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9-13 23:16:07Opera Buff
給《波西米亞人》的新鮮眼淚
好吧,我是愛哭鬼。不過這早就知道啦。
有些人會看電影流眼淚;我也會。不過我聽歌劇,不管是頻率、劇目都要比電影來得多,所以花在歌劇上的眼淚也(多得)多。即使不是在脆弱的時刻,可哭的歌劇段落也多得是。事實上,有次在 BBS 站台上我就好好清點了一回有哪些會讓我落淚的場景,雖說再怎麼點數,再過個十秒半分鐘三天,總還是會猛地想到某尾漏網魚。
說來有趣,《波西米亞人》似乎總不在我淚漬浸沾的名單之上-咪咪第三幕邊咳邊垂淚的告別、咪咪劇終硬撐到魯道夫的閣樓要死在他懷中、咪咪和魯道夫回憶初次見面;咪咪死去。從來不。《波西米亞人》有好些有趣的段落,不過我對這齣劇似乎就是沒有很強的情感。那普契哪齣對我影響最深呢?也許是《托絲卡》,雖然這大有問題,因為《托絲卡》恰好在預期外與我太多某個時空的私人情感交纏太深,所以…。何況,《托絲卡》依我之見雖然是結構不錯的歌劇,但是性、暴力、殺人的恐怖震撼(在演出良好時的確如此,不是嗎?)實在是太強了。在我半強迫似/式地消耗了我將近紮實的一年後,我覺得很夠了-耗損實在太深。
所以把《托絲卡》排除在外後,我最偏好的普契尼歌劇很可能是《曼儂.雷絲考》。《曼儂.雷絲考》的結構好壞也許見仁見智-從某方面來說可能太片段了些(實際上我初聽是如此覺得沒錯):場景、時空在幕與幕之間跳動劇烈。但後來我覺得我了解這樣的情況可以如何接受,何況普契尼在各幕之中對於情緒的凝聚與揮發都很足,而這凝散而張發的情緒與適度的劇情流動可以把各幕完足地串起來。有樂/劇評指稱普契尼在《曼儂.雷絲考》還沒學會真正的內斂,其中最後的例證就是最後一幕那對小情侶在沙漠中那(有觀/聽者覺得)近乎反高潮、卻又情感強烈的曼儂臨終場景。我總之是不這麼認為-普契尼的編排是讓我可以完全信服的。(而,是不是因為在我(們)中,也都有那麼一點曼儂呢?我不很敢想像。)
為什麼提到《曼儂.雷絲考》的結構?因為相較於《曼儂.雷絲考》穩當的走向,《波西米亞人》實在是部頭重腳輕的作品。《波西米亞人》的劇情更為片段,而雖然就某種程度上來說,《波西米亞人》頭、尾兩幕的劇情算是有有趣的呼應與對稱,但是三、四幕與前面的銜接,我覺得,相當鬆散-事實上,第三幕原來安排的是對整體劇情走向更沒有助力、在慕賽塔家的宴會場景,後來才改為現今強化了闡述咪咪與魯道夫(以及連帶地、對第二對情侶馬切羅與慕賽塔)關係發展的咪咪告別一景。就音樂方面來說,重要的素材-包括最重要的詠嘆調-在前兩幕都出現了。當然,第三幕有「咪咪的告別」、第四幕有「外套之歌」,但這兩幕在音樂上(雖然當然可以說是讓先前的動機交織流動,卻終歸)是相當破碎。
那為什麼這齣劇這麼吸引人?對聽歌劇和不聽歌劇的人來說,《波西米亞人》幾乎就是歌劇的代表,至少也是第一部想到的歌劇。有趣的是,帕華洛第、多明哥、與卡列拉斯都曾在訪談中不約而同地提到過,(當他們在演唱生涯中要唱的角色越來越重時,)他們最不想放棄的角色就是《波西米亞人》的魯道夫。
最近我覺得我也許懂了。因為我們都戀愛過(吧?)-至少有那份想望。而且好像還是因為一次意料外的淚水所瞭解的。掉淚處是慕賽塔的圓舞曲加入其他聲線的反覆段落開始-或者更正確來說,是最後一次反覆、由馬切羅接手主弦律的時候。馬切羅堅定地唱道:
「青春尚未結束
我也還忘不了妳!」
在多條旋律線最後交合之時,馬切羅張開雙臂迎接飛奔而來的慕賽塔,重新將她擁在懷中。如果想想,這樣的破鏡重圓不也是歌劇中常見的一種模式?只是一來,復合的不是第一線情侶;二來,馬切羅和慕賽塔在下一幕立時又成了吵鬧不休、終致再度分手的歡喜冤家。
所以反向思考、撇開一線與二線情侶的地位差別;如果再摒棄第三幕的再度分裂,那馬切羅與慕賽塔的這個重圓場景,應該可以是個很精煉的感動泉源吧-即使不要任何這樣那樣的分析解讀。雖然是如此的歡欣雀躍、如此的生動逗趣,但是面對這樣情侶盡(/暫?)釋前嫌、重修舊好的喜悅,淚水不需理性的分析感知,流得就很順暢啊。
(當幕落前的遊行樂聲響起,猛然想到,《波西米亞人》其實是齣耶誕節歌劇哩-如果就在這兒結束的話。誠然耶誕節對我一向沒有什麼意義,不過好萊塢電影中,耶誕節不總是那樣要收到圓滿的美好?)
