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22 09:45:55粟子
再起的獎賞…1965年台語影展金鼎獎與寶島獎
再起的獎賞…1965年台語影展金鼎獎與寶島獎
粟子
台語電影的研究者,大致將其歷程(1955~1981)分作三個時期:第一部十六釐米台語片〈六才子西廂記〉(1955)面市,至1958年的第一波高峰,為第一個時期;1962年至68年達到第二波高峰;1971年至目前最後上映的一部台語片〈陳三五娘〉(1981)則是第三期。不過,各時期的轉換,並非技術進步或觀眾增加等正向理由,而是賣座失利、公司倒閉、影片產量大幅下跌等負面因素。目睹台語片數度起落,資深導演辛奇「台灣無三日好光景」的感慨,應也是許多懷抱理想的台語片工作者的共同心聲。其實,無論片商、從業人員、報章媒體都明白「粗製濫造將失去觀眾」的道理,卻無法避免一窩峰炒作劣風,令「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循環一再上演,白白浪費永續經營的契機。
早在台語片步向第一個高峰期前,《徵信新聞報》(中國時報前身)就曾籌畫「台灣電影事業促進座談會」,針對台語製片的種種問題,邀請編導演製各方人士交換意見,並一手促成「台語片電影展覽會」(簡稱台語片影展)。考量學者與觀眾的不同視角,獎項特意分成兩個部分,即專家評審的「金馬獎」、觀眾票選的「銀星獎」。值得一提的是,影展訂立完整的會章與評選辦法,規範完善周延,顯示其有意以「一年一度」的方式長期獎勵優良台語片……可惜事後部分片商的聯名質疑,使主辦單位深覺「吃力不討好」,曾經雄心萬丈的金馬獎、銀星獎,僅僅一屆就告終了。
六0年代中,台語片榮景再現,相關人士鑑於前幾年「盛極而衰」的教訓,再度興起以影展鼓勵優秀影人的念頭。於是,《台灣日報》繼八年前的《徵信新聞報》之後,舉辦名為「民國54年度國產台語影片展覽會頒獎典禮暨影星大會」的活動,會中同樣頒發兩個獎項「金鼎獎」和「寶島獎」。此後兩年,台語片產量邁向突破百部的空前高峰(1966年144部、1967年166部),影展可謂發揮相當的振奮作用。
沒落與再起
1960年前後,台語片產量陡降,最大的原因就是「濫拍」。當時許多片商抱著撈一筆的心態,根本不講品質、一心求快,開始觀眾會因為好奇捧場,但沒多久就失去信心。然而,危機就是轉機,部分導演開始反省:「難道台語片的環境無法容納高水準的作品?」有一些「內行的老闆」願意拿資本投資,加上「中影」訓練的技術人員投入業界,終將一度為觀眾所棄的台語片推上軌道,開啟第二波盛況。
除了自我改進,外在條件也有助於台語片興起。首先,韓戰、越戰爆發使景氣轉好,金錢流通更旺;其次,台灣經濟逐步復甦,市場資金豐沛,一本萬利的電影遂成為熱門投資標的;再者,政府凍結日片進口三年,等於阻斷台語片的最大敵手。上述背景配合想拍最好電影的老闆,促成難得的良性週期,創下台語片拍片量的最高紀錄。
伴隨台語片的蓬勃發展,導演與出資者的關係也發生變化,辛奇坦言:「第二期導演和老闆間比較可以溝通,能有充裕的時間看劇本、花時間研究,也去看景。」不似第一期對老闆唯命是從,卡司陣容、劇情內容都有商量餘地,導演也有權挑選適合的演員,如此專業分工的作法,無形間提升影片的品質。相較於第一期分散各片廠的拍片模式,第二期的拍攝地點明顯往北投集中,辛奇解釋:「最大原因是片廠的租借費用太高,片廠的位置又偏僻,到北投拍片既方便又便宜,北投旅館多,調演員也快,不需搭布景,製片環境漸漸地全集中到北投。」當地內景有房間和辦公室可供選擇,鄰近河川亦可當作海景,當紅明星更可就近軋戲。
