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15 21:48:44粟子

鯉魚精的假面真心…李菁作品〈魚美人〉

鯉魚精的假面真心…李菁作品〈魚美人〉

不滿十七,李菁就以電影〈魚美人〉榮獲亞洲影后頭銜,不僅是「邵氏」培養出的新一代主角明星,知名度亦水漲船高。實際上,〈魚美人〉是不折不扣的旦角戲,分飾二角既討喜又能展現演技,更可謂獲獎最佳利器,如:林黛在第一次獲得亞洲影后的作品〈金蓮花〉(1957)裡,也是分別飾演嫻靜小姐與活潑歌女,個性截然不同的角色。

錯在嫌貧愛富
「嫌貧愛富的不懲罰,情深義重的不成全!」烏龜精幻化的假包公笑真包公迂腐,明明是妖比人有情,為什麼堅持「收妖」不罰人。幾年前,我看到這樣的劇情,一定同樣氣恨金牡丹一家「嫌貧愛富」。明明有指腹之約,卻因對方家道中落而想毀婚,簡直無情無義!
然而,或許是經過「現實」污染,如今的我卻覺得牡丹的決定不無道理。一方面張珍是窮困潦倒的書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若依約下嫁,不是隨他落魄回鄉,也只能留在府內「連累」父母;另一方面,難道指腹為婚的對象就一定得嫁?而且越窮越該嫁?這不也違反〈梁祝〉裡努力爭取的婚姻自由?此外,當初兩家是在門當戶對的情形下訂定婚約,現在門不當、戶不對,確實不能要求履約,說來雖然無情,卻是理性且人性的選擇。
反觀一心與「張郎」長相廝守的鯉魚精,為了變成人類,忍痛放棄修練百年的道行。看著她為拔三片麟,痛得猛冒汗珠、滿地打滾,我不禁為鯉魚的未來煩惱。此後的她,不僅失去上天遁地的魔法與俐落敏捷的拳腳,還得和窮丈夫面臨現實又無情的人世,試問兩人該如何甜蜜快樂地活下去?
雙面包公
〈魚美人〉的噱頭除了兩個李菁「難分真假」的特技場面,還有兩個包公同堂審案的橋段,說到此便不得不提井淼的精彩演技。絕大多數的電影裡,井淼多半飾演嚴厲╱嚴肅的長者,不苟言笑、態度謹慎,一如他在片中的包公角色。有趣的是,〈魚美人〉裡還有一個由「烏龜精」假扮的滑稽包公,讓井淼施展難得一見的喜劇功力。
為了模仿烏龜模樣,「假包公」像是身上長了蟲,搖頭晃腦動個不停,臉上多了戲謔的笑臉,故作鎮定的神情也誇張得有趣。比起鐵面無私的真貨,「假包公」袒護自己人、說出「人假情真」等等,倒顯得有人味,讓身為觀眾的我,很嚮往由這群善良又幽默的蝦兵蟹將所組成的海底世界。
我愛牛郎?
〈魚美人〉中段有場熱鬧的花燈戲,踩高蹺、老背少、蚌殼精等傳統民俗表演全都出籠。兵多將廣的「邵氏」動員旗下演員共襄盛舉,看似大堆頭的場面,實際隱藏不少日後大有可為的明星。其中,在「牛郎會織女」中反串牛郎的年輕女孩,就是八0年代在台灣電視圈紅透半邊天的潘迎紫。
對不到十歲的幼兒粟,潘迎紫可比天上仙女,從「神雕俠侶」(1984)、「一代女皇」(1985)、「媽媽吉利小叮噹」(1988)到「浴火鳳凰」(1990)、「一代皇后大玉兒」(1992),全都如數家珍。不只外型美,悲喜古今都擅長,吊鋼絲的「飛行」身影更是一絕,除了聲音沙啞的小缺點,潘仙女真是優到不行。更有甚者,早在我迷上潘迎紫的30多年前,熱愛看電影的太姥(即外婆的母親)就以極銳利的眼光看中這位「牛郎小姐」前途不可限量!儘管預言過了20年才實現,至少潘迎紫不負粟家所望,揚眉吐氣成紅星。
趕個不停
影后加持的〈魚美人〉仍難與黃梅調經典〈梁山伯與祝英台〉(1963)媲美,其中最大的問題在就於「趕」。這導致劇情進展過於急促,未能像〈梁祝〉那般行雲流水有餘韻。影評人夫于對此有入微的觀察:「看『魚美人』,像沒來得及看,就看完了。……教人看得喘不過氣來,看完不過癮。」他在文章中使用許多類似名詞,急匆、忙迫、潦草、一閃而過,最後結語則是:「『魚美人』像小孩子講的一段故事,太著急,一句沒說完就說出下一句;像篇不分段落的文章,擠成一團壓成一團;連教人叫好的空兒都不給。」或許受到電影影響,夫于的文章也同樣給人喘不上氣的緊湊感,彷彿急著取信讀者,說明這部〈魚美人〉有多麼「趕」!
就我的觀影經驗,〈魚美人〉確有著該迅速處嫌緩慢、該詳細處太簡略的問題,譬如:電影開頭「張珍投靠」,花費許多時間描繪金牡丹一家,從上到下、乃至家奴對張珍的態度,其實傳遞的訊息只有一個…嫌貧,雖然反應人情冷暖的百態,卻也是可有可無;反倒是鯉魚精向張珍吐露自己是「異類」的重頭戲,不知是追兵在即,還是張珍早有意會,他立刻接受心愛的娘子是「魚精」的爆炸性消息,比起被嚇死的許仙,張珍確實有容乃大╱見怪不怪許多。其他像是「兩個包公」、「天師捉妖」等,前者雖然精彩卻太短暫,後者則迅速到交代不清,都是〈魚美人〉比較可惜的地方。
附帶一提,江青在由李翰祥執導的「國聯」版〈七仙女〉(1964)中仙境與落入凡間的場景,均拍攝得動感有仙氣。相較於此,李菁飾演的鯉魚精,無論在海底活動或是浮上水面,鏡頭都有些呆板,前者就是幾株水草、貝殼;後者則是緩緩升上水面、筆直往前滑動。兩相比較,亦凸顯〈魚美人〉在技巧上的漏失。

