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9-24 15:56:33粟子

梁兄哥的跨世紀魅力Ⅶ---武俠崛起、黃梅不敗!

1968年台灣前三名的賣座電影,均被張徹導演的〈獨臂刀〉(2,989,653元)、〈金燕子〉(2,966,691元)及〈大刺客〉(2,646,729元)囊括,標示著六0年代末的電影圈,武俠片獨領風騷的氣勢。王羽、狄龍、姜大衛等身手矯健的年輕影星,成為炙手可熱的票房寵兒。

俠女魅力不敵俠客
武俠片銳不可擋的氣勢,讓文藝片中可人的俏麗女孩(如:李菁、秦萍、鄭佩佩、潘迎紫等)開始過著「打打殺殺」的日子。這些女演員通常擔任被拯救的柔弱女子或刁蠻師妹的角色,美化畫面、填補戰鬥間的空隙,是她們的主要任務。此外,由於影片強調極度陽剛的對抗,裸露上半身、中刀、劃破臉、噴血,成為不可缺少的部分,更使得文質彬彬的「女小生」毫無發揮之處。

在一片武俠氣氛中,以〈梁祝〉躍上國語片巨星地位的凌波,也開始飛簷走壁、當俠女。從最早的〈江湖奇俠〉(1965)、〈鴛鴦劍俠〉(1965)到血符門(1971)、〈十四女英豪〉(1972),雖然都能獲得不錯的票房,但整體而言,無論在題材、可塑性與悲壯氣氛的渲染力上,以俠女為主角的電影仍是略遜俠客一籌。

試金石---三笑
隨著邵氏將製作重心轉向武俠片,曾經紅極一時的黃梅調電影也轉趨沈寂,凌波的戲種也從最初百分之百的古裝歌唱,轉為兼顧武俠及時裝。

看著國語片被肅殺之氣籠罩的波迷,再也無法忍耐失去才子佳人的日子,他們紛紛向邵氏提出「開拍黃梅調電影」的要求。公司幾經考量,決定以「唐伯虎點秋香」為題材,搭配凌波、李菁的黃金組合,作為瞭解黃梅調是否還具票房魅力的試金石。

〈三笑〉(1969)這個典型「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故事,能將凌波的癡情、才情,李菁的可愛、俏皮,發揮的淋漓盡致。此外,導演岳楓擅長古裝片的幽雅運鏡,也為此片加分不少。〈三笑〉上映後,在港、台都獲得極高的票房肯定(註),證明黃梅調的魅力仍不容小覷。

註:〈三笑〉在香港的上映時間為1969.9.24~10.7,共計十四日,票房收入港幣1,106,860元,為1969年賣座第四名。台灣則於1970年上映此片,票房收入新台幣3,317,648元,為全年賣座冠軍。

凌波,黃梅調不敗!
〈三笑〉的賣座成績,凌波的魅力與演技應居首功,她將唐伯虎的風流及風雅詮釋的恰到好處,和李菁猜啞謎時的裝傻模樣,更令人記憶深刻。此外,片中凌波和李菁的搭配,是自〈魚美人〉(1965)後最出色的一次,李菁天生慧黠的氣質,也與秋香的角色十分契合。

此片在滿是武俠片的電影圈異軍突起,顯示古裝歌唱片並非昨日黃花,只是需要好的劇本、演員與製作。而凌波也憑〈三笑〉再創事業高峰,成就她六0年代「黃梅調不敗」的地位。
此時彼年 2011-07-08 20:12:46

我有看過片段 很喜歡 凌波的唐伯虎很活潑啊

版主回應
最喜歡凌波與任劍輝的唐伯虎,即使色瞇瞇的表情都很可愛、討人喜歡。 2011-07-08 20:5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