二度影展
據台灣省製片協會統計,1962到64年,國內民營機構共出品影片418部,其中391部為台語片,平均年產量120部。至1965年,台語片連三年穩定成長,製片公司超過百間,編導餘八十人、演員及幕後人員數百,放映戲院更達二百多家……計算周邊產業與親屬,超過萬人以此為生。形勢大好,時任製片協會理事長的丁伯駪卻不禁憂喜參半:「假如一旦再發生五、六年前的慘況,將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此前不久,政府宣布重新開放日片進口,不僅代表香港國語片的「港九自由總會」戒慎恐懼,呼籲「保障國片」,市場重疊的台語片更是首當其衝。1965年中旬,台語片馬上面臨「台北排不出檔期」的困境,最多時有67部影片等著戲院老闆垂青,不少電影完成後,索性先到中南部鄉鎮放映,以免血本無歸。
就在這樣微妙的氣氛下,《台灣日報》出面主辦影壇第二次的台語片影展,希望達到「鼓舞台語電影從業人員士氣,提升台語片攝製水準,保持觀眾對台語片的興趣與注意,以減少日片重新開放進口對台語片市場的衝擊」的目的。獎項方面,此次「台語影片展覽會」的設計與「第一屆台語片影展」極為相仿,由觀眾投票產生的獎項,頒給「寶島獎」;由主辦單位遴選的九位評審委員(專長為文學、教育、文史、影評、音樂、新聞、攝影的社會賢達人士)評選產生的獎項,頒給「金鼎獎」。大會共頒出35座「寶島獎」、23座「金鼎獎」,類別遠較前期的「銀星獎」、「寶島獎」豐富,凸顯此時台語片從片種到演員(獎項細分為主角、喜劇演員、演技獎、反派演員、希望新星等)的多元性。
競賽結果揭曉前,「展覽會」安排影星在台北、台中、嘉義、高雄、花蓮等地登台,藉此吸引各地觀眾的注意與興趣。頒獎典禮於6月22日在台北市中華體育館舉行,由於事前做足宣傳,又有近百位男女明星將會出席,造成影迷為一睹偶像真面目,瘋狂搶購門票(票價分為10、20、30、40與100元)的熱潮,可容納一萬三千人的場館頓時擠得水洩不通。典禮穿插多個歌舞表演,亦是類似活動前所未見的創舉,與「台語片影展」相比,「展覽會」的規模與熱烈程度皆勝於此,甚至超越由官方支持的國語片金馬獎(始於1962年)。附帶一提,台語影星在「台語片展覽會」展現不分彼此的大團結,全力配合活動之餘,也在典禮結束後組成「勞軍訪問團」,由北往南環島登台,與各地影迷見面。
由盛而衰
一帆風順幾年,台語片在1968年開始片量下跌至80部,之後年年下滑,最終於長期落後的國語片「黃金交叉」,無法再與匹敵。分析「悲劇重演」的原因,可歸納以下六點:
1.影片粗製濫造:預算門檻低、利潤高,吸引非專業人士投入影圈的老問題。為增加收入,部分電影嘗試「置入性行銷」,偷渡廣告商品片段,使劇情敘述斷裂。過分壓縮成本,導致影片必須在十幾天內趕拍完成,猶如粵語片的「七日鮮」現象。
2.價碼惡性競爭:製作成本下降,工作機會變少,工作人員只得盡量壓低酬勞維持生計。導演辛奇有深刻描述:「價碼拼下去的結果,貨便宜賣,變成沒好貨,因為酬勞低,給多少錢做多少事,也不熱愛這工作,只要把片子拍完就算了!」
3.未能開拓市場:台語片始終孤注一擲於台灣一處,想著如何賺小錢不虧本。於是越拍格局越小、題材越拍越少(主要有:以歌曲為主題、社會寫實、苦情倫理、笑鬧喜劇、歌仔戲電影),一旦台灣市場萎縮,公司就跟著倒閉。
4.拍攝地點缺乏:演來演去都在北投,不只劇組時常撞期,無暇慢工出細活,觀眾看來看去都是相似場景,不生厭都難。
5.國語片興起:相較單打獨鬥的台語片,國語片得到政府資金扶助,而有長足進步。此外,接受國語教育的下一代,也成為國語片的基本觀眾。