有些人會看電影流眼淚;我也會。不過我聽歌劇,不管是頻率、劇目都要比電影來得多,所以花在歌劇上的眼淚也(多得)多。即使不是在脆弱的時刻,可哭的歌劇段落也多得是。事實上,有次在 BBS 站台上我就好好清點了一回有哪些會讓我落淚的場景,雖說再怎麼點數,再過個十秒半分鐘三天,總還是會猛地想到某尾漏網魚。
說來有趣,《波西米亞人》似乎總不在我淚漬浸沾的名單之上-咪咪第三幕邊咳邊垂淚的告別、咪咪劇終硬撐到魯道夫的閣樓要死在他懷中、咪咪和魯道夫回憶初次見面;咪咪死去。從來不。《波西米亞人》有好些有趣的段落,不過我對這齣劇似乎就是沒有很強的情感。那普契哪齣對我影響最深呢?也許是《托絲卡》,雖然這大有問題,因為《托絲卡》恰好在預期外與我太多某個時空的私人情感交纏太深,所以…。何況,《托絲卡》依我之見雖然是結構不錯的歌劇,但是性、暴力、殺人的恐怖震撼(在演出良好時的確如此,不是嗎?)實在是太強了。在我半強迫似/式地消耗了我將近紮實的一年後,我覺得很夠了-耗損實在太深。
所以把《托絲卡》排除在外後,我最偏好的普契尼歌劇很可能是《曼儂.雷絲考》。《曼儂.雷絲考》的結構好壞也許見仁見智-從某方面來說可能太片段了些(實際上我初聽是如此覺得沒錯):場景、時空在幕與幕之間跳動劇烈。但後來我覺得我了解這樣的情況可以如何接受,何況普契尼在各幕之中對於情緒的凝聚與揮發都很足,而這凝散而張發的情緒與適度的劇情流動可以把各幕完足地串起來。有樂/劇評指稱普契尼在《曼儂.雷絲考》還沒學會真正的內斂,其中最後的例證就是最後一幕那對小情侶在沙漠中那(有觀/聽者覺得)近乎反高潮、卻又情感強烈的曼儂臨終場景。我總之是不這麼認為-普契尼的編排是讓我可以完全信服的。(而,是不是因為在我(們)中,也都有那麼一點曼儂呢?我不很敢想像。)
為什麼提到《曼儂.雷絲考》的結構?因為相較於《曼儂.雷絲考》穩當的走向,《波西米亞人》實在是部頭重腳輕的作品。《波西米亞人》的劇情更為片段,而雖然就某種程度上來說,《波西米亞人》頭、尾兩幕的劇情算是有有趣的呼應與對稱,但是三、四幕與前面的銜接,我覺得,相當鬆散-事實上,第三幕原來安排的是對整體劇情走向更沒有助力、在慕賽塔家的宴會場景,後來才改為現今強化了闡述咪咪與魯道夫(以及連帶地、對第二對情侶馬切羅與慕賽塔)關係發展的咪咪告別一景。就音樂方面來說,重要的素材-包括最重要的詠嘆調-在前兩幕都出現了。當然,第三幕有「咪咪的告別」、第四幕有「外套之歌」,但這兩幕在音樂上(雖然當然可以說是讓先前的動機交織流動,卻終歸)是相當破碎。
那為什麼這齣劇這麼吸引人?對聽歌劇和不聽歌劇的人來說,《波西米亞人》幾乎就是歌劇的代表,至少也是第一部想到的歌劇。有趣的是,帕華洛第、多明哥、與卡列拉斯都曾在訪談中不約而同地提到過,(當他們在演唱生涯中要唱的角色越來越重時,)他們最不想放棄的角色就是《波西米亞人》的魯道夫。
最近我覺得我也許懂了。因為我們都戀愛過(吧?)-至少有那份想望。而且好像還是因為一次意料外的淚水所瞭解的。掉淚處是慕賽塔的圓舞曲加入其他聲線的反覆段落開始-或者更正確來說,是最後一次反覆、由馬切羅接手主弦律的時候。馬切羅堅定地唱道:
「青春尚未結束
我也還忘不了妳!」
在多條旋律線最後交合之時,馬切羅張開雙臂迎接飛奔而來的慕賽塔,重新將她擁在懷中。如果想想,這樣的破鏡重圓不也是歌劇中常見的一種模式?只是一來,復合的不是第一線情侶;二來,馬切羅和慕賽塔在下一幕立時又成了吵鬧不休、終致再度分手的歡喜冤家。
所以反向思考、撇開一線與二線情侶的地位差別;如果再摒棄第三幕的再度分裂,那馬切羅與慕賽塔的這個重圓場景,應該可以是個很精煉的感動泉源吧-即使不要任何這樣那樣的分析解讀。雖然是如此的歡欣雀躍、如此的生動逗趣,但是面對這樣情侶盡(/暫?)釋前嫌、重修舊好的喜悅,淚水不需理性的分析感知,流得就很順暢啊。
(當幕落前的遊行樂聲響起,猛然想到,《波西米亞人》其實是齣耶誕節歌劇哩-如果就在這兒結束的話。誠然耶誕節對我一向沒有什麼意義,不過好萊塢電影中,耶誕節不總是那樣要收到圓滿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