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28 13:07:52op33

如果速度不穩

關於比賽或考試的評語
常常會提到速度 速度太自由或拍子不穩

速度是很難掌握的東西 也包含了所謂的節奏感
樂曲是活的 如果曲子完成後能對著節拍器一拍一拍彈 當然是一種錯誤
沒有一位音樂大師的速度處理是不變的
快與慢間 是一種平衡狀態
難在這裡
就像有些人天生平衡感不好
要處理速度的平衡 都有可能需花上十數年的時間

速度處理很微妙
記得以前在紐約唸書時
我想要快 老師就要慢 我要慢 老師卻說 almost dying(意味速度太緩慢造成音樂停滯不動 )

我會開始思索 然後堅持 因那是風格 沒人可以剝奪
有趣的是 後來在很多大師的錄音中 我找到很多共鳴
而十年後 二十年後 我會對速度再做處理
可能更好 也可能更壞
但那一種與心靈契合的感覺 讓自己存在 得以前進

在教學過程中
我很少干預學生認知的速度
除非不穩或因過度而失去平衡
如果學生與我意見相左 我們會討論 試著分析去讓他們瞭解
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 每個年紀也有自己的想法
如果不能說服
就會依他們的速度
然後依照這個速度 幫助他們找到平衡點

我舉幾個音樂家演奏速度跟譜上表示的拍子不一樣的例子
最明顯的例子是 舒曼大衛同盟舞曲的第一首 鋼琴家F. Jacquinot把三拍變兩拍
舒伯特的奏鳴曲Op.42 D845 鋼琴家A. Brendel將前段跟後段速度處理完全不同
霍絡為茲也會作速度的更改處理
而作曲家原先標示的速度並不是這樣
有趣的是 當Brendel這樣處理時 你發現 音樂傳達出一種深遠 具張力的味道


或許有人會說 因為他們是大師
而學生應該作他該作的
沒有錯
就是因為他們是大師 所以我們要學習他們為何要這樣做
而我們該怎麼作
我們所討論的通常是基礎穩不穩
也就是學生必須先把基礎打穩 再討論這些
但當我看到音樂班學生柔弱掙扎 亦或是僵硬用力的雙手在演奏
我卻看不到他們扎根的功夫
到了大學
也甚少學生在討論音樂的處理

現在很重視創意 速度的掌握就像創意 需要從小培養
小時候沒有這個訓練 他可能就會習慣性的把鋼琴當機械一般操作

我想老師會要學生照拍子彈
其中問題所在應該是節奏感
有學生節奏感不好卻又學起大師自由的速度
因此讓音樂變形 讓老師頭痛
其實比起彈性速度 節奏感的訓練容易許多
那是一種身體裡面的慣性
只要找到 學習運用進去曲子 不會有太大問題
有了節奏感 彈性速度裡的漸快漸慢就是建立在這個慣性上


有音樂班的學生來找我上課(下一篇將說明這個現象)
當他演奏時 有一些彈性速度 譬如在段落之間 或是在樂句轉折之間
速度有點過度漸慢 失去平衡 我將他稍作修正
考試成績出來 很不理想 評語大都提到速度
我問他 這不是你主修老師教你這麼處理速度的嗎
他回答 不是
是他自己想的
面對一個小學四年級的學生 能對音樂直覺做出處理 雖不見得完美
我馬上回答他
非常好
你作得非常好 繼續保持
(當然 我得不顧他的家長是不是對成績有疑慮)

因為是考試 評審老師要求的是一首處理完整的曲子
因此速度如果有爭議 就成了問題的所在
速度很微妙
判斷也會偏主觀
即是你依著大師的彈性速度演奏也可能會不平衡
猶如寫書法一樣 臨摹王羲之 寫出來還是不一樣
所以這種訓練可能需要十數年的時間
如果從小是僵化的演奏 長大後自然就會是僵化的演出
但彈性速度太難 風格也不是人人都有
所以安定便是不失誤最大的保障

這造成比賽或考試衍生出的問題
因為成績
所以速度穩定是得分保證
因此大多數人為了保有成績
犧牲了風格跟自我發展的機會
很可惜 傑出的音樂家卻是需要風格跟自我

我想 速度的確見仁見智
如果只用成績衡量可能會偏頗
需用歷史作評判

但在比賽之中你又會看到有趣的現象
有時小朋友為了不使速度僵化 作了一些動作或漸快漸慢
但因為是被安排的 而不是經由內心思考
因此斧鑿痕跡處處可見
但為消除僵化
這樣的演出 也會有不錯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