6.電視大敵出現:1962年台視開播,辛奇認為電視是使台語片沒落的最大原因,他回憶:「電視出現時,大家都感到非常好奇……就彷彿被電視綁在家裡,足不出戶,所有的時間花在看電視上。」無線電視台不需額外付費,隨開隨看,對比需上街付錢買票的電影,便宜又方便。
回顧台語片兩度(1955~1958、1962~1968)兩度興衰,會發現市場其實一直存在(一些研究者認為政府的國語運動使觀眾不看台語片,但這應該是一種長期趨勢,不是一兩年就可快速取代),無奈信心被較差的作品消耗殆盡,便寧願看電影、不再進戲院。其實,在商言商、將本求利本是人之常情,但也不能心急過頭、殺雞取卵,畢竟一畝良田得來不易。
「國產台語影片展覽會頒獎典禮暨影星大會」風光落幕,隔年照理更可大辦特辦,唯結果卻是「僅此一次」。雖然未查到輿論對這次影展的「批評指教」,仍不難想見以私人之力舉辦影展要比公家辛苦多少倍,得不到掌聲也罷,說不準還有一堆人在旁說風涼話,若沒有期待台語片永續發展的憨膽,大概無人願意繼續淌渾水......。或許是大家都學聰明了,「展覽會」後再無機構接棒,台語片的兩度影展體驗,就此劃下句點。
金鼎獎得獎名單
獎項╱獲獎者╱作品
最佳主題獎╱林東陞
最佳影片╱求妳原諒(辛奇導)
最佳導演╱張英╱做鬼也風流
最佳編劇╱王薏雯(王滿嬌)╱悲戀公路
最佳男主角╱陳揚╱做鬼也風流
最佳女主角╱白蘭╱自君別後(改編自〈魂斷藍橋〉(1940))
最佳男配角╱易原╱最後的裁判
最佳女配角╱周遊╱寶島鐘聲
最佳攝影╱周忠信
最佳剪輯╱沈業康
最佳音樂╱黃錦昆╱少女的祈禱
最佳作曲╱廖欽松╱自君別後
最佳歌唱╱紀露霞╱媽媽思念你
最佳藝術設計╱林重光╱七七事件
最佳男童星╱小龍最後的裁判
最佳女童星╱陳明利(本名陳明莉)╱恩重如山
最佳技術導演╱林福地
最佳男喜劇演員╱矮仔財
最佳女喜劇演員╱郭玲玲
最佳男演技獎╱易原
最佳女演技獎╱何玉華
最佳反派演員╱歐雲龍
最有希望新星╱谷青、金伶、小林黛、丁香、川原
最有希望童星╱張文華、游秀鳳、戴佩珊
最佳紀錄片╱台語影展紀錄片
寶島獎得獎名單
十大導演:高仁河、郭南宏、吳飛劍、梁哲夫、李泉溪、林福地、徐守仁、余漢祥、張青、辛奇
十大男明星:陳揚、高鳴、陽明(即蔡揚名)、金塗、石軍、傅清華、戽斗、王哥、洪流、小林
十大女明星:白蘭、林琳、白虹、柳青、金玫、何玉華、小燕、何翠黛、張敏、夏琴心
五大童星:香菱、陳明利、小龍、王美瑛、戴佩珊
參考資料:
1.黃建業編,《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1898~2000)》中冊(1965~1984),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2005,頁485、487~488、498。
2.電影資料館口述電影史小組,《台語片時代1》,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頁146~153。
3.葉龍彥,《春花夢露—正宗台語電影興衰錄》,台北:博揚文化,1999。
4.維基百科…台語電影
相關文章:台語影展初體驗…專屬在地人的金馬獎與銀星獎
收聽網址:中央廣播電台「台灣紅不讓」點選10/21,節目音檔將保留45天。
節目摘要:華人影展面面觀:造成轟動的台語影展金鼎獎及寶島獎
播放歌曲:榮獲金鼎獎最佳歌唱的「媽媽思念你」(紀露霞演唱)
本文同時刊登於「玩世界‧沒事兒」部落格
文章網址:再起的獎賞…1965年台語影展金鼎獎與寶島獎
該處有更多旅遊與各類文章可以欣賞唷!
