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16 17:34:22happiness

【閱讀】-原鄉時尚(陳育平)

『原鄉』,已不是鍾理和小說「原鄉人的血液必須流歸原鄉才能停止沸騰」的那個祖先所遠離的故鄉,更不是標榜政治正確性的本土口號;而是世世代代,真真實實賴以生存的腳下風土,也是無可取代的文化風格。
『時尚』因此而得以繁花燦爛,脫離僵固的消費誘因,成為地風與世界溝通的國際語言。-(節錄自 原鄉時尚-p13)

文化創意產業是台灣近幾年談的一個議題,也陸陸續續地在每個地方有些運作的成果出來,包括一些文化創意園區的設置、鐵道藝術、地方文化產業扶植…等等,
而這本書就是在談『文化創意產業』,作者是華陶窯的執行長,是亞洲文化協會(ACC)2004年的受獎人,而獎品內容呢,就是ACC贊助她到國外各地的庭園、陶藝、文化創意產業相關的園區參觀,220天造訪了美、日、歐洲75個鄉鎮,這麼超值的獎品真是太棒了!而她也以她對於文化創意產業經營的經驗,加上到國外參訪的經驗告訴我們文化創意產業的真正內涵及作為我們在發展時成長的養料。

要讓『原鄉』變成『時尚』、『文化創意』能變成賺錢的『產業』,必須透過八大循環的過程:環境風土、用手思考、生活圖像、時間脈絡、博物館學、支持體系、交叉詮釋、數位溝通。這也是本書的基本架構,每一個主題,作者都透過她在國外看到的、想到的,描繪出來,告訴我們。

『文化創意產業』的出現與『全球化』、『地方化』有關。
為了因應全球化,全世界不論國家、城市、鄉村無不產生『競合』,
『競』,國家、城市、鄉鎮之間的文化、創意的競爭,
『合』,關連主題的相互深化,形成緊密的網絡。

對我們這些不是從事文化創意產業工作者或生產者的人來說,乍看之下好像沒什麼關係,但是,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往往卻是文化創意產業的消費者,譬如說,我們會去消費這些產品,包括藝術品、觀光、旅遊、媒體…等等,
就舉最近最『燒』的韓國來說,他們從1997年被亞洲金融風暴重創之後,經過10年的勵精圖治,經濟飛快的成長,讓當年身為『模範生』的台灣,在同樣的10年之後對韓國的經濟發展莫不傻眼。

而韓國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其中一項,就是文化創意產業的扶植,而我們廣大的台灣同胞也是向他們的荷包進貢了不少金錢,就是說,我們買了許多他們的產品,包括手機、電腦、3C產品、汽車、媒體、觀光…等。

講得更實際一點,從我們的電視節目來看,幾乎每一台都在演『韓劇』,從古裝、時裝,連科幻片都有,韓國的文化創意『侵略』讓家家戶戶都成為他們文化創意產業的消費者,讓他們賺進大把大把的鈔票!

仔細想想『韓流』侵台的開始,大概也是從2000年左右的時候,記得那個時候我還在念大學,台灣開始有一兩部的韓劇,譬如說『火花』、『蕃茄』...等,2002年左右又有『冬季戀歌』、『我的野蠻女友』…等,記得那時候大家超愛『斐勇俊』還有『全智賢』,到現在每天打開電視都是一大堆韓劇,難怪現在有許多人都要去韓國旅遊,間接也帶動他們的觀光收入。反觀台灣的『挑戰2008』-『觀光客倍增計畫』好像沒有達到目標,『倍增』的目標也只能下修了!『倍增』也淪為『口號』了!

說到韓劇,連他們古代劇都出現了,
心裡在想,如果這些古代劇是他們韓國的文化,那我們台灣的古代劇是什麼呢?
我們台灣的文化應該用什麼古代劇來演呢?
演三國演義嗎?還是演康熙帝國?或者是大漢風?
以現在去中國化的角度來看,這些是中國文化,而非台灣文化,
難道我們要演『唐山過台灣』、『先民開墾』的古代劇,
不過,收視率可能…
可是話說回來『唐山過台灣』也是演我們的祖先是從中國大陸過來的,這樣該不會又被扯上政治的意識型態吧!

文化創意產業的扶植跟全球化及地方化一樣,是一個必然的潮流與趨勢,國家內鬥消耗太多的人力、物力、財力、心力,不斷耗損人民的信心與耐心,這樣非台灣人民之福!看了這本書,我們台灣必須找到自己的『文化之根』,確立自己的『定位』才會有『實在』的感覺!
happiness 2007-11-24 16:50:15

對阿~說得沒錯!
自從考完高普考到現在,
技師考倒是沒啥準備,因為遊手好閒太久了!
但是還是努力拼一下,說不定還是有機會的!
玩的事情,等明年再說囉!
因為&quot想做的&quot與&quot該做的&quot之間的抉擇,
現在應該是選擇&quot該做的&quot才是!

Sheryl 2007-11-24 14:43:29

那就等明年的活動吧!
畢竟眼前該做的事情比較重要~
相信有捨就有得
等有成~
再來享樂也不遲啊!

版主
請幫我刪前面重複的留言吧!
不小心按到的
謝謝~

happiness 2007-11-19 17:18:33

ㄏㄏ~其實呢!今年美麗達的活動,上一場墾丁跟這一場在八卦山的活動,都想去,報名表也都下載好了!
結果都發現有事情不能參加,
這一次是準備要報名參加騎腳踏車時,才發現跟技師考同一天,
所以,也只能等明年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