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1-12 17:48:56我不存在

純粹關係

讀書會取消 我錯過小白最後一面 心中只有懊惱

在我的生命裡 身邊的寵物首次出現斷層



預料並不代表能接受

接受也不代表不痛苦





掛完電話,一時興起,一口氣讀了半本《親密關係的轉變》,紀登斯提及現代社會私領域的民主化,親密關係將轉變成為平等自主,高度反思的純粹關係(pure relationship).



看了之後大驚,這"純粹關係"的概念與我幻想設定自己的兩人親密關係實有諸多雷同之處,(當然,我是在精神不濟情緒不佳情況下只看半本書,所以只能說雷同)



我估計婚姻關係將會式微(也許骨子裡是覺得"需要"式微),並被一種類似同居的新關係取代,這關係將不仰賴或受限於外在約束力,婚姻一詞或許仍然存在,但也只是指稱一種兩人關係的說法,而不具強制功能.



很高興這樣的關係應不至於只是理想,而是如紀登斯所言,會是現代性(modernity)之下的產物.它在這流動性高連帶程度低個人日益原子化的社會中,為了建立相對穩定(非絕對)的關係,兩人的角色分工高度仰賴溝通,建立共識並不斷反思,而拒絕傳統家庭婚姻關係,將目光集中在兩人身上,能同時不再複製家庭予女性的限制與負擔,並化解異性戀婚姻的排他.



當然這需要社會的其他基礎夠穩固,這種我認為的新兩人關係(是的,我還是只接受它是兩人關係)才會出現,所以它更像一個果,隨後再成為參與改寫與推動世界的因.



我這努鈍的頭腦能和大師的觀點上部分沾上邊,於是我也可以肯定透過人的反思和建制的反思(institutional reflexity)能在現代社會發揮影響力,不過看到目前,還無法感受到作者的樂觀或悲觀心態,至少對我而言,則仍樂觀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