粟子
台語電影的研究者,大致將其歷程(1955~1981)分作三個時期:第一部十六釐米台語片〈六才子西廂記〉(1955)面市,至1958年的第一波高峰,為第一個時期;1962年至68年達到第二波高峰;1971年至目前最後上映的一部台語片〈陳三五娘〉(1981)則是第三期。不過,各時期的轉換,並非技術進步或觀眾增加等正向理由,而是賣座失利、公司倒閉、影片產量大幅下跌等負面因素。目睹台語片數度起落,資深導演辛奇「台灣無三日好光景」的感慨,應也是許多懷抱理想的台語片工作者的共同心聲。其實,無論片商、從業人員、報章媒體都明白「粗製濫造將失去觀眾」的道理,卻無法避免一窩峰炒作劣風,令「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循環一再上演,白白浪費永續經營的契機。
早在台語片步向第一個高峰期前,《徵信新聞報》(中國時報前身)就曾籌畫「台灣電影事業促進座談會」,針對台語製片的種種問題,邀請編導演製各方人士交換意見,並一手促成「台語片電影展覽會」(簡稱台語片影展)。考量學者與觀眾的不同視角,獎項特意分成兩個部分,即專家評審的「金馬獎」、觀眾票選的「銀星獎」。值得一提的是,影展訂立完整的會章與評選辦法,規範完善周延,顯示其有意以「一年一度」的方式長期獎勵優良台語片……可惜事後部分片商的聯名質疑,使主辦單位深覺「吃力不討好」,曾經雄心萬丈的金馬獎、銀星獎,僅僅一屆就告終了。
六0年代中,台語片榮景再現,相關人士鑑於前幾年「盛極而衰」的教訓,再度興起以影展鼓勵優秀影人的念頭。於是,《台灣日報》繼八年前的《徵信新聞報》之後,舉辦名為「民國54年度國產台語影片展覽會頒獎典禮暨影星大會」的活動,會中同樣頒發兩個獎項「金鼎獎」和「寶島獎」。此後兩年,台語片產量邁向突破百部的空前高峰(1966年144部、1967年166部),影展可謂發揮相當的振奮作用。
沒落與再起
1960年前後,台語片產量陡降,最大的原因就是「濫拍」。當時許多片商抱著撈一筆的心態,根本不講品質、一心求快,開始觀眾會因為好奇捧場,但沒多久就失去信心。然而,危機就是轉機,部分導演開始反省:「難道台語片的環境無法容納高水準的作品?」有一些「內行的老闆」願意拿資本投資,加上「中影」訓練的技術人員投入業界,終將一度為觀眾所棄的台語片推上軌道,開啟第二波盛況。
除了自我改進,外在條件也有助於台語片興起。首先,韓戰、越戰爆發使景氣轉好,金錢流通更旺;其次,台灣經濟逐步復甦,市場資金豐沛,一本萬利的電影遂成為熱門投資標的;再者,政府凍結日片進口三年,等於阻斷台語片的最大敵手。上述背景配合想拍最好電影的老闆,促成難得的良性週期,創下台語片拍片量的最高紀錄。
伴隨台語片的蓬勃發展,導演與出資者的關係也發生變化,辛奇坦言:「第二期導演和老闆間比較可以溝通,能有充裕的時間看劇本、花時間研究,也去看景。」不似第一期對老闆唯命是從,卡司陣容、劇情內容都有商量餘地,導演也有權挑選適合的演員,如此專業分工的作法,無形間提升影片的品質。相較於第一期分散各片廠的拍片模式,第二期的拍攝地點明顯往北投集中,辛奇解釋:「最大原因是片廠的租借費用太高,片廠的位置又偏僻,到北投拍片既方便又便宜,北投旅館多,調演員也快,不需搭布景,製片環境漸漸地全集中到北投。」當地內景有房間和辦公室可供選擇,鄰近河川亦可當作海景,當紅明星更可就近軋戲。
二度影展
