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學者 研究發現 台海沙漠 蘊藏百年建材
大陸學者 研究發現 台海沙漠 蘊藏百年建材
中時電子報╱朱建陵/北京─廈門報導 2009-03-30 02:40
大陸科學家經實地考察並結合兩岸學者過去的研究成果發現,台灣海峽海底存在一個「台灣淺灘」,這個又被稱為「海底沙漠」的地方,藏有總量達數百億立方米的巨大砂資源庫,將可滿足兩岸未來百年以上的建築用砂需求。
台灣大學與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相關學者則存疑,認為台灣海峽確有許多沙丘存在,但粒徑是否夠粗、可做為砂石建材,仍有待評估。
負責此一研究的廈門理工學院環境工程系教授石謙受訪時表示,要使「台灣淺灘」的勘探精度達到可開採階段的要求,還需要兩岸海洋科技及各業界聯合起來進行勘研工作。
石謙與中科院青島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張君元、廈門大學教授蔡愛智三人,在二○○九年三月號《自然資源學報》(雙月刊)發表他們的研究成果《台灣淺灘─巨大的砂資源庫》。
石謙表示,過去國外及兩岸學者都曾對台灣海峽的海底做過研究,但就總體工作量和區域範圍來看,兩岸學者研究程度雖有差異,但都有很大的侷限性,大家共同的認識是無法獲得整個海峽區完整性的資料,對海峽整體的認識都欠全面。
據指出,過去兩岸學者的研究多認為「台灣淺灘」地區是一種陸架區的殘留沉積,他們這次研究主要成果,就是明確指出這個區域蘊藏海底砂資源。
他在論文中指出,「台灣淺灘」範圍以卅公尺水深為邊界,是水下沙波地貌和砂粒的活躍區,其面積為一.五五萬平方公里;若以淺灘分布的邊界(四十公尺水深)為邊界,其面積可以擴展到二.七萬平方公里,東面與澎湖列島相連,西接閩南漳浦沿海區的禮士列島和粵東的南澎列島。
石謙說,由於澎湖附近有一個很深的澎湖水道,海砂雖然常年處於流動狀態,但無法跨越過去,因此,「台灣淺灘」的分布,多數位於海峽中線以西、靠近大陸的一側。他說,初步評估淺灘砂的儲量,若砂層厚度平均以五公尺計算,則總砂量將達數百億立方米之巨,如此龐大的淺砂,可望滿足海峽兩岸未來百年以上的建築用砂需求。海砂使用於建築物,須經過特殊處理,如加上開採成本,是否符合經濟效益的問題,石謙說只能交由企業去測算。
但他說,淺灘砂中含有鈦等稀有金屬,若其富集量達一定規模,則可成為工業用海底砂礦,在將來開採時順便選礦回收,可以得到更大經濟效益。他說,這片沙漠具以粒級粗、水淺和數量大的特點,將成為中國特殊的海洋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