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26 17:03:47老農夫

【三合院素描】穀倉

 

子裡的一座小型三合院,雖然袖珍,但三合院的重要特徵它都有。
紅磚瓦、祠堂、東西廂房、古井、便所...等等,外觀上雖然不能跟著名的大宅院相比擬,但超過一百年的歷史,很清楚的告訴後者,這三合院的主人,從前是村子的大戶人家,只是人丁不那麼興旺。

一百年前的台灣,在家鄉難有磚瓦建材的房子,比較普遍的是田裡的泥土加上稻米殼混成的土角厝。所以,當時磚蓋的三合院,就好比現在豪宅別墅。

三合院門前的那對榖倉,它叫車輪畚。
回溯歷史,早期的農村型態,多數的農田耕作是地主與佃農(包括我的祖先)的合作關係,雖然說是合作關係,不過多數的收成大都歸地主。辛苦一整年下來,佃農可分得的米糧,夠家人溫飽已經很不容易了,通常是沒能有多少剩餘的了。除非大人省吃小孩簡用,才有可能將今年的稻穀留到明年使用。

很清楚的,地主才有能力蓋穀倉存放稻米,幫地主耕作的佃農,就算是辛苦節儉的存下了稻米,該放哪?父親六個兄弟共生了二十一男九女,人都沒得住,更別說稻米。長者告訴我,如果有剩下的米就存放在碾米店,稻米一袋一袋堆放到碾米店,老闆會開立憑證,功能就像是今天的銀行,存了多少都顯示在簿摺上。

我好奇的追問,那意思就是大家的米都會混在一起?
在長者還沒回答我之前,自己知道問了一個笨問題,天真的以為寄放在碾米店的米,將來領回來的還會是它們。
一陣對話過後,我才略為清楚以前的生活型態,原來碾米店也不是一般人開得起,除了要有雄厚的資金、豐沛的人脈,更講求的是信用與道義。因為來自各方存放的稻米,有人是當做資產在存放,有人是為了存取便利,更有人是儉約度日存下來的,絕對不能有絲毫的差錯。而且只依一只憑證,或許根本也沒有什麼律法保障吧。

碾米店彷彿是一個金融機構,進進出出的米都是資金,而且是別人的資金。
金融風暴,大家擠兌領現金,我不禁又天真的想像,以前是否也發生過稻米風暴,一群人駛著牛車在碾米店前搶搬布袋?

現在三合院的主人是叔公輩分,子孫也多能在都會掙得好功名,不乏律師醫生。不過深信風水之說的叔公,找上三堂哥幫他的三合院砌上了水泥牆,施工那天我剛好遇上,堂哥告訴我說叔公擔心漏財。唉,加上了牆如可以防漏財,反觀,不是也會妨礙了進財?

對我而言,我喜歡這座袖珍典雅的三合院,我從車輪畚穀倉進到時光隧道知道了早年的故事。小時後只知它是一座房子,現在欣賞房子的美巧,可惜的是三合院後方壟起的現在建築,破壞了完整的景觀。現在又加上了圍牆,這座村子最美的三合院,彷彿上了一道枷鎖,往事風華都將存放到記憶的倉庫裡了....。




本文已同步發佈到「文學創作」
aei 2009-05-29 11:55:46

從記憶裡找出三合院的回憶
一個家族裡,可住東西房,算是有地位的
偏偏記憶中,三合院的回憶我捨棄了,就只有距主房約50-60尺遠的小房。
小房前面是通往三合院的路,後面是片竹林,記的右側有棵很大很高的龍眼樹,還有一個井。
小房裡有父親低頭沉思的殘影,有母親蹲在爐灶打火的倩影,有姐弟在同間睡覺的玩樂吵鬧的身影。那段回憶因你的三合院一文而掀起。
往事如煙,富不過三代,驗證在我身處裡的三合院歷史,反而小房裡居住的人,卻掙出一個自在。
每個人都有一台自己的時光機器,傳送回到過去叫回憶,傳送邁向未來叫夢想,完成夢想跟回憶的叫現在。現在...現在

版主回應
過去是厚實現在的堆積,而過去的記憶則是餵養未來的心靈。
雖然過去好像都過去了,但勢必永遠存在自己的角落,偶而拿出來亮曬,過去不僅只是過去...。

至於現在,一瞬間也將成為過去。
未來呢?
其實我也掰不下去了說,呵呵。
2009-06-04 15:37:38