據台灣省製片協會統計,1962到64年,國內民營機構共出品影片418部,其中391部為台語片,平均年產量120部。至1965年,台語片連三年穩定成長,製片公司超過百間,編導餘八十人、演員及幕後人員數百,放映戲院更達二百多家……計算周邊產業與親屬,超過萬人以此為生。形勢大好,時任製片協會理事長的丁伯駪卻不禁憂喜參半:「假如一旦再發生五、六年前的慘況,將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此前不久,政府宣布重新開放日片進口,不僅代表香港國語片的「港九自由總會」戒慎恐懼,呼籲「保障國片」,市場重疊的台語片更是首當其衝。1965年中旬,台語片馬上面臨「台北排不出檔期」的困境,最多時有67部影片等著戲院老闆垂青,不少電影完成後,索性先到中南部鄉鎮放映,以免血本無歸。
就在這樣微妙的氣氛下,《台灣日報》出面主辦影壇第二次的台語片影展,希望達到「鼓舞台語電影從業人員士氣,提升台語片攝製水準,保持觀眾對台語片的興趣與注意,以減少日片重新開放進口對台語片市場的衝擊」的目的。獎項方面,此次「台語影片展覽會」的設計與「第一屆台語片影展」極為相仿,由觀眾投票產生的獎項,頒給「寶島獎」;由主辦單位遴選的九位評審委員(專長為文學、教育、文史、影評、音樂、新聞、攝影的社會賢達人士)評選產生的獎項,頒給「金鼎獎」。大會共頒出35座「寶島獎」、23座「金鼎獎」,類別遠較前期的「銀星獎」、「寶島獎」豐富,凸顯此時台語片從片種到演員(獎項細分為主角、喜劇演員、演技獎、反派演員、希望新星等)的多元性。
競賽結果揭曉前,「展覽會」安排影星在台北、台中、嘉義、高雄、花蓮等地登台,藉此吸引各地觀眾的注意與興趣。頒獎典禮於6月22日在台北市中華體育館舉行,由於事前做足宣傳,又有近百位男女明星將會出席,造成影迷為一睹偶像真面目,瘋狂搶購門票(票價分為10、20、30、40與100元)的熱潮,可容納一萬三千人的場館頓時擠得水洩不通。典禮穿插多個歌舞表演,亦是類似活動前所未見的創舉,與「台語片影展」相比,「展覽會」的規模與熱烈程度皆勝於此,甚至超越由官方支持的國語片金馬獎(始於1962年)。附帶一提,台語影星在「台語片展覽會」展現不分彼此的大團結,全力配合活動之餘,也在典禮結束後組成「勞軍訪問團」,由北往南環島登台,與各地影迷見面。
由盛而衰
一帆風順幾年,台語片在1968年開始片量下跌至80部,之後年年下滑,最終於長期落後的國語片「黃金交叉」,無法再與匹敵。分析「悲劇重演」的原因,可歸納以下六點:
1.影片粗製濫造:預算門檻低、利潤高,吸引非專業人士投入影圈的老問題。為增加收入,部分電影嘗試「置入性行銷」,偷渡廣告商品片段,使劇情敘述斷裂。過分壓縮成本,導致影片必須在十幾天內趕拍完成,猶如粵語片的「七日鮮」現象。
2.價碼惡性競爭:製作成本下降,工作機會變少,工作人員只得盡量壓低酬勞維持生計。導演辛奇有深刻描述:「價碼拼下去的結果,貨便宜賣,變成沒好貨,因為酬勞低,給多少錢做多少事,也不熱愛這工作,只要把片子拍完就算了!」
3.未能開拓市場:台語片始終孤注一擲於台灣一處,想著如何賺小錢不虧本。於是越拍格局越小、題材越拍越少(主要有:以歌曲為主題、社會寫實、苦情倫理、笑鬧喜劇、歌仔戲電影),一旦台灣市場萎縮,公司就跟著倒閉。
4.拍攝地點缺乏:演來演去都在北投,不只劇組時常撞期,無暇慢工出細活,觀眾看來看去都是相似場景,不生厭都難。
5.國語片興起:相較單打獨鬥的台語片,國語片得到政府資金扶助,而有長足進步。此外,接受國語教育的下一代,也成為國語片的基本觀眾。
6.電視大敵出現:1962年台視開播,辛奇認為電視是使台語片沒落的最大原因,他回憶:「電視出現時,大家都感到非常好奇……就彷彿被電視綁在家裡,足不出戶,所有的時間花在看電視上。」無線電視台不需額外付費,隨開隨看,對比需上街付錢買票的電影,便宜又方便。