參考資料:
1.夫于,「看魚美人」,《聯合報》第八版,1965年2月12日。
2.童羽,「李菁 銀色的歌」,《聯合報》第十三版,1965年2月20日。
3.王會功,「十七歲膺亞洲影后 李菁既驚且喜」,《聯合報》第八版,1965年5月16日。
魚美人(The mermaid)
導演:高立
編劇:張徹
演員:凌波、李菁、井淼、蔣光超、歐陽莎菲、楊志卿
出品: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音樂:王居仁
作曲:王福齡
作詞:張徹
主唱:凌波、靜婷、劉韻
插曲:十一首。落紅塵、訴真情、生死相依、分辯、是真是假、願效鴛鴦、追郎、儷影雙雙、永結同心、鯉魚牽紅繩、遊子寄情。
片長:95分鐘
首映時間:1965年1月29日(香港)
獲獎:第十二屆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李菁)、最佳才藝特別獎(凌波)、最佳錄音(王永華)
劇情簡介:
張珍(凌波)是官宦之後,無奈父母雙亡、家業敗盡,只得投靠父親故友宰相金寵(楊志卿)。張珍與金寵之女金牡丹(李菁)指腹為婚,金寵稱三代不招布衣女婿,將張珍留在府中苦讀,待取得功名才考慮他與女兒的婚事。其實,金寵及夫人(歐陽莎菲)皆嫌貧愛富,牡丹也不願下嫁既窮又無功名的張珍,早已打定主意毀婚。金寵讓張珍住進荒廢許久的「碧波書齋」,奴僕見他窮困潦倒,也以言語教訓他「好好讀書」,令張珍很不是滋味。
時光飛逝,張珍日夜苦讀,陪伴他的只有碧波潭上偶爾躍起的鯉魚。張珍不時對湖水吟詩,詢問鯉魚是否和他一樣寡居寂寞,詩詞傳入修練千年的鯉魚精(李菁分飾)耳裡,令她深受感動。一年過去,鯉魚精忍不住好奇,化身金牡丹模樣與張珍見面。張珍誤以為牡丹小姐來訪,與她一見如故,懇談內心惆悵,鯉魚精也動了真情,不時造訪張珍書齋、噓寒問暖,兩人感情日深。
上元佳節,張珍誤闖後花園,一心想與牡丹相親,未料此女竟是「真」牡丹,看見張珍故意輕薄,大呼有賊。金寵夫妻早有意驅逐張珍,如今天賜良機,遂以「非禮」為由將他趕走。
張珍氣憤返鄉,鯉魚精一路追蹤。張珍不解為何牡丹翻臉不認人,化身牡丹的鯉魚精只得解釋自己是礙於父親威逼,才被迫假裝無情。她好說歹說請求原諒,更表示自己願放棄相府千金之身,與張郎同甘共苦。臨行前,兩人來到街上欣賞花燈,高興之際,卻遇到同來此地的金寵,他氣女兒不守名節,強行將兩人帶回府中。

