀念這位殉教者,把每年的2月14日定為情人節。




愛的湯匙

有些歷史學家則主張,這個節日紀念的是一位叫「瓦倫丁」(Valentine)的人。他違抗羅馬暴君勞第俄斯的命令,暗中為情人們証婚,被關進監獄,之後在公元270年2月14日殉道而亡,後來就變成了情人的保護神。

歐洲中世紀時,情侶們在情人節這一天互贈禮物,通常是男子選購小巧精緻的禮物,附上寫有賀詞的小卡片,待到夜深人靜,靜靜地放到女友家門外的信箱中,以表心意。而在十七世紀中葉時,英國青年在情人節這一天所贈送的情人卡是不寫姓名的,藉此讓對方猜測送禮者是何人,以探測對方對自已的心意。

不管名字源自於何處,情人節有其漫長且浪漫的歷史。羅馬征服英國後,把慶祝這個節日的習慣帶到了英國。幾百年前在英國,孩童們在情人節時會盛裝打扮,挨家挨戶唱歌,歌詞唱的是:

早安valentine,捲起你的頭髮和我一樣,兩綹在前,三綹在後,早安valentine。

而在威爾斯,木雕湯匙則被當成情人節禮物,心型、鑰匙和鎖孔是最受歡迎的裝飾圖案,象徵「你是開啟我心房之鑰!」

轉載自保誠朋友報 歡迎全篇轉寄 切勿擷取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