回顧台語片兩度(1955~1958、1962~1968)兩度興衰,會發現市場其實一直存在(一些研究者認為政府的國語運動使觀眾不看台語片,但這應該是一種長期趨勢,不是一兩年就可快速取代),無奈信心被較差的作品消耗殆盡,便寧願看電影、不再進戲院。其實,在商言商、將本求利本是人之常情,但也不能心急過頭、殺雞取卵,畢竟一畝良田得來不易。
「國產台語影片展覽會頒獎典禮暨影星大會」風光落幕,隔年照理更可大辦特辦,唯結果卻是「僅此一次」。雖然未查到輿論對這次影展的「批評指教」,仍不難想見以私人之力舉辦影展要比公家辛苦多少倍,得不到掌聲也罷,說不準還有一堆人在旁說風涼話,若沒有期待台語片永續發展的憨膽,大概無人願意繼續淌渾水......。或許是大家都學聰明了,「展覽會」後再無機構接棒,台語片的兩度影展體驗,就此劃下句點。
金鼎獎得獎名單
獎項╱獲獎者╱作品
最佳主題獎╱林東陞
最佳影片╱求妳原諒(辛奇導)
最佳導演╱張英╱做鬼也風流
最佳編劇╱王薏雯(王滿嬌)╱悲戀公路
最佳男主角╱陳揚╱做鬼也風流
最佳女主角╱白蘭╱自君別後(改編自〈魂斷藍橋〉(1940))
最佳男配角╱易原╱最後的裁判
最佳女配角╱周遊╱寶島鐘聲
最佳攝影╱周忠信
最佳剪輯╱沈業康
最佳音樂╱黃錦昆╱少女的祈禱
最佳作曲╱廖欽松╱自君別後
最佳歌唱╱紀露霞╱媽媽思念你
最佳藝術設計╱林重光╱七七事件
最佳男童星╱小龍最後的裁判
最佳女童星╱陳明利(本名陳明莉)╱恩重如山
最佳技術導演╱林福地
最佳男喜劇演員╱矮仔財
最佳女喜劇演員╱郭玲玲
最佳男演技獎╱易原
最佳女演技獎╱何玉華
最佳反派演員╱歐雲龍
最有希望新星╱谷青、金伶、小林黛、丁香、川原
最有希望童星╱張文華、游秀鳳、戴佩珊
最佳紀錄片╱台語影展紀錄片
寶島獎得獎名單
十大導演:高仁河、郭南宏、吳飛劍、梁哲夫、李泉溪、林福地、徐守仁、余漢祥、張青、辛奇
十大男明星:陳揚、高鳴、陽明(即蔡揚名)、金塗、石軍、傅清華、戽斗、王哥、洪流、小林
十大女明星:白蘭、林琳、白虹、柳青、金玫、何玉華、小燕、何翠黛、張敏、夏琴心
五大童星:香菱、陳明利、小龍、王美瑛、戴佩珊
參考資料:
1.黃建業編,《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1898~2000)》中冊(1965~1984),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2005,頁485、487~488、498。
2.電影資料館口述電影史小組,《台語片時代1》,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頁146~153。
3.葉龍彥,《春花夢露—正宗台語電影興衰錄》,台北:博揚文化,1999。
4.維基百科…台語電影
相關文章:台語影展初體驗…專屬在地人的金馬獎與銀星獎
收聽網址:中央廣播電台「台灣紅不讓」點選10/21,節目音檔將保留45天。
節目摘要:華人影展面面觀:造成轟動的台語影展金鼎獎及寶島獎
播放歌曲:榮獲金鼎獎最佳歌唱的「媽媽思念你」(紀露霞演唱)
本文同時刊登於「玩世界‧沒事兒」部落格
文章網址:再起的獎賞…1965年台語影展金鼎獎與寶島獎
該處有更多旅遊與各類文章可以欣賞唷!
下一篇:金馬前傳…試圖一網打盡的金鼎獎
(悄悄話)
2014-05-22 22: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