相爺對「假」牡丹大為光火,險些與夫人起爭吵,鯉魚精索性將錯就錯,替張珍向父母求情。金寵無可奈何,只好交代將張珍關入柴房,並讓女兒暫時回房,明日再議。鯉魚精遇上原本就在閨閣內的真牡丹,兩人無論身形外貌一模一樣,不僅貼身丫環分不出,連金寵及夫人也看不清。
金寵請包公來審案,鯉魚精便請其他海底妖精化作包公及隨從,這下不只牡丹,連包公(井淼)也鬧雙胞!起初,真包公氣憤不平,說自己「日審陽、夜審陰」,怎不能斷出真假牡丹,龜精(蔣光超)變成的假包公卻說其中奧妙無窮,真的卻是虛情、假的倒有實意。兩位包公請張珍辨真假,張珍認定對他有情的才是真牡丹,令真包公也感嘆:「明明是真他說假,明明是假他說真。」並欲請出「斬妖劍」,假包公卻笑他「嫌貧愛富的不懲罰,情深意重的不成全」。真包公稱「清官難斷家務事」向相爺告辭,牡丹真假依然未解。
金寵請天師上奏天庭,四大天將奉命捉拿妖精。鯉魚精見大禍臨頭,只得帶著愛郎連夜奔走,張珍不明就理,直說回鄉之路三百里,切末趕得太急。不一會兒,雷公雷母追到,鯉魚精只得向張珍吐露真情,張珍得知眼前牡丹並非同類,卻無絲毫嫌棄之意,直說是魚精又何妨。
鯉魚精吐出修行千年的明珠,讓張珍隨她入碧波潭背水一戰,水裡的妖精們也出手相助。經過一番纏鬥,鯉魚精不敵,危急之際,觀音大士(陳雲華)駕臨。觀音問明源由,同情兩人一片癡情,給予鯉魚精「打入凡間受苦」的大隱與「隨之修練五百年成仙」的小隱兩種選擇,魚精不捨張珍,選擇大隱。她忍痛拔下三片魚鱗,放棄千年道行,化為凡人,與張珍共度餘生。

本文同時刊登於「玩世界‧沒事兒」部落格
網址:http://miss-suzi.blogspot.com/
該處有更多旅遊文章可以欣賞唷!
2016-01-06 07:25:18

忍受不了孤獨有兩個


有的眾生就是一開始就
忍受不了孤獨


有的時候'是喜歡上了別人
而受不了孤獨

季小末 2011-11-25 21:28:19

这个电影,我最近看时才意识到,小时候在乡村电影院好像看过

Tom 2008-06-15 09:42:20

粟子大人,

謝謝您的回應。不管這次看不看得到“七仙女”,我都會把它當成快樂的希望,懷抱在心中。

版主回應
您若能與陳園主聯繫上,想必能圓一睹此片的夢想。祝福您! 2008-